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命始于感觉现象的生动丰富曾几何时,连环画陪着多少人走过无忧的童年,那记忆中依稀而熟悉的幅幅画面,就像曾经的初恋一样。连环画作品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小人书”,而是一代人的集体“文化记忆”,对于的儿童依旧如此。 连环画以其可读性强,欣赏价值高,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不但编绘了古今中外所有能涉及的事与物,而且还体现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它的鼎盛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十年之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在这一时期,把画家、脚本作家和出版物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连环画出版的大潮流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名作、名家、名社应运而生,连环画成为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标志性图书产品。再版的老版连环画销路依旧受到欢迎,尤其是一些传统题材的连环画更受欢迎。连环画作品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小人书”,人们从
连环画是绘画的一种,指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应称 连续画 。兴起于二十世纪初叶的上海,是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编成简明的文字脚本,据此绘制多页生动的画幅而成。一般以线描为主,也有彩色等。 《中国少数民族故事》(学林出版社出版)是《爱看连环画》系列第十四辑,收录了《三月三》、《李莹和所后村的人们》等故事。
一位风华正茂的邮政姑娘,以通信的方式,向表妹讲述了她一天来的送信经历。 信中描述了她在路途上的所历所感,情深意切地介绍了新疆天山山脉的瑰丽风光,表现了维吾尔族同胞的淳厚天性和对她的关切之情,使她在那个小山村领受到如同家一般的温暖。 一天的经历虽短,但她年年如此,从不懈怠,因为这里是她的理想所在、情系所在。 这份快乐,她要与表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