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勃舒研究》讲述了原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前身)院长、徐悲鸿关门弟子刘勃舒的艺术人生。他12岁获徐悲鸿青睐,15岁被中央美术学院录取,师从徐悲鸿先生学习中国画,两人共同写就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段传奇。作为新中国培养的代艺术家,他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是中国画坛老一辈重要的艺术坚守者与开拓者,在素描、速写、中国画传统笔墨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书中有专家学者从美术史、美术理论的角度对于刘勃舒艺术创作与探索的点评,有画院同事、朋友对于刘勃舒艺术人生的回顾,有艺术家、学生对于刘勃舒工作、生活等侧面的讲述,有刘勃舒自己对于艺术创作和教学的感悟,有家人对于刘勃舒的回忆与感受,还有刘勃舒艺术年表和画作精选。 借由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不同侧面的展示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研治近代文学的论文总结。全书以近代文学为对象,以文献为基础,立足学术史,内容包括学术反思、文献考辨、知人论世、艺术分析和文化观照等。日记研究诸 作,既提出情境文学史建构等视野闳阔、富有生机的议题,也为接受史研究如何更立体、有深度地展开提供切实的新思路;廓清旧说诸作,基于一手文献、益以细密考索,厘清了清人 的官年与实年等基础性问题,也对流行的道咸“宋诗派”等提法进行了溯源与解构;文献考辨诸作,对莫友芝早年诗集《影山草堂学吟稿》、词集《影山词》、所编纂的地方性诗歌总 集《黔诗纪略》以及莫庭芝等人编纂的《黔诗纪略后编》的文献情况、编纂流传过程,皆进行了详尽精到的考证。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鉴赏国画的通俗读物。本书以时间为线,简述了一千六百多年的中国绘画历史,记录52位伟大画家,解析130余幅传世名画。通过不同时代的国画大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入手,教会基本的观赏方法,顺带把布局风格、纸张、印章解释清楚作为鉴赏窍门,甚至还讲清楚了画家之间的师徒关系!读完本书,你不仅可以了解到传世名画中的隐秘往事,也能懂得怎样欣赏一幅名画,甚至能准确判断一幅古画的大致时代。这不只是一本关于国画的脉络沿革理论书, 是一本中国国画的入门级阅图指南。
听曾宇说酒 读老酒文化 学收藏之道 国内*本图文并茂介绍中华老酒文化的收藏投资指南。 从粮食到陈香老酒,中间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陈年老酒品鉴专家曾宇老师为你避开陷阱,捋清来龙去脉,从0到1进阶老酒收藏。 本书介绍了中国17大名酒,详细解释了关于老酒的方方面面,从老酒的酒标到生产历史,从酒的酿制到品酒的艺术,技术细节和恢宏伟大,给喜 爱老酒和热爱老酒文化的读者提供了一本全面而详细的实战指南。
碧玺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宝石,不仅是美丽时尚的饰品,同时具有很好大的投资收藏价值。本书就是专门讲如何购买碧玺的指南,全面介绍了热门碧玺的购买、行情、辨伪、投资,并附有300幅高清裸石、饰品图片。内容囊括碧玺的传说、历史、形成、产地、种类、特性、保养、等级评价、优化处理、饰品挑选、真伪鉴别、购买误区、市场行情、进修渠道等,告诉你怎样用很少的钱买到很合意、拥有收藏投资价值的碧玺。
马未都先生多年致力于文物收藏与研究,在陶瓷、家具等文物领域享有盛名。出版过多本文物研究与收藏的书籍。此次马未都转变了视角,从陶瓷所呈现的色彩,这一直观的角度,研究各种颜色在陶瓷上的成因,不仅阐述其技术条件,更深层挖掘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时代审美心理等问题,并分析其对于中国文化审美走向的影响。这一领域不仅是马未都首次尝试写作,也是文物研究中的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分十二章,介绍十一种颜色釉瓷器(青瓷篇幅较大,分作上下两部分)。配以精美的图片,直观的呈现了,各种颜色在瓷器上因各个不同时代,而呈现出的微妙的色彩变化。并辅以优美的文字,表述上也不同于一般的文物介绍和学术专著,更多的体现了语言的文学性与大众化。
