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伦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伦理理论与实践之间也存在着鸿沟。有些企业家认为,目前在中国讲企业伦理的时机尚未成熟,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种品。但是,欧美一些大公司相继爆出丑闻,中国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更是屡见不鲜,这些败德行为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基于这一背景,本书对企业道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进而对处在制度转型期的中国企业伦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本书基于中国的实证和外国的经验,提出了中国企业道德风险治理机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论证了企业履行商业道德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探讨了影响企业道德的内外部因素,提出了如何防范和治理中国企业的伦理道德风险;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本书充实了当今
做人、经商和从政,从本质上讲都是相通的,我们所说的做人之道,既包括我们平常讲的为人之道,还包括我们所说的经营之道。而企业家的为人之道本质上由企业家的价值观、追求抱负、个人品格和思维方式决定,这一点虽经常为人们所忽视,但他们却是根本性的。我们很难想像,一个稍有成就就自以为天下无己所不能的所谓“企业家”领导的企业能走多远。本书记录了24位作客湖南经济电视台钻石栏目《MBA大讲堂》嘉宾的为人之道、为商之道,仔细聆听他们的智慧之声,对于现在和未来的管理者,无疑会是大有种益的。
诚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商业交往的基础,也是国际交往的基础。该书按照商业惯例的要求,阐述诚信的基本原理与原则,我国传统诚信的内涵及特点,以及守信的好处等,探讨我国人们的诚信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对我国诚信建设有参考价值。主要内容有:中国传统诚信的渊源、中西方诚信观比较、诚信与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诚信缺失、中国当代诚信观转型、市场经济诚信机制的建立及完善等。
本书既有信用评级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有关精神和企业现状,对企业信用评级理论、评级模型及方法技术、评级程序、评级内容、等级结构、评级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一次新的梳理和较为深入的探讨;对一些常用的信用评级模型进行修正和实证检验;并在率先对构建我国成长型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体系的深入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本书是夏敏仁博士、林汉四川教授分别主持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研究》(批准号:02BYJ069)、国家“十一五”211工程对外经济贸易资助项目《新世纪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
本书以管理学、经济学及法学中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为基础,以经济学理论为分析工具,也有数学思维的应用,对企业社会责任在几个主要层面的作用体现、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的基本条件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机制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本书的主要内容是:1、对企业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进行探源。2、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的相互作用机理。3、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分析。4、从不同视角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的关系。5、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关系。6、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进行探讨。7、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目标与实现条件,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8、对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及中国的“本土化”问题进行研究。9、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