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回答了政府应当做什么这一根本问题,说明了政府在过去和近期的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本书还对政府未来的经济职能进行了构想。虽然市场上也有其他经济学著作考察了规范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福利国家理论等,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著作能够如此广泛而深入地分析政府的经济职能。本书作者通晓几国语言,这使他可以综合借鉴前人的诸多研究成果。本书包含了大量统计信息,可以对那些致力于探讨政府经济职能的学者提供帮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具体如何操作,本书给出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互联网不仅通过信息技术的扩散提升了数字生产力,更促进了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变革,进而逐渐推动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工业化走向新兴数字化。在这个过程中,一种较为明显的互联网 合作主义 实践和思潮再度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尽管人们尚未对这一术语达成共识,且不同国家因经济和社会基础的差异而表现出一定异质性,但这都不改变 互联网合作主义 作为数字生产方式变革核心特征和内在要求的重要性与必然性。本书将在理论上对互联网合作主义作出系统界定,并基于历史演化的梳理,从若干维度(技术、组织、规则、价值等)解构其实践呈现。
企业人类学引入 社会结构转型 理论,作为其新的基础理论,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变:不再是个案式地研究企业,而是从市场转型和社会结构转型的整体性视角,探讨了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因及其社会结构性因素。在国内外一大批学者80多年的持续探索基础上,*近几年企业人类学已经在学科名称、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学术活动、学术成果等各个方面,开展了许多开拓性探索,已创新地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可以说,企业人类学的兴起意味着人类学发展的局部突破,标志着人类学第四次革命。作为一个国际性学科,企业人类学打通了中国与西方人类学的通道。从这个学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来看,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使其成为了企业人类学创新发展之地。中国学者应该可以基于本土的调查思考,提出本土的企业人类学新理
本书是费雪1932年在美国科学促进会上演讲后,对演讲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在费雪看来,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以及其他几次经济危机所产生的大萧条都是本书所讨论的九个因素产生作用的体现。本书除了分析这些因素,还根据美国的负债情况提出了造成萧条的根本原因;同时,作者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治本措施。
《旅游研究进展(第13辑)》收录近年完成的6篇博士论文辑要,其中既有对旅游影响的细化研究,也囊括了近年来旅游学术界的热点话题。而且,本辑中的论文全部围绕旅游研究的学术问题,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典型案例,通过收集严密、细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验证理论事实,表明新一代青年旅游研究者在方法与技术的进一步规范与严谨,对数据与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以更严苛的要求。
这本书是厉以宁先生认为能够反映其学术观点的代表作之一。是探讨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的。经济的调节,在当今社会,政府调节是 看得见的手 ,而市场调节是 看不见的手 ,它们共同影响着经济生活。但是在市场调在市场与政府尚未形成之时,习惯与道德调节是起作用的。同时,由于人作为社会人,有些领域不局限于上述两种调节方式,所以道德的力量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社会生活还存在着非交易活动,也不受到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的约束与影响,更多需要通过道德的力量来起作用。后,在市场和政府失灵的情况下,习惯和道德调节依然存在。基于上述原因,厉以宁提出了超越政府与超越市场的道德和习惯力量的重要作用。
《论财富的分配》是英国著名资产阶级古典派经济学家拉姆塞的重要著作。本书重要的贡献是对于剩余价值做出了重要的判断。本书是拉姆塞重要的作品,他以价值论为前提、分配论为核心,重点补充了利润学说。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史》中对于拉姆塞的学术地位给与了重要的评价,并且引用了《论财富的分配》中的一些段落。拉姆塞在1836年初版了此书后,遭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的贬低和冷遇,很早此书就绝版。直到1974年有美国克利夫顿的奥古图斯 凯利出版公司影印再版。
本书着眼于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关联的视角,深刻剖析了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动、脱离及其潜在后果。从 符号才是经济现实 的凯恩斯革命,到 符号经济取代实体经济成为世界经济飞轮 的德鲁克难题;从韦伯的 数目字管理 ,到尼葛洛庞帝的 数字化生存 在市场演化叠加制度与技术双轮驱动下,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渐行渐远,且不可避免地产生异化。本书通过分析符号经济的特性与功能、符号经济结构与发展、符号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联与脱离等问题,充分揭示了经济和金融的共生共荣,促进了经济学与金融的对话,并借此勾画出下一代经济学的愿景。
本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全书内容涉及10多篇专论,,内容囊括了作者于1956年10月和1967年1月之间发表在《经济发展与文化动态》季刊的文章,以及1969年5月作者在剑桥大学的马歇尔讲座发表的两次讲演的内容。 全书资料翔实,数据分析到位,深入浅出地对经济理论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各国经济增长的数量特征。
