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成员间缺少对WTO规则解释权限和上诉机构规则解释合法性标准的共识,这是由于WTO的成员驱动和规则导向两种治理模式间的冲突导致的,两种模式的协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问题的答案就是WTO多边主义的基本原则。WTO多边贸易体制是国际贸易秩序的基石,中国提出的真正的多边主义理念应当成为判断上诉机构规则解释是否具备合法性的标准,并应当作为我国在WTO中主张上诉机构改革的基本遵循。
中国银行业是如何演变和发展的?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是什么?银行改革措施对银行绩效和竞争力有什么影响?相对于其他新兴经济体,例如金砖四国的银行业、中国银行业的表现如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2008全球金融危机是否对银行的绩效和竞争力产生了影响?互联网金融是如何在后危机时代繁荣发展的?对中国金融业有何作用?本书针对上述问题,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和探索,对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维护金融稳定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加入WTO以来,中国开放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的开放经济背景下,发展迅速的中国民营企业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民营企业投融资、人民币汇率、风险投资、金融风险管理、WTO规则与贸易壁垒、民营企业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第三届中国(杭州)WTO与金融工程国际会议(CICFE’2004)已于2004年11月5日至7日在杭州黄龙隆重召开,同时还召开浙江省民营企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的成立大会并举办首届中国杭州国际金融产品展览会。本次国际会议论文集收录英文论文43篇,英文论文摘要8篇,中文论文9篇和摘要12篇。
《WTO争端解决的“中国年(2009)”》大致分为总论、分论和比较与借鉴。其中第一篇总论内容为,阐述了2009年我国参与WTO争端解决的概况、对WTO争端解决裁决性质的分析、对WTO诉讼策略和技巧的思考、WTO争端解决中的规则适用差异、GATT“一般例外”条款的援引问题和WTO争端解决的仲裁制度等;第二篇分论包括对我国应诉的知识产权案、出版物案和稀有资源出口限制案的专题分析或条约解释、对我国涉案的反补贴与非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等;第三篇是对巴西、日本与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的国内机制比较。这些发言和论文是对我国参与WTO争端解决的最近研究成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