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问题的研究有三个相互联系的范畴或板块:一是行政法的上规范研究,即行政法规范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产生根源的研究。二是行政法规范的研究,即对实在行政法中的典则体系的研究,包括制定过程和典则内容的阐释等研究。三是行政法下规范研究,即行政法规范制定以后的运行状况的研究,或说在国家政权体系内部,当行政法规范制定后进入实施过程及其在社会实施过程中运行状况的研究。 上述三个范畴或板块可使行政法问题的研究形成三个具有逻辑关系的学科,即行政法哲学、行政法学、行政法分析学。本书选取了行政法问题研究的第三个范畴或板块为对象,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探讨,认为这个范畴或板块的研究应当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即应当从行政法规范研究中独立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行政法分析学。 行政法分析学理论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依法行政实践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日益加快。实践的飞速发展也催生着理论研究的不断创新。我国行政法治的日益进步与行政法学理论的日臻成熟相得益彰。本书主要收集了黄学贤教授和杨红教授近几年来围绕行政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热点问题展开研究的主要成果。成果展示了作者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理论思考和问题意识;行政法治进程中如何构建行政相对人合法预期保护制度;行政法治进程中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理论研究与实践运作的梳理与反思;对前景看好但又颇受争议的行政复议委员会的未来走向的思考。记录了《行政诉讼法》修改前后作者关于立案制度、管辖制度、证据制度、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行政诉讼中滥用职权的标准、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的难点与热点、行政协议司法审
行政法上的新财产问题研究的是伴随着政府向公民输出财富这一积极行政活动所引起法律问题。出于民生保障和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目的产生的新财富彻底改变了政府与公民之间传统的关系。同时,政府供给客观上为政府创造了一个巨大的裁量空间:既有立法层面的,也有执行和裁决方面的。谁有资格享有这笔财富,享有多久、何时撤销等等事项都由行政立法以及具体执行的行政机关来决定。并且,这些紧密联系到 标准 与 资质 的事实认定和规则内的裁量问题,不属于目前立法所框定的司法审查范围,不是法院能够随意更改的范畴,不能通过传统的 传送带 模式传递到法院以审查政府的裁量是否合法适当。那么,如何保证 新财产 的分配是公正的,或者说如何限制政府在分配供给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就成为现代社会行政法治中重要的一面。在政府大量创造财富,
一、本书以章为单位撰写,部分章节内容涉及重叠议题时容有不同处理方法或不同学术意见,本书并不为学术意见之一致负责。引用时仍请以各该章作者之意见为意见,本书作者并不反对学界就此作不同意见之比较。 二、本书以章为单位,于章末列出与该章最直接密切相关文献用供参考。由于中外文文献过多,经过选取后,仅列出中文文献中有代表性者,以方便读者作更广泛地阅读。为了避免重复,章后参考文献并不包括教科书。但具整体参考价值的教科书则列于书末之参考文献,以方便读者参考。 三、本书附注之格式,于统一引注格式发展出来之前,仅求本书内部之统,未来法学界形成统一引注格式时,本书作者乐意于新版时配合修订。 四、本书之引用,请以各章为单位,再注明本书出处。例如,参阅许宗力,“行政处分”,翁岳生编《行政法》,第4
《国有企业廉洁文化(修订版)》编著者李亚。《国有企业廉洁文化(修订版)》内容提要:许多企业的经营发展规律、反腐倡廉经验都充分表明,廉洁文化是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支撑企业的科学经营管理、做精做强做大,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为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需要,本书结合大量详实的典型案例,系统阐述了廉洁文化理论、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廉洁文化的体系和理念以及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制度、内容、机制以及环境建设等内容。本书内容丰富,案例鲜明,有很强的理论性、知识性和针对性,是国有企业培育廉洁文化、提高诚信度和凝聚力的重要参考读物。
收录道路交通管理执法权限涉及的主要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及部门规范性文件。其中在法律文件的分类上,法律和行政法规作为法律法规类,部门规章及部门规范性文件统一作为执法规范类。本书为口袋书,方便执法随身携带。
本书是关于研究“上海地方立法纪事”的专著,具体包括了:以人为本话立法——从《上海市法律援助若干规定》的立法中感悟到的、赤诚之心付法规——《上海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若干规定》出台的前前后后、文明的提升与城市精神的塑造——《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立法手记等方面的内容。
《行政法视角下的法治思维》主要基于行政法的角度阐述法治思维,比如有关证据思维的阐述,主要基于行政法上的证据规则展开,而不是基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展开。 该书在每个法治思维章节中都运用具体案例进行阐述,以期增强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明显不合理的就是不合法的”,这是该书着重宣扬的法治思维的重要理念。
本文集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关于中国物权法制度建设的研究。主要的作品有:《物权法总则建议稿》,从法律条文设计、立法理由、立法说明和立法例四个方面提出了创设中国物权法总则的制度意义。中国物权法的立法方案基本上来源于作者的这一研究成果。《我国物权法中所有权体系的应然结构》,对我国物权法的核心所有权制度的建设,依据法理和实践提出了系统的设想。 二、对物权法制定过程中产生的争议的看法。包括对于立法指导思想以及物权法涉及政治伦理的争议以及物权法立法技术方面的争议的看法。这一方面的文章有《物权法立法涉及意识形态的争议评价》、《从几个典型案例看民法基本理论的更新》、《物权法基本法理以及立法中的主要争议》等等。 三、运用物权法的法理解决现实问题研究。这一方面的文章有:《交易中的
本书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紧扣法制建设的新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相衔接,突出政治性、实用性、可读性、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依宪治国、法治政府、政治与市场、职务犯罪、法治社会、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党内法规、领导干部要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去规范等九讲,是内容贴近现实、贴近工作,是党员干部学法、用法的一个简明读本。
目前,世界已经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涉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著作领域,总体由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些信息科技进步在为全人类提供福利的同时,也对现行的法律秩序带来重大的挑战。本书精选了信息科技进步中产生的一些重要法律问题,以专题形式开展讨论,对区块链、人工智能、自主武器、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等新兴技术进行分析,从国际法领域,对其产生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本书立意新颖、与时俱进,相关法律问题探讨翔实,具有前沿性。
本书是国内部从行政法角度研究健康权保护的学术专著,作者立足于中国现实,运用法学,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通过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健康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提出了全新的认识,从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救济等三方面细致分析了行政法保护健康权的主要方式,深入探讨了风险社会中健康权的行政法保护问题,既丰富和完善了健康权的本体理论和保护理论体系,也深化和拓展了行政法学基本理论。
本书对公司的环境责任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内容丰富、表述严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作者在环境问题、公司责任等方面有较为深刻的认识,阐述了公司作为市场主体权利义务的平衡,对现如今的公司如何更好地履行环境责任从法律上给出了回答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