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故实画这一领域,探讨分析对经典故实题材内容的描绘方式是如何在历代绘画中得以形成演变的。在书中,作者围绕伯夷叔齐采薇、伏生授经、谢安东山故事、萧翼赚兰亭、卢仝烹茶、郭子仪、东坡笠屐、鹿八个在历代绘画中频繁出现的经典故实,探讨各个故实的描绘手法演变以及在社会中的相应认知演变观念,相应折射出故实画这一题材在中国艺术史上的演变脉络。本书将使用国家博物馆和北京画院的高清藏图进行描述梳理。
内容简介 书号:9787540480493 书名:不将就原声版流行钢琴曲优选集(第二版) 定价:4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中国传统色 色彩通识100讲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 者 郭浩著 出版时间 20210401 I S B N 9787521728835 定价 98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200
邮票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交流、技术和材料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与文化特征。 本书在设计艺术学的视角下以“史”为骨架,以“论”为血肉,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进行分期。通过收集、整理关于中国邮票设计的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史。扼要描述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过程中各时期的历史语境,还原各时期的“技艺”场景,归纳、总结、分析各时期的设计风貌。对邮票图像的视觉语言进行分析和阐释,挖掘中国邮票设计艺术所蕴含的审美文化和设计思想,归纳、总结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脉络与流变轨迹。
1990年,《写出我心2:书写者的狂野与勇气》问世。在这部作品中,娜塔莉剖白般地把自己袒露在全世界读者面前,号召书写者勇敢去写,无惧内在的创作源泉——万物俱存的狂野之心,用书写完成书写。她一边毫无保留、十足真诚地讲述自己的作家生活:写小说的艰难、做老师的经历、练习跑步的故事、与写友的相互支持、在书写中的自我发现等;一边将 多写作方法放进书中:如何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如何设定主题?如何建立风格?如何注入新意?如何从书写练习切入到短篇故事、长篇小说、散文等的写作中来?如何修改作品?……无论你 是为何而写,期望写出何种作品,只管去写吧。只需将自己安顿在肉身与写作里,我们终将抵达心灵未经开垦、未被觉知之地,收获书写本身的益处。
本书围绕中国书画中若干重要问题,关注于书画一体的发展历程考察,对书法的文化观念与艺术演进、中国画的观念嬗变、文人意识兴起以及艺术语言的特征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书中既有从文化史视角对书画史嬗变的考索,又有以核心观念为切入点的对艺术精神的探求;既有古老文献的新阐释,又有艺术作品的“文本细读”;既有对书画家精神世界知识考古的语境还原,又有对书画作品的语言体系的动态追踪。 本书与作者本人的《书画》(中华文化元素系列第一辑),具有一定互补意义,前书重点在书画文化的全面知识体系,本书则侧重于一些重要问题的学术考察,对于中国书画精神的内涵探讨将产生积极作用。
本书重点关注美术政策、机构、出版、展览、会议等制度性因素,及其是如何对美术的存在方式和生产过程产生作用的。在研究框架上,本书以纵向的美术制度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与横向的创作、展览、出版、教育等行业的制度建设为核心进行审视和考察。 在具体的呈现中,本书梳理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美术管理、创作、展览、研究机构的历史变迁以及制度建设过程;探讨美术出版社的出版政策、美术刊物的编辑理念、批评方式、期刊生态等传播制度;分析展览形成的评奖、基金会制度;论述美术批评如何引导美术发展的批评制度,以及传达政策,引导美术创作的会议制度。通过对美术研究对象的延伸和扩展,以此构建美术生产、美术生态和美术主体的关系。
内容提要 本书是《启功给你讲书法》(中华书局2005年版)一书的升级版,也是为纪念启功先生诞辰一周年推出的特别纪念版。在原有十三个篇章之外,又增加了《启功论书散札》《漫谈学习书法》两篇文字,替换了部分图片,改单色印刷为全彩印刷,并附赠启功先生上世纪初给学生讲解演示书法的音像光盘一张。 1、附赠启功先生书法讲座光盘一张。这是启功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所做讲座,内容系统完整,不具体讲解,还有现场演示,是常难得的资料。 2、精装,全彩印刷,图片精美,适于典藏。 3、本书特为纪念启功先生诞辰一周年所做,有特别的纪念意义。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简介 中华文明的托命之人是女性?是否存在一种女性主义的创作?当代艺术只是一种小圈子的文字游戏?人工智能可以创作出只可感知不可言说的艺术作品吗?作为中国当代标志性的女性艺术家,向京为何在2019年彻底结束了她的雕塑创作? 二十年来,艺术家向京与作家林白、哲学家陈嘉映、电影学者戴锦华、诗人朱朱等不同领域的朋友进行了一系列对谈,这些谈话涉及艺术家的成长和创作,也谈到了女性主义、传统文化、当代艺术和社会思潮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将这些谈话的时间顺序打乱,将不同时候谈论同一话题的片段用蒙太奇的方式剪辑到一起,形成了一篇长谈。 德国学者阿克曼在与向京对谈时提到,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如同行走在一个无形、无垠的宇宙。被打乱时空后的长谈某种意义上模拟
