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奇迹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外资、外贸和外汇政策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中国人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中国获得的经济资源如何通过和平手段转变为国际影响力?就上述问题,借助对“三外路线”的归纳与阐述,翟东升博士的《中国为什么有前途: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潜能(第2版)》从跨学科和整体性视角解读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并为读者勾勒出未来的政策演进趋势。
他经常听到有人说“时间就是金钱……”。有一次,在一家焙烤房里,他问道“我用一个小时可以买多少蛋糕?”,但是站在柜台后面的那个胖子嘲笑他。他初中就有了这个想法:他们卖所有的东西,为什么不卖时间呢?那将会很成功。这成功意味着他剩不下时间了……这是一个关于寻找丢失的时间的寓言故事,故事有趣,也很有启发性。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规范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行为,2017年7月11日财政部对2004年颁布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8号,以下简称18号令)作了修订,公布了新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7号),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本次修订,一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二是适应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与发展需要。??三是落实《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为帮助广大采购人、代购代理机构、供应商以及各级财政部门工作人员迅速掌握新修订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我们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本书。本书结合政府采购领域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新修订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
本书共分为上中下篇共十一章,上篇阐述社区居家养老行业、养老设施及企业组织,中篇阐述社区居家服务设计规范、质控、信息、风险,下篇阐述社区居家服务人员、供应商、顾客、志愿者四类参与者。从社区居家养老概念开始,梳理了社区居家养老产业政策脉络,分析社区居家产业发展市场情况,研判了社区居家养老发展趋势,以诚和敬社区驿站连锁化企业为例,系统介绍了社区居家养老集团组织架构、重点业务职能要求以及单点驿站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重点介绍了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保障体系标准化的编制原理。
本书稿主要研究不良资产的处置与金融风险防控相关问题,全书分为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两大部分共计十一章,总报告论述二者的关系、现状与处置不良资产的政策建议。专题报告分论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保险机构参与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国资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二级市场、市场化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以及不良资产处置的相关靠前经验等问题,并对我国不良资产与金融市场发展提出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的对策建议。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规范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行为,2017年7月11日财政部对2004年颁布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8号,以下简称18号令)作了修订,公布了新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7号),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次修订,一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 ??二是适应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与发展需要。 ??三是落实《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 ??为帮助广大采购人、代购代理机构、供应商以及各级财政部门工作人员迅速掌握新修订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我们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本书。本书结合政府采购领域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规范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行为,2017年7月11日财政部对2004年颁布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8号,以下简称18号令)作了修订,公布了新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7号),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次修订,一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 ??二是适应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与发展需要。 ??三是落实《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 ??为帮助广大采购人、代购代理机构、供应商以及各级财政部门工作人员迅速掌握新修订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我们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本书。本书结合政府采购领域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
本书是“短线是银”系列丛书之一,将在股市中千锤百炼的短线交易经验用形象的比喻告诉读者,如“底部芝麻功”“蚂蚁功”“千金难买老鸭头”“断头铡刀”等,生动地讲述短线投资之道和短线交易应掌握的的基本功,以及需具有的心理素质。? “短线是银”系列共8种,是一套指导个人理财的图书,读者定位是广大中小投资者。作者唐能通将其经过检验的实战技法总结为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有效的投资方法,强调模拟训练的重要作用。许多独创的名词,如“出水芙蓉”“多方炮”“老鸭头”“空中加油”“断头侧刀”已被业内广泛使用,成为炒股术语,为广大投资者所接受并运用。自1999年陆续出版以来,收获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编制方法丛书:中国经济普查年度生产总值核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和原则、基本核算方法、基本特点、产业部门分类、生产法和收入法GDP核算、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与社会与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城市空间作为社会与经济活动的中心,明显的反映了复杂转型过程中的种种表征,并且受到了其深刻的影响。《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由一些长期致力于中国城市问题研究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合作完成。《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提供了一种会新审视中国城市发展和建设问题的国际思路,着眼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的转型,从经济、社会、文化、空间、政策等多角度阐述了中国近20年来城市发展,空间演变与规划等领域的变化,尤其重视探讨城市研究的动态,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可作为中国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及城市社会学研究人员新闻记者和参考,也可作为相关科研院校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稿主要研究不良资产的处置与金融风险防控相关问题,全书分为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两大部分共计十一章,总报告论述二者的关系、现状与处置不良资产的政策建议。专题报告分论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保险机构参与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国资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二级市场、市场化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以及不良资产处置的相关靠前经验等问题,并对我国不良资产与金融市场发展提出有针对性和可实施性的对策建议。
我国有近20万家国有企业,6000多万名国企职工,近30万亿元国有资产,国有经济每年上缴利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高于60%。国有经济掌握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一直居主导地位,起着关键和支柱作用。过去,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存在高度集中、管得过死、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等弊端。1978年以来,通过坚持不懈地改革,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趋革除,国有企业宏观管理和微观搞活,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自负盈亏的体制基本建立起来,国有经济具有了新的动力和生命力,焕发出了新的巨大活力,一个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完善、经营管理水平明显增强,具有强大实力、活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主导控制能力的国有经济体系呈现在人们面前。改革开启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谱写了国有经济和整个中国特色社
面对当前靠前靠前纷繁复杂的形势,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王竹君著的这本《金融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研究--以江苏省为例》以如何完善金融服务来助力实体经济振兴,来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研究主要内容,维护金融安全稳定运行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基础保障。
本报告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为依据,分析了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进展。书中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放在全面形成开放新格局的框架下进行研究,核心是在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中如何实现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提升。其应用价值,一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如何为企业同时经营和国际两个市场提供制度平台,改善营商环境;二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如何为区域均衡发展提供制度平台,这需要通过对自由贸易港的布局研究分析自由贸易港的区域经济效应。
《中国经济:适应与增长》第2版是著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巴里 诺顿对当代中国经济的综合性论述,覆盖面之广、研究之透辟,其他同类英语论著罕有其匹。诺顿纵论1949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基于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第2版经过全面修订,反映了十几年来,尤其是“奇迹增长”期结束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前在人口、技术、宏观经济和体制诸方面面临的多重转型。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讨论也大幅扩展。 在讨论了资源禀赋、遗存、经济体制以及经济结构、劳动力和生活水平等一般议题后,本书还考察了包括农业、工业、技术以及对外贸易和投资等具体经济部门。还研究了金融、宏观经济和环境问题。本书涵盖了增长与发展模式这类主题,包括人口增长、独生子女政策;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包括农村工业化和城市技术发展;外商对华投资
《中国经济发展:百年历程》研究1912年至今大约10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 《中国经济发展:百年历程》主要结构: 1.预备性考察:对1949年以前和以后两个时期进行初步的解释; 2.过程和特征:包括三个产业以及人口和劳动力、城市化、收入分配、地区发展等侧面; 3.条件和原因: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形成、人力资源、技术进步、制度建设、宏观经济、国际贸易和投资; 4.总结和展望:总结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乡关何处:骆家庄村落历史与城市化转型研究》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专家团队以骆家庄为例,聚焦“人的城市化”与“城市化中民族文化传承”,历时三年深入调查研究形成的重要课题成果。全书煌煌近50万字,记录了骆家庄的历史变迁轨迹、城市化历程和“后城市化时代”的生活实态,剖析和探讨了历史文化村落向现代化城区转型、传统乡村文明与当代城市文明调适的际遇、困惑与路径,提出了许多独到观点和有益见解,是一部切中时需、厚重有深度的学术研究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