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民法典》全部条文为纲,对其中700多个重点条文进行了评注,涵盖了民法学习和实务需要掌握的重要条文。根据条文的重要程度,评注内容详略不一: 重要的条文,评注内容通常包含 规范目的 构成要件 法律效果 证明责任 等部分,内容融合了法条含义、司法解释、代表性判例和学说概况; 比较重要的条文,评注侧重于阐述通说定理; 稍微重要的条文,评注仅揭示条文的基本功能与含义。
本书对民法总论相关知识、原理进行体系化阐述。全书分为六编。编 民法导论 ,具体包括民法概念论(作为私法的民法、民法的若干核心概念)、民法体系论(外部体系、内部体系)、民法方法论(民法的法源、解释、续造、案例处理方法)。第二编以下为本论,以私权为逻辑主线阐述民法一般原理。第二编 权利主体 ,具体阐述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第三编 权利客体 ,具体阐述了民法上的物和其他权利客体,如给付、智力成果等。第四编 权利变动 ,具体阐述了权利变动的样态、权利变动的原因(法律事实)、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的一般原理(法律行为的概念、分类、意思表示的构成、意思表示的发出与到达、意思表示的解释、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意思表示不自由)、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法律行为的效力障碍(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法律行
《民法总则》是研习民法者的入门参考书,以私权利贯穿始终,开篇就转载了德国法学家耶林的名著《法律的斗争》,为全书定下了基调:即民法是保障私权利的基本法。接着从权利主体(自然人及法人)、权利客体(物)、权利变动(尤其是法律行为,既属重要,全书亦主要围绕之详加论述)及权利的行使等角度进行论述,力图把民法的权利本位、私法的价值理念与原理原则全方位地展现给读者。《民法总则》的另一特色是用实例引导读者发掘问题、思考问题,并带着问题去探求私法上的解决途径。
《私权的分析与建构:民法的分析法学基础 》为中国民法领域一次系统性地用分析法学对私权的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和构建的重要理论尝试,具有开拓性理论奠基意义。该书初稿完成时,即获得了学界高度关注和认可,王泽鉴老师这样评价该书: 这是一件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对中国民法学的发展,将有重要贡献。 经过作者二十年的再思考和打磨,此次出版书稿增加了很多新的篇幅,如中国民法典的编撰、霍菲尔德与法律人工智能等契合当代民法发展进程的新内容,由原来初稿的二十多万字扩展到现在的四十多万字。该书由法学泰斗江平先生作序并鼎力推荐。总之,该书是一本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集作者二十年研究精华于一册的上等佳作,在民法典即将出台之际重磅推出,必将再次引起民法学界的广泛关注,有很强的基础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参考意义。
本书以民法解释适用方法为主旨,用简洁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裁判方法与逻辑、如何处理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法律解释方法、法律漏洞补充方法、不确定概念的价值补充、利益衡量等方面内容,以实际的判决或解释为例演示各种方法的运用,裁判的技艺跃然纸上。 此外,本书四个附录还分别讲授了如何理解法律概念、请求权基础与抗辩、法庭的审查权、法律思维与学习方法,以满足阅读者学习或适用法律之需。 第4版: 更新民法典及司法解释相关内容,或以注释说明新法变迁; 重构部分内容体例,新增 关于诉 事实认定方法 法律适用 法庭的审查权 等内容; 装帧设计雅致,更添艺术感与质感
自文明时代以来,人类秩序,既因国家正式法而成,亦藉民间非正式法而就。然法律学术所关注者每每为国家正式法。此种传统,在近代大学法学教育产生以还即为定制。被谓之人类近代高等教育始创专业之法律学,实乃国家法的法理。究其因,盖在该专业训练之宗旨,在培养所谓贯彻国家法意之工匠 法律家。 作为国家法覆盖不能的必要支持:习惯作为法源在此的意义重大。民间法就是以中国广大地区间千差万别的习俗风俗习惯为主要研究对象,为国家法统一意志与覆盖不能之间的空白提供统一支持和适法性解释。在当前我国综合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上是必要而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方向,为法学理论研究拓展出更宽广的天地,并因其极具实践指导意义,又可为地方司法人员司法实务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知识学习的有用读本。 自文
人民调解作为"枫桥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成为人民调解研究中的热点。学界和实务界对此不断整理研究,从关注实践问题到关注实践基础上的价值问题,逐渐形成一些具有学理和实践价值的本土经验研究成果。本书通过回顾2008-2017年相关研究成果,从人民调解的制度建构和人民调解的理论视野两个方面出发,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加以评析,进而思考如何不断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学界开展人民调解的"枫桥经验"专题研究提供学术参考。
本书是 中国民法典评注 条文选注系列的第3册,收录评注作品12篇,分布于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侵权责任编,内容包括:第157条法律行为无效之法律后果,第410条抵押权的实现,第420条额抵押权的一般规则,第538条撤销债务人无偿行为,第590条合同因不可抗力而免责,第679条自然人借款合同的成立,第701条保证人抗辩援引规则,第807条建工价款的优先受偿权,第1022条第2款有期限肖像许可使用合同的法定解除权,第1060条日常家事代理,第1067条第1款子女对父母的抚养费给付请求权,第1184条侵害财产造成财产损失的计算。 中国民法典评注 (蓝色版)始于2016年,是由朱庆育、高圣平担任总编,以德国大型民法典评注为参照,汇集了中国民法学界七十位知名学者以及资深实务界人士共同参与和撰写,对中国民法典进行体系化、规范化
