《江湖续谈》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阔如20世纪30年代连载于《新天津》《现代日报》上的文字结集,另以1953年连先生在中国作协的一篇发言作为附录。全书的内容,由连先生的女儿连丽如、女婿贾建国两位进行注释整理。此外,我们邀请插画师根据全书内容制作了30幅插画。《江湖续谈》是连阔如先生有关 江湖 的第二部书,关注清末民初的市井生活,篇幅较多的是有关那个时代艺人的生活与作艺,是我们了解旧时代社会风貌的好读本。整理注释者也是 江湖 中人,故对于书中所提到的行话,艺人出身、师承等都有清晰了解,所做注释非常有利于读者的阅读。
《留住手艺(增订版)》记录的人物,或许将是日本后一批传统手工艺者,他们和他们的祖辈千百年来取法自然,用树皮、藤条、篠竹等天赐之物编织布匹、打造工具、维持生活,由于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冲击,这些精巧的手工技术濒临灭绝,匠人们依靠双手世代传承的宝贵记忆也终将无处安放,著名作家盐野米松二十余年来走遍日本,倾听和记录下了不同业种的匠人们的生活,本书选取了其中十六位手工艺人的访谈,系统而忠实地呈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处境和精细美妙的作品 本书纪录片式地呈现了: 后的宫殿大木匠 在心中供养漆树的刮漆人 一百根芭蕉织出的一匹布 全日本贵的源次锄 像一片竹叶的平田舟 一百五十年保持同一形状的满山钩 从木中取丝的椴木织 柳条饭盒 豆腐篮子
《沉潜的瀑布》是三岛由纪夫于195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三岛试图超越自己,对自然与技术、艺术与爱情等问题进行深刻探讨的里程碑式力作。 小说以水库建设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只信仰 石头与铁 的年轻工程师城所升与从不会对男人动情的有夫之妇显子约定共同构建 人工之爱 的故事。 信奉实用主义的主人公城所升是三岛创造的一具拥有年轻肉体的 尸体 ,他将自己 非人化 ,试图放弃自我,拼命否定爱情。他是不敢面对自己真实的爱与恨的城所升,同时也是每一个渴望爱的我们。
《中华才艺系列:醒狮》以传播舞狮文化为宗旨。舞狮有南狮和北狮之分,《中华才艺系列:醒狮》侧重于对南狮(也叫醒狮)的介绍,大致包含舞狮的文化知识和运动技术。舞狮文化知识从狮文化的历史渊源、艺术风格、艺术欣赏等角度出发来组织材料;运动技术则主要介绍了单狮和双狮的套路,可作为舞狮爱好者入门学习的参考。
烧制陶器,泥土与火的交织,火不占有只馈赠,这是火的誓言。 日本近代陶艺大师、日本民艺运动的重要代表河井宽次郎喜爱这意象。对他来说,火不是纯粹的物理现象,而是 点燃火的人的灵魂在燃烧 ,因此他也被誉为 土与火的诗人 。 本书是河井宽次郎记录他追寻造物之美与人文风物踪迹的文字。他周游各地,造访器物的制
民俗造物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体现,源头幽远,内涵丰富,需要我们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来加以关注。它们不仅是民俗学和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也为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科技史学、心理学、宗教学、文艺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物证。作者认为,民俗造物的意义生成基础在于其功用、存在、思维和价值四个层面,而民俗造物在这四个层面中各自呈现意义,同时彼此间又紧密联系;作者提出了这样的论断, 民俗造物的功能揭示出人们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认识的深化程度。人们既通过民俗造物发挥改造物质世界的功效 。作者指出,民俗造物作为工具,别无选择地成为技术的物质载体,负载技术价值。造物的功能和形式之演变,线性地反映出技术变革的轨迹。民众作为工具的使用者,将技术的思索和实践,*终物化在民俗造物活动中。物
本书涉及的民间艺术,只是人们较为熟悉,流传较广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把相关联的知识综合起来,并尽可能通过考察、搜集、收藏、亲自动手和参与活动等形式,把知识变成能力,把认识付诸实践,从而培养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本书买点是在介绍民间艺术内容上以讲义的形式,分门别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大量的彩色插图更易于读者接受,有较强的可读性。这样的作品在图书市场上并不多见,只是个别介绍民族风情的画报上能看到一些简单的介绍。
何彤编著的《民间民俗设计》共五章,系统详实地对中外丰富多样的民间器物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梳理和类比分析,重点在于揭示这些民间器物样式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对现代审美意识的影响。全书体例架构新颖,不以惯常的时间为序,消解时空限制,将东西方融合来审视方民间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更利于读者理解;全书内容丰富详实,关注民俗文化之下促成的民间设计过程,关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整理成果,以创新求实的思维记述、继承和弘扬民俗文化,使民间设计的活力适应和服务于时代风尚;同时,书中图例典型,特征突出,具有很高的图像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为现代设计提供源动力。
我们为何对民艺之美熟视无睹? 在那些质朴的民间器物中,可以看到无限深沉之美。 在清贫与静寂中,竟然可得到任运无碍之三昧。 在众多被无视的民艺品中,隐藏着未来的美之国度。 这本小书是关于民艺论的入门之书,是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先生本人*为满意、论述*秩序的作品。他为民艺正名,以丰富的内容,对工艺美学以新的视角进行阐释,将公众对民艺的种种误解和不准确的解释予以清理。跟随柳先生的脚步,我们欣赏民艺的朴素与真诚之美,体味民间器物所蕴含的万物哲理和生命智慧。