内容简介 著名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Ernst Grosse,1862—1927)毕生从事艺术史研究,其研究的最显著特点是将艺术的发展同社会经济结构和精神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从中考察艺术同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艺术的起源》一书,发表于1894年,是格罗塞艺术史研究的代表作,它集中反映了格罗塞的艺术观。在这本书里,格罗塞对原始艺术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作了详尽的探讨和论证,他证明,在社会经济组织和精神生活之间,尤其是在艺术领域,存在着一种密切的相互关系。我们知道,早在格罗塞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他们的科学世界观出发,曾对上述观念作过合乎逻辑的科学论证。格罗塞的历史功绩在于:他是第一个从艺术领域收集证据来支持上述观念的。不过,格罗塞对原始艺术的研究,也有许多片面的地方。
理事会制度是国内美术馆和博物馆机构关注的热点,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研究美国艺术博物馆理事会治理机制的系统专著。本书研究了美国艺术博物馆、理事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内部机制,理事会制度背后的政治体制、社会文化、政策制度、经济发展、管理技术环境。深入探究了理事会制度在美国成功运行的根源,总结了理事会制度的效用及问题,提出了构建博物馆理事会制度的中国路径。对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主管部门负责人,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艺术机构管理者、工作者等均大有裨益。
北大教授朱良志经典之作,中国美学的入门之书 本书是作者在北京大学数次关于艺术理论讲演的汇集。共十讲,分别是听香,看舞,曲径,微花,枯树,空山,冷月,和风,慧剑,扁舟。本书不是对艺术理论做逻辑推演,而是到鲜活的艺术之中,去寻找理论的“歇脚处”,所以它既是理论的,又是感性的,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艺术的相通之处。这种美学论著的写法与宗白华先生一脉相承,在当下却具有独特的个性与韵味。因此,此书从出版至今,一直受到读者的欢迎,一版再版。 ☆苏州园林美,美在哪里?王羲之的书法天下闻名,原因何在?本书作者把枯燥的艺术理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带领读者一起去探索传统文化蕴含的密码。 ☆作者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高级研究员。长期
董学文教授长期致力于文学本质、审美本质的研究。在本书中,他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文献,秉持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对文学的基本属性、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以及文学与审美、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做了严谨而深入的论述,对 实践本体论 和 实践存在论 等美学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辨析。本书对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书 名 中国传统相声小段精选 传统相声名段精选,曲艺爱好者经典图书。 ISBN 978-7-5212-0517-6 CIP数据 I239.7 责任编辑 王烨 作 者 薛永年 主编 版 次 一版一次 开 本 16开 页 数 604 字 数 580千 装帧形式 平装 定 价 65.00元 薛永年,生于 1941年,天津人。幼小喜爱相声,从师朱相臣。1959年赴湖北省民间歌舞团曲艺班,习学相声专业,拜师韩子康。1963年调入武汉市说唱团,1980年调任武汉市群众艺术馆少儿部主任
内容简介 此套何海霞课徒画稿是首次完整整理编辑而成的“全编”,其内容丰富,涵盖了山水画树、石、云、水的基本画法画理,且将内容较为庞杂的树法整理为以杂树为主的上编和以松柏为主的下编,并收录了何先生精彩的写生小品,使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何先生是如何将画一树一石的基本方法灵活运用到写生当中去,从而画出完整的作品。 整套课徒画稿体系完备、图质精良、释文清晰,讲解细致精到。尤其可贵的是,每个分册都配备了与之相应的何先生当年录制的珍贵视频。观画稿如闻口传。何先生深谙课徒画稿之真意,作画稿时,隐去个性与一己成见,只纯正地解释中国画的画理、画法。通过对这套课徒画稿的临摹学习,一定会帮助读者打下良好的绘画基础。