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江南古镇》聚焦乡土江南,精心绘制独具特色的市镇文化长卷。汪建红、朱小田*的《南浔(通津桥外贩船多)》是其中一本,他选择南浔为考察对象,以文化为视角切入市镇社群生活,着意将深奥的学理融化在浅显的文理之中,以生动的文法演绎迷离的生活法则,用真观的图片激活僵硬的文字,总之,尽可能地还原文化存在的本来状态。它适合旅游者和对当地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宁波老墙门》主要向你阐述了宁波老墙门的历史,讲述其沧桑往事,描绘其市井风情,让人魂系梦牵,欲说还休……老墙门的价值,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从哪个角度去看它,都有闪光的和值得缅怀的东西。无法穷尽的老墙门生态,是活生生的宁波人的全部家庭生活造就的。
《高仓正三苏州日记(1939-1941揭开日本人的中 国记忆)(精)》的内容,是作者高仓正三1938年12月 被日本东方文化研究所推荐到外务省担任驻中国的特 别研究员后,从1939年4月5日至1941年2月28日的日 记。1939年9月25日抵达中国以前的日记很简略,并 且不是每天都有,显然是经过编者的删节,只留下与 他这次中国之行有关的内容。高仓正三到中国后,除 了1940年2月15日至5月2日、5月31日至6月6日两次出 去旅行,考察了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安 徽的一些地方,以及偶尔有事去上海日本领事馆外, 其余时间都在苏州,日记说他的住处是“五卅路同益 里第三号”。这大概是书名叫作《苏州日记》的原因 。高仓正三的身体很不好,日记中屡屡有生病、住院 的记载。1941年3月13日在“盘门内新桥巷苏州医院 ”去世,时年才28岁。
本书为旅游文化类图书。10万字左右。全书分为 红色文化 、 海派文化 、 江南文化 三个部分,精选70个上海文化名胜,从文化角度和女性角度进行重新介绍和解读,并对景点周边、交通等做服务性的说明,以期能够让读者一书在手,游遍上海,理解上海,爱上上海。今年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回眸过去,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也发生了巨变和腾飞,并向着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目标奋发前进。本书体现了上海 开放、创新、包容 的城市品格,极具阅读品味价值。
金陵与总统府,体味南京的前世今生,八艳留迹的秦淮河,了解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蕴。金陵灯会与苏州寒山寺钟声活动在什么时候?如何观赏苏州园林的江南诗画情怀?烟花三月下扬州,体验瘦西湖、关东街与扬州园林春色;七星拱照朱氏陵,看依山为陵的风水宝地;苏州*的三日游旅行解决方案;在太湖吃蟹,在同里享受安静的水乡生活…… 《美丽江苏》不仅仅是江苏的旅游指南,由久居当地的玩家倾情推荐,是重新体验江苏和发现江苏新玩法的理想读本,还有大量的旅行地图和旅游热区交通提示,是一本深度讲解江苏旅游的自助游口袋图书。
本书是作者在分管江西旅游工作期间,推进江西旅游大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全书分为 战略篇 业态篇 升级篇 实务篇 推介篇 调研篇 六部分,从不同角度,对江西,乃至中国的旅游业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论思考,揭示了作者在江西这块土地上,立足江西,以全球视野、超前理念和深切实际的探索精神,打造 江西风景独好 旅游品牌、领导西汉海昏侯墓的开掘、保护和利用,把江西的旅游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旅游实践的成功内因。诸多旅游战略策划和实践运作的鲜活案例,显示出作者在大旅游时代背景下对江西旅游事业的敏锐洞察和透彻解读。同时,此书还体现出作者以对江西锦绣山河的一片深情,运用现代旅游战略思想,探索出了一条实现江西旅游大发展的成功路径。其中许多独到见解,不仅立足今天,更是面向未来。因此,这不仅是一部理论读物