政府管制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本书分析了政府管制这种特殊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成本与收益;从总体上阐述了经济性管制与社会性管制、政府管制过程、信息不对称下的政府管制理论和政府管制俘虏理论等政府管制的基本原理;深入地讨论了自然垄断理论、投资管制理论、价格水平与价格结构管制理论、进入管制理论和自然垄断产业的竞争理论;并以电信、电力和自来水供应这三个自然垄断产业为例,较为详细地讨论了上述管制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问题。本书还在探讨外部性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政府对环境和产品质量的管制问题。*后,本书对中国放松经济性管制与加强社会性管制这两大发展趋势作了预期,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思路。
本书作者尝试从政府的三大经济职能 收入分配、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出发,主要运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和财政公共品理论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希望能达到有助于深入研究社会保证经济影响的目的。 本书区别于其他有关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地方是,它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规章、制度等内容论述较少,而是较多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福利经济学原理以及财政学中有关公共产品理论的合理内涵,从理论角度分析社会保障的经济影响。这种另辟蹊径以建立社会保障理论分析和理论基础的研究,在方法上是有所创新的。
本书是税法和法哲学之间相互渗透形成的跨学科学术论述,讨论的主题是税收法治的基本框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税收不仅仅是政府和公共服务的支付方式,对于政治体制实现经济正义和分配正义而言,税收也是最为重要的手段。尽管人们对于何为公平意见不一,但税收政策直接呈现出公平问题却是一个普遍的感受。(如谁应该缴纳多少税?所为何来?哪些收入免税或需从税基中扣除?何种税后收入或不同人群的缴纳税款上的不平等是正当的?)两位作者针对目前税收公共政策的伦理维度进行探讨存在缺失或不甚热烈的情况,通过对一些税收基本问题的分析研究,从经济正义的角度提出了私有财产是一个法律习俗,私有财产权由法律而确立而非天赋权利的观点,进而认为诉诸于 税前收入 作为财产权的基准来衡量税收政策的逻辑是错误的。
众所周知,保罗巴兰因《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以及与保罗 斯威奇合著的《垄断资本》而闻名于世。这两部重要著作之间相隔近十年之久,尽管此间巴兰曾经遭遇挫折、失意、惆怅和孤独,但这段时间仍不失为其学术生涯之亮点,为世界各地那些正在以建立理性和人道的社会秩序为己任而不惜冒险的人们指明了方向。巴兰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生活经历、知识分子式的自我拷问及其通过其智慧和魅力所阐明的乐观主义和绝望情绪广为流传,也赢得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朋友们的信赖。保罗 巴兰在去世前的后一封信里谈到在即将到来的学术假期中,他想做的一件事就是 重新审阅、修改一沓内容迥异的文章和评论,并将其编辑成一本论文集 。他的这部作品为两位亲密的合作伙伴保罗 斯威奇合约翰 奥尼尔共同为其整理出版,就是这部《更长远的观点 政治经济学批判论文集
? 《 商标代理实务/福建工程学院知识产权系列丛书 》 侧重讲述商标代理实务内容,避免空洞的理论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商标代理概述、商标注册申请代理、商标驳回复审代理、商标异议与不予注册复审代理、境外商标注册申请代理、商标无效代理、商标续展和变更代理、商标转让和许可代理、商标诉讼代理等。
《社会改革方法》一书作者为英国经济学家威廉 斯坦利 杰文斯。本书是作者以《社会改革方法》为题目,包含了发表在《当代评论》杂志上的论文合集,同时收纳了相关主题的论文和演讲。本书对针对英国社会当时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对社会改革提出了各种自己的建议,其中包括人民的娱乐活动、设立免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的滥用问题、已婚妇女务工问题、酒的滥用及交易、联盟王国的联盟前景、邮政包裹业务、邮政汇票以及银行支票、电报业务以及铁路的改革等。
本书分别从国内外社会企业发展现状、我国社会企业政策创新与扩散现状、我国社会企业政策创新与扩散的动力机制与影响因素、我国社会企业的营商环境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书中通过对社会企业的社会性、市场化两大特征的深入分析探讨,为社会企业身份识别提供了新思路,为社会企业政策创新与传播扩散提供了新路径。此外,本书建立了社会企业市场营商环境评价分析体系,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慈善环境等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为社会企业在地方的扩散认定提供新的参
对长时段经济史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在过去几百年能实现稳定持续的经济发展,其关键是社会秩序从权利限制秩序演化到权利开放秩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和不稳定,其根源在于没有建立权利开放秩序的制度基础。 本书由此出发,讨论了国家能力、产权、改革、腐败等诸多宏观政治经济问题,力求从制度层面解读现代社会的发展逻辑,从当前和未来中国现代社会秩序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本书在国外首次出版于1879年,在本书中,马歇尔奠定了通常所接受的成本和供给分析的基础。他对供给理论*重要的贡献是他的时间阶段的概念,特别是短期和长期两个概念,正确地认识到在市场阶段短期和长期中行业供给曲线的形状的差别。马歇尔指出,在短期中把企业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是有用的。马歇尔通过对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划分,证明了短期中即使发生损失,但只要能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企业仍将运作。这已成为标准教科书中关于短期中企业行为经济分析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书揭示了决定企业成本和供给曲线形状及位置的长期因素。首先是企业内部的因素,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内部经济(指厂商扩大生产时,由于充分利用固定设备,或加强专业化,而导致生产成本下降)导致成本减少,内部不经济(指厂商扩大生产时,生产率下降,成本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共存-重塑AI时代的个人和组织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业务二科 出版时间: 2022-12-01 作者: 上田惠陶奈 译者: 蒋奇武 开本: 32开 定价: 69.00 页数: 240 印次: 1 ISBN号: 9787504698223 商品类型: 图书 版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