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的重要性,无需详述,笔者研究易学多年,最常接触的是历法,发现历法中有很多东西值得继承和研究。例如: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换算出来的,换算方法是什么?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方法是什么?是否能用其它方式可以推算出来?农历编制的三伏、梅天、九九的含意是什么,是怎样推算出来的。又如古历法中记载有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几日得辛的意义是什么,又是怎样计算出来的?有些历书下面都注上二十八宿和十二建星的名字,二十八宿是什么?能起什么作用?又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其十二建星是什么,能起什么作用,其简单规律是什么?本书从1924年~2030年共编写116年,详述阴阳历的起源,与其闰年、闰月、月大月小的计算法,以及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的运用和天象与自然。
梨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俗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时至今日,历书对广大百姓的日常生活仍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我们对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万年历》进行重新编写,打造了这部兼具传统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新型万年历,以适合广大百姓生活需要。 中华传统文化、万年历、实用生活百科知识。篇“中华传统文化”保留了传统历书的经典内容,如天文历法、周公解梦、预测推算、择吉避凶等,同时对中华民俗文化如婚丧嫁娶、民间禁忌、传统节日等,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如对联文化、谜语文化、传世经典名著等做了概要的介绍,引领读者全面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二篇“万年历(1931~2030年)”详细列出1931~2030年共100年的年历。另在年历表格下补充了200条中华文化常识,多角度、多层次地介绍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