《美丽中国江南古镇》聚焦乡土江南,精心绘制独具特色的市镇文化长卷。黄锡之*的《东山(洞庭相望分东西)》是其中一本,他选择东山为考察对象,以文化为视角切入市镇社群生活,着意将深奥的学理融化在浅显的文理之中,以生动的文法演绎迷离的生活法则,用真观的图片激活僵硬的文字,总之,尽可能地还原文化存在的本来状态。它适合旅游者和对当地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近代中国分省人文地理影像采集与研究》丛书以当今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为基准共分为34卷;从近代中国人文地理角度出发,精选10000多张历史影像;由地理学、历史学及影像学、翻译学等方面专家协同,科学严谨地对这些影像资料进行研究考证。 本卷为浙江卷,从浙江地域特色出发, 程度反映了该区域的地理、历史及社会生活状态。内文细分为“风光·名胜”“城市·乡村”“民俗·宗教”“生活·百业”四个大的章节板块。从时代、地域、专题三个维度进行历史影像的呈现,既各成体系,又便于对照异同。纵向可以体现同一地区不同时代的地理、人文风貌变迁;横向可以对比同一时代中国不同地区间的异同。
本书以 的文字、图片将江苏呈现给您,给您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以其独到的眼光为您精选了当地的特色景点,同时还囊括了游客在当地的购物、娱乐、就餐、旅游、交通、民俗风情等诸多信息,并附有较为详细的地址、电话等资料。
借助《常州》编委会所著的《常州》,可以让读者了解常州城市发展的过去和现在,开启一扇通向更光明未来的大门,为中国城市的前进之路提供一个珍贵的人文参照,也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常州,了解常州。本书的真正意义,也许就在于此。
《美丽中国江南古镇》聚焦乡土江南,精心绘制独具特色的市镇文化长卷。王玉贵的《》是其中一本,他选择盛泽为考察对象,以文化为主题,着意将深奥的学理融化在浅显的文理之中,以生动的文法演绎迷离的生活法则,用真观的图片激活僵硬的文字,总之,尽可能地还原文化存在的本来状态。它适合旅游者和对当地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为什么要行走江浙,…… 为了梦里水乡,一排房,一条河,一座石板桥,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透着江南的灵气,写满水乡情怀;为了吴越佳人,从浆声灯影中的秦淮河到晓风残月的西湖,陈圆圆、李香君、柳如是……那如花美女与妙曼山水构筑了穿越历史的想象;为了凄美爱情,白娘子与许仙断桥一遇借伞定情,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尽成永别……这块土地掩埋了千年沧桑,沉淀了万古风流,这里是唐诗宋词停泊的地方,是心灵休养生息的港湾。穿行江浙,好孤身,无需交谈,只需行走、寻找、感动…… 西湖淡妆, 秦淮烟花, 风景似画,美人如花, 温柔深深深几许! 水巷,乌船,黑瓦粉墙, 灯影,胡琴,水上人家, 江南名园风流, 四百八十寺沧桑。 断桥一遇共枕眠。 梁祝同窗双化蝶, 爱情总因凄而美。 行走着。感动着……
本书旨在为旅游者提供更先锋、更时尚、更实用的旅游指导,丛书按照在按照旅游主题分为先锋地、度假地、经典地、生态地、寻古地、民俗地六大板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一览无余,特色玩法一网打尽,让旅游折走在时尚旅游的*前端。
徐喜先父子俩的作品,是同一地点、同一角度拍摄的,父亲的黑白照片,是巨变前夕的江南,儿子的彩色影像,是工业和城市扩张的候选地。这是两种境遇的对话,每一个世界都不再是封闭自给的,它在另一个世界的映照下呈现。 闪烁着旧上海余韵的百乐门大舞厅,撩拨着老上海尘封记忆的老洋房餐馆,缅怀着老上海浮华奢丽的上海新天地……本书是徐喜先父子俩的作品集,是同一地点、同一角度拍摄的,父亲的黑白照片,是巨变前夕的江南,儿子的彩色影像,是工业和城市扩张的候选地。这是两种境遇的对话,每一个世界都不再是封闭自给的,它在另一个世界的映照下呈现。上海,一座有“情调”的城市,触得到浓烈火热的时代激情,争相长高的巨大建筑,让人感到时代快速的脚步,停也停不下来。;老洋房的故事、上海滩的传奇、嗲声嗲气的上海话、
城市园林化和园林城市化,这是构建新世纪生态城市的远景追求和美好憧憬。 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正在向园林化生态城市迈进。 水城绍兴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显现自然原创的本真。 名士之乡绍兴,以人类诗意安居的现代理念,设置科学的安居方式,善待周围的生态环境,呼唤未来的绿色人文。 青山一脉,抱禹陵,拥兰亭,西南诸峰层峦叠翠绣画屏,巍巍会稽,那是古越五千年历史的织锦。 碧水千回,三江潮声挟带着三十六源溪流浪轻盈,东北河网闪烁明灭万点星,泱泱鉴湖,那是沃野八百里生命的精灵。 青山绿水之间散落着一处处江南园林。『八极可围于寸眸,万物可齐于一朝』左思《三都赋》的描绘,正是绍兴园林好的写真。半潭秋水一房山,千步回廊四面影,每一处园林,都是一幅迷人的风景。大如沈园,池阁亭台,假山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