《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尝试以考古发掘所见唐代文物为基础,对照传世史料或出土文书中的记载,以唐人的眼光重新解读当时真实的女性妆束时尚。书中上溯至隋,下及五代,以绮罗(衣)、琳琅(饰)、粉黛(妆容)、髻鬟(发式)四个篇章,一一考证分述当时各类妆束的名称、款式和组合搭配。选取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杨贵妃武则天上官婉儿聂隐娘同昌公主......依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加以适当推测,复原各个人物当时可能妆束,服装、首饰、发型、妆面、场景均有据可考。
南红玛瑙是近几年才起来的热门宝石,由于其通透富有胶质感的美好质地、中国人所喜爱的红颜色、比较亲民的价格,再加上南红老料稀少和开采殆尽,使得很多人选择购买和投资南红玛瑙。《南红玛瑙收藏投资购买宝典》是介绍南红玛瑙购买、辨伪、行情、收藏及投资的全指南。从介绍南红玛瑙的基本知识入手,包括南红玛瑙的名称、历史、产地、特征、雕刻艺术、种类等;随后介绍了南红玛瑙常见的作伪方法及简单易操作的鉴别方法;还介绍了南红玛瑙的市场行情、购买方法、收藏和投资的技巧等,也涉及南红玛瑙收藏圈术语的解读及保养等问题,无论是新手,还是玩家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南红投资收藏经。《南红玛瑙收藏投资购买宝典》是一部极具价值的投资宝典,是广大南红玛瑙收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收藏投资指南。
《古玺印图典》收录古玺、秦印精品九千四百七十事。纵向以商、西周、战国排序,横向以战国秦、楚、齐、燕、三晋五系编排,又按公玺、私玺、成语玺分类。每方玺印注明释文、出处、特殊印钮或材质,遭附注艺术评论、玺印常识,文字学知识,涉及本字、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形近字、合文等等,是篆刻教学的教材,是篆刻爱好者临摹和创作的工具书,也是学者研究印学和古文字的手资料。
本书编者对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中八百余件(组)一级品及部分珍贵文物进行了系统集中的整理,编辑出版了这套丛书。组织专业人员,广泛收集资料,对馆藏一级文物分类逐件(组)作出科学而又比较详尽的阐释,力求做到图文并茂,集资料性、学术性与观赏性为一体,全国博物馆文物精品研究与宣传上具有开创意义。本书是其中的陶瓷器卷分册。本书能对学术界的研究提供富有价值的科学资料,对收藏界的鉴赏提供内涵丰富的有益参考,对陕西走向世界、世界了解陕西发挥重要的作用,是一部真正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精品图书。
本书详细介绍了玛瑙的历史文化、玛瑙的基本性质、玛瑙的鉴定特征、玛瑙的优化处理、玛瑙的资源分布、玛瑙的品种分类、玛瑙的价值评估、玛瑙的饰品类型、玛瑙饰品的选购、玛瑙吉祥图案与寓意、玛瑙的收藏与保养等方面的内容,是玛瑙爱好者的读物。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适宜玛瑙消费者、爱好者、收藏者、投资者阅读参考。
本书由金西厓《刻竹小言》原文、名家题跋和刻竹目录三部分组成,由文物鉴赏家王世襄先生整理、并首次将手写本和彩色插图合为一体,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将刻竹的理论技法与明清以来的名家之作,融会贯通到一起,堪称“对竹雕作出最全面研究之作”。相信对于刻竹和书画艺术爱好者来说,本书是难得的佳作,有很高的研读和收藏价值。
谢建红著的《玉树临风(谢玉岑传)》采用纪传体手法,围绕传主的一生缘情写意,叙述真实全面,史料确凿可信,人物亲切自然,语言清雅蕴藉,议论侃侃而谈。透过文字,让人领略诗词书画的美学价值;阅读同时,心灵得以净化。书中对传主家世、治学求艺、文朋艺友、往来亲属等均有阐述。为读者了解民国文坛的轶事、掌故,作者娓娓道来;为读者探究民国艺苑的旧影、图片,作者打开了一扇窗户。书中尤其涉及传主夫妇凄美的爱情,读后令人久久难忘。传记附录的《玉岑遗稿》《玉岑词人悼感录》等,对探讨民国文学艺术史,具有研究价值。
中国佛教艺术历经千余年,历代的能工巧匠创造出大量的佛像艺术珍品。 佛像的类型极其丰富,如安详肃穆的大佛、妙相庄严的菩萨、朴实睿智的罗汉、威猛英武的天王、婀娜多姿的飞天等。 兰亭编著的《佛像造型图鉴》告诉我们佛像的造型不仅能够形象地反映佛教的发展状况,同时,也为研究历史上的雕塑、绘画、音乐、文学,乃至社会风貌、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了具体真实的资料。
本书主要讲述殷商玉器的相关问题,分上中下三编上编“试论殷商玉器”主要涉及到殷商玉器的一些基础知识;中编“殷商玉器辨伪”,着重论述殷商玉器辨伪的一些要点,从纹饰、砣刻工艺、抛光工艺、沁色、包浆、绺裂等方面展开:下编“殷商玉器鉴定实例”列出了作者自己珍藏并拍摄的殷商玉器实物及电子显微镜下的玉器细部,列举出殷商玉器实物的众多典型特征,为殷商玉器辨伪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