本书对陕北炕头石狮子艺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类型整理、艺术分期和客观描述,通过对大量的实物及图像的比较研究,对陕北炕头石狮子的艺术源流、风格特征、文化内涵及美学特征作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并以此解读和折射了厚重而博大的陕北文化。
《中国结编法》旨在把中国结的编结方法,介绍给喜爱中国给的读者,使他们从中汲取技术经验与方法,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想像力,设计编结出更多的丰富多彩的中国结来,早日成为中国结的行家高手。
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长、范畴多、技艺精,被誉为 东方的珍宝 。本书作者深入民间考察、调研,搜集了大量的*手资料。他在书中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介绍中国民间美术一些有代表性的领域,如剪纸、皮影、风筝、傩戏面具等,内容涉及这些民间美术品类的发展简况、工艺和艺术特点、时代和民俗背景,并谈及与之相关的审美鉴赏常识。 The long history and broad scope of Chinese folk arts and the superb skills they cultivate have given rise to the epithet "treasures of the Orient." This book is the fruit of its author's personal exploration of Chinese folk arts, in particular papercuts, shadow puppets, kites and Nuo opera masks. He gives a brief historical background to each, highlighting folk art techniques and features.
石湾陶塑的特色是造型生动传神,无论人物、动物或器皿,都致力于典型化的塑造,各种造型风格独具,较少雷同,达到“百物百形,千人千面”的艺术境界。特色为胎壁厚釉层厚,目前釉色达近百种,这些釉色为石湾陶塑艺术增添了丰富的艺术美感。技法多样性为石湾陶塑的第三特色,体现在成型技法、造型技法、产品的施釉技术等多种不同层面的创作方法上,这里有对传统的继承延续和创新,而创新的部分则为石湾陶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石湾陶塑艺术经历了千百年的沉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6年,石湾陶塑技艺等6个项目入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湾陶塑技艺等8个项目入选广东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佛山石湾还获得“中国陶瓷名镇”、“
陶瓷设计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课程。本教材整合了有关陶瓷设计各个方面的理论,既总结了前人在该领域内设计活动的经验,也包括了近年来从事陶瓷设计与教学的专家学者的体会。在展开陶瓷设计理论与方法探讨的过程中,本教材分别就其基本概念、所及范围、历史演变、属性特片、设计程序、设计表达等相关因素作了系统的介绍,辅以数百幅图示、表格,并通过对众多中外陶瓷设计典型实例的分析,来加深学生对陶瓷设计,尤其是对赏用结合的陶瓷设计的认识与理解。 本陶瓷设计教材适合于高等美术院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旨在以较为详实的资料与信息促进该专业教学,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设计思维,使学生掌握系统观察与分析问题的方法,获得有效的意图表达手段和全面的程序组织、操控能力。
陈化智老师是一位执着勤奋的钢笔画家,是中国钢笔画联盟的常务理事。为坚持钢笔画创作,多年来他积极努力,勇于探索与实践,画出了许多优秀的好作品。同时也特别注意去感悟生活,长期以来,四处写生,钟情的是去陕北描画黄土高坡,追逐那里的乡土风情。他三次赴现场作画,收集、整理出132幅画作,充分显示出他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新钢笔画家。 在他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朴实无华的笔触,浸润着对陕北的向往和对黄土地的爱与深情。作为一位负责任的钢笔画艺术家,几十年来,他将自己对硬质线条艺术一往情深的挚爱都在那一张张画上真诚地表达了出来。他肩负着自己心中的使命与责任,用汗水用智慧浇灌着新钢笔画的艺术之花,这一切只因黄土高坡在时时激励着他。 2013~2015年,风尘仆仆的画家来到陕北米脂县进行钢笔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以及其他一些研究机构,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等,可以说是研究波斯艺术 为珍贵的资料来源。在本书中,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东方艺术部的主任弗拉基米尔·卢科宁与他的同事阿纳托利·伊万诺夫详尽地记载了波斯艺术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从公元前10世纪伊朗平原上闪现 缕文明的曙光一直到20世纪早期。在过去3000多年的时间里,波斯艺术展现着共同的主题,它们贯穿各个艺术领域。尽管波斯艺术经历了许多 、政治巨变但其建筑、雕塑、壁画、细密画、陶瓷、纺织品等,都展现出了精妙的美感,并给全世界的艺术带来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