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绿香调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作 者 (法)让-克罗德·艾列纳著 出版时间 20210301 I S B N 9787559835338 定价 78 开 本 大32开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55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互联网语境中中外音乐交互影响研究”(14ZD02)丛书的分册之一。 本书为美国已故著名社会学家、前哈佛大学教授Neil Leonard博士的成名著作。本书是第一本从社会学角度论述爵士这个源自非洲黑人音乐元素的美国音乐和美国白人社会的关系的著作,梳理了爵士音乐在美国白人社会中从被鄙视到被接受的历史。该书英文版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Neil Leonard教授的儿子,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爵士音乐教授小Neil Leonard为本书翻译提供个了版权许可。
那些读或听我们故事的人,像透过镜头般洞察故事中的一切。 这个镜头就是叙述的秘密,它在每个故事中都被打磨一新,在暂时和永恒之间来回打磨…… 在短暂的生命中,我们在细细打磨这些镜头。 ——约翰·伯格 《简洁如照片》是约翰·伯格作品中较为“另类”的艺术评论,触及了约翰·伯格所有作品背后的主题——故事,诗,艺术,哲学,社会观察,等等。他揭示了爱和分离的关系,诗歌如何赋予语言祈祷的承诺,先锋的运动和时代的落后力量之间的张力。他在伦勃朗的画中重新发现了神秘的力量,也重新审视了卡拉瓦乔的经典画作。他还探索了家对于早期人类,以及今天城市中成千上万移民的意义。这本书“包罗万象”,是伯格对对周围世界美丽而又亲密的回应。
六百年昆曲艺术传承之愿,十YZ经典剧目赏鉴之道,一出大师与特殊少年的对手戏 由ZM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主创的《说戏》一书,甫一出版即收获2017年中国*美的书、2018英国D AD Awards铅笔奖等业内荣誉。该书以柯军与一位交流障碍症戏迷少年陆诚的台前幕后交流为线索,串出柯军主演11出经典昆剧折子戏的剧情赏析、角色揣摩、表演阐述、昆艺秘技等,在图书立意、编辑思路以及呈现形态上,均颇具匠心。既有传统文化的厚重内涵,又表现出传统艺术打开心扉直抵人心的魅力和D代社会功能。本书为大众戏迷读者推出的平装版。 《说戏》是柯军从艺四十年所演经典剧目的传承之作,书中收录了《宝剑记 夜奔》《桃花扇 沉江》《铁冠图 对刀步战》《铁冠图 别母乱剑》《长生殿 酒楼》《牧羊记 望乡》
丛书简介:在中国的支持下,北京大学与国内外多所中学联合启动的“亚洲青少年交流计划”自2021年开始,接收来自国际高中学生共同参与线上课堂,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此项计划不仅凝聚了教育、科技界的智慧和资源,而且着眼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次大学与中学深度融合、共同育人的创新尝试,致力于在真实的科研课题学习与实践中,为中学生打造一个全方位、跨学科的学习体验。 北京大学的教授团队亲自设计并讲授的课程,不仅旨在巩固中学生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中学生培养跨学科思维和科学家精神,激发对科技前沿的热爱,并在科学探索的旅途中播下探究与创新的种子。 这些课程内容经过北大教授的严格审定,依托“北大A计划”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再由北大附中的教师团队根据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了适度
《红楼二尤》是传统京剧剧目,别名《鸳鸯剑》,由荀慧生编演,荀派代表作之一。本剧取材于名著《红楼梦》,剧情围绕尤二姐和尤三姐的命运展开。尤二姐和尤三姐是曹雪芹笔下的一对悲剧人物。20世纪30年代经过荀慧生先生的创造搬上京剧舞台以后,成为花旦的重头戏,久演不衰。剧情梗概:少年柳湘莲,素嗜串戏,适赖尚荣庆寿,邀之串演《雅观楼》。贾珍、贾琏弟兄前往祝寿,贾珍妻妹尤二姐、尤三姐与其母尤老娘亦随去观剧。贾琏垂涎尤二姐姿容,私以九龙玉佩为聘,背其妻王熙凤偷娶之。贾珍对尤三姐也心怀叵测,不想反被尤三姐嘲笑痛斥。尤三姐自看戏后,爱慕柳湘莲,将心愿诉之老娘与尤二姐。贾琏自愿为媒,寻到柳湘莲提亲。柳湘莲允婚,并以所佩鸳鸯剑作为聘礼。其后因误信薛蟠之言,疑尤三姐与贾琏已有暧昧,往贾府索剑退
本书系美术评论自选集,收入了作者多年来发表在报刊和书籍中的68篇文章,由美术纵横论、海上雅集堂、城市艺术谈和策展思考录四部分组成。其中,美术纵横论是作者对绘画、雕塑等美术艺术理论及海派美术形成和发展轨迹的思考;海上雅集堂剖析了近代上海代表性的26位美术家及其作品风格;城市艺术谈介绍了世界20个著名城市的公共雕塑作品及艺术;策展思考录收入了作者策展上海近现代美术展及名家贺友直、张乐平、沈柔坚画展的文案。本书既有理论思考,又有代表性人物和作品的介绍、分析,大大提高和丰富了读者对上海近代美术的认知。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100%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曲艺、戏曲生活六十年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作 者 包澄洁著 出版时间 20190601 I S B N 9787507757088 定价 78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0 (千字) 页 数 读者范围 戏曲曲艺爱好者、专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