中国民法典评注 (蓝色版)始于2016年,是由朱庆育、高圣平担任总编,以德国大型民法典评注为参照,汇集了中国民法学界数十位知名学者以及资深实务界人士共同参与和撰写,对中国民法典进行体系化、规范化评注的一项长期而宏大的学术工程。 中国民法典评注 (蓝色版)的撰写规划,将《民法典》全部1260个条文依规范意义脉络划分为90个规范群,作为写作单元。写作进程与发表出版分为四个阶段:阶段,对规范群中的核心条文撰写评注,经评注工作坊集体讨论修改后,先行发表于法学期刊;第二阶段,对发表后的条文评注,结集出版《中国民法典评注 条文选注》,以 册 计序;第三阶段,对完成的规范群评注,符合单独出版条件的,以《中国民法典评注 规范集注》之名出版,以 辑 计序;评注撰写的终成果呈现于第四阶段,届时,所有条文评注回归法
《民法典条文对照与重点解读》的姊妹篇。在类案指导不断被强化的背景下,本书凭借独特的体系框架、可视化的思维导图、便捷的查询方法、专业的法条释义、权威的案例参考等特色,助力大家快速走向《民法典》学习的进阶之路,帮助大家用较少的时间与精力,获得更多的《民法典》 干货 知识。 词条归类体系化强 对《民法典》条文进行了全面梳理,通过264个词条将《民法典》1260个条文全部收录并分类总结,让读者可以更全面、快速地了解《民法典》的结构与内容体系。 内容翔实解读细致 以264个词条为基础,展现了264个体系化的知识脉络。每个词条下精心设计了思维导图、概念、法典条款、实务要点、权威参考案例五大板块,旨在关联《民法典》相关法条,并提供内容精炼而不失全面、翔实而不繁杂的解读。 双重检索方便查阅 按照词
中国民法典评注 (蓝色版)始于2016年,是由朱庆育、高圣平担任总编,以德国大型民法典评注为参照,汇集了中国民法学界 70 位知名学者以及资深实务界人士共同参与和撰写,对中国民法典进行体系化、规范化评注的一项长期而宏大的学术工程。 中国民法典评注 (蓝色版)的撰写规划,将《民法典》全部1260个条文依规范意义脉络划分为90个规范群,作为写作单元。写作进程与发表出版分为四个阶段:阶段,对规范群中的核心条文撰写评注,经评注工作坊集体讨论修改后,先行发表于法学期刊;第二阶段,对发表后的条文评注,结集出版《中国民法典评注 条文选注》,以 册 计序;第三阶段,对完成的规范群评注,符合单独出版条件的,以《中国民法典评注 规范集注》之名出版,以 辑 计序;评注撰写的终成果呈现于第四阶段,届时,所有条文评注回归法典
本书采用理论与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著作权法的思维模式、接触要件的基本内涵及认定规则、实质性相似的判断标准、著作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关系、涉外著作权纠纷的解决途径等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与阐述。 作者在分析现行著作权法的体系观的基础上,指出立足于静态思维的权利范式的理论缺陷;进而遵循动态思维的逻辑,尝试从学理层面对著作权侵权判断理论进行体系构建,并阐释范式转换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意义。
本书为 互联网司法治理典型案例丛书 中的民事卷,选取了北京互联网法院成立五年来审理的涉网民事典型案例23件。全书共分为四编,分别为利用信息网络侵害名誉权、利用信息网络侵害肖像权、利用信息网络侵害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及其他网络侵权,每个案例分又为典型意义、案情介绍、裁判内容、裁判结果、法官解读几大板块。本书所选案例具有典型性,内容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性,有很强的可参考性。
本书从理论、原则和案例三个方面探讨数字网络时代版权权利限制与例外制度的建构,在借鉴国外立法、司法及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建议数字网络环境下权利限制与例外制度应通过立法明确规定以下内容:一是兼顾灵活性和确定性的原则性规定;二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例外规定;三是以文化创新为目的的例外规定。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例外规定包括缩略图和网页快照等信息检索类目的转换性使用规则;大规模数字化和数字图书馆的构建;为视力障碍者获取作品提供便利。以文化创新为目的的例外规定包括再创作文化与用户原创内容;内容转换性使用规则;重混创作版权制度;网络迷因版权法律问题;附带性使用。本书同时分析探讨人工智能和算法技术下版权权利限制与例外制度的构建,以及对两类特别问题的应对,一是应在权利限制与例外中对规避技术措施的例
本书为《民法典判解研究与适用丛书》的继承编分册,以《民法典》继承编为主线,结合民法典继承编司法解释,以司法实践和现实生活中的44个典型案例为依托(包含《民法典》施行后的新案例),首先总结提炼相关问题,其次围绕问题进行理论阐述,厘清法律关系、解决疑难问题,后结合各方理论对案例进行评析,为审判实践和现实生活服务。 《民法典判解研究与适用丛书》以民法典为主线,以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等单个编章为载体,分为8个分册。丛书采用判解研究方法,博百家理论之精华,集司法实践之经验,以案释法,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抽象的民法理论。
车联网数据作为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已然成为智能交通建设的关键性要素乃至战略性资源。为持续加大车联网数据的制度供给,规范车联网产业发展,加速交通强国战略、汽车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等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的切实落地,车联网数据的法律治理理应在数据治理体系中获得独立的地位。 本书系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重要指导精神在汽车领域的具体理论探究。通过车联网数据的全方位治理研究,为车联网全产业链提供制度建设依据,推动车联网数据治理领域的立法进程,并为车联网数据治理专门立法提供立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