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是期货市场面临的最大威胁。《期货市场操纵法律规制论》在内容上跨越《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和《期货和衍生品法》两个时代的反操纵法律变迁,是国内第一部从法学角度研究期货市场操纵问题的专著。《期货市场操纵法律规制论》通过对理论基础、法律适用和监管体制等三个层次的剖析,希望能够深化学术界对期货市场反操纵问题的认识,为我国相关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提供一些有益经验,进而促进期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尤其是期货市场操纵二元规制理论的提出,不仅为我国相关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期货市场反操纵立法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方向。
《国际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法规选编》精心收集、整理了20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法规以及若干国际金融组织的政策和制度,并组织相关同志进行了编译。在法规的国别和地区筛选过程中,银监会几乎兼顾了世界上所有拥有国别和地区的地理区域,并且充分考虑这些国别和地区是否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领域具有借鉴性或典型性,主要涉及经合组织、世界银行和欧盟三个国际组织,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和中国香港六个国家和地区,欧洲的英国、爱尔兰、俄罗斯、捷克和塞尔维亚五个国家,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和多米尼加共和国三个国家,非洲的南非和乌干达,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这些国家在立法层级上并不完全一致,有些以法案形式呈现,有些以指引形式呈现,还有些则是行为准则,但都指向一个共
本书的研究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的规则体系为依托,同时引入《商事合同通则》、《欧洲合同法通则》、《欧洲法通则:买卖篇》和代表性国家国内法上的对应性规则,系统阐述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中的损害赔偿制度,并引用大量实证案例帮助分析。
国际投资行为与国际环境保护间的矛盾冲突和其解决方案日益为国际法领域所关注,而国际投资环境保护之国家责任问题是中国崛起于世界之林道路上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在国际投资中实现绿色发展,应当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国际合作原则,充分发挥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的积极作用,探讨投资国在国际投资活动中环境污染方面的预防义务和发生环境损害情况下的赔偿责任形式、分担机制与免责问题,完善中国投资保护协定之环境条款、海外投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和中国境外投资与绿色金融法律制度。同时,应关注私人投资者各类国际投资行为国家归责的要素分析,明确核电、航天、石油等特定行业中国际投资环境之国家责任问题,完善特定领域境外投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本书既强调理论学习,又注重实际运用,书中还附有案例和阅读材料。本书内容包括:国际法和比较法概述、国家责任和环境法、争议解决、跨国企业、外国投资、货币与银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劳工保护、知识产权、国际货物买卖法、运输、融资12个部分。与前一版相比,具有以下新特点:增加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版的内容(第11章),增加了《蒙特利尔公约》的有关内容(第11章),更新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公约缔约国的主要信息,更新了欧盟等国际组织成员数量等信息。
《国际贸易法》主要包括国际商事交易、国际贸易管理和争端解决制度三部分内容,既适合将国际贸易法理解为涵盖私法和公法的广义国际贸易法使用,也适合将国际贸易法理解为私法或公法的狭义国际贸易法使用,可以满足不同课时、不同专题安排的需要。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全面、新颖、结构合理、篇幅适中。整个内容既涵盖了国际贸易法的主要知识点,又代表了截至修订时的*发展。合理的编排结构有助于全面理解这一领域的整个内容,合适的篇幅既浓缩精要又适当展开,不显烦琐。 在商事交易方面,突出体现交易内容和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包括合同、买卖、运输保险、支付和贸易融资;在贸易管理方面,则以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中国“入世”承诺为核心,包括货物贸易管理、服务贸易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在争端解决部分,对应性地提供
本书阐述了债的发生、债的类型、债的效力、债的担保、债的移转、债的消灭等债法总论的主要问题,并就合同之债和法定之债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致力于深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致力于深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索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性和原创性理论、围绕国家现代化发展展开学术研讨,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深入研究国家现代化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
《中国涉外商事审判研究(第三辑)》是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丛书之一,是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涉外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的成果集成。全国专家学者和法官对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中的法律问题深入思考钻研,作为研究当前涉外商事审判理论和实务前沿问题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共分十章,针对当前国际贸易救济面临的热点问题、新问题,就贸易救济规则的谈判和贸易事端的解决,以及我国的因应之策等,《国际贸易救济法律问题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产业界、对外贸易界以及法学界、政府工作人员等,颇有参考价值。
无单放货是目前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一种不规范操作方式,并且相应的产生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鹿特丹规则》设计了一套合法实施无单放货的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无单放货的法律规制研究》塔利莉作者通过研究认为,无单放货是把双刃剑,法律规制无单放货不应搞一刀切,仍应坚持凭单放货的基本原则,对于既能提高交易效率又能保障交易安全的无单放货行为应予以肯定。
本书论述了传统的地缘政治理论在 一带一路 战略下面临的挑战,考察地缘政治与中国海外投资对立统一关系,反思与重塑地缘政治视阈下中国海外投资法律保护理论。寻求中国海外投资规避地缘政治风险的理论路径。探讨扩大中国在双边和多边投资谈判中的话语权,全面渗透中国在敏感地缘政治地区的国际影响力的战略与方法;进一步推动多层次的区域一体化和 一带一路 战略,以及积极推动多边投资规则的制订,实现 全超越地缘政治 的投资战略,确保中国投资者跨越地缘政治的壁垒。 本书可供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法律保护研究和管理人员阅读使用。
本论丛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法学院、国际贸易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国际贸易法专业学术论作的丛辑。它面向全国,收录了国内知名学者、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国际贸易法方面的理论与实务性著述,研究范围覆盖国际贸易法的各个领域。
美韩自由贸易协定》是美国与亚洲主要国家签订的*个自由贸易协定,也是继1993年与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美国签署的第二大自由贸易协定;对韩国而言,该协定是继《欧韩自由贸易协定》后签署的第二大自由贸易协定。《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签署和生效过程十分曲折。2012年3月《美韩自由贸易协定》才正式生效。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期。为加快转变的进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翻译出版希望能为国家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商学院文库:国际商法新论(第4版)》共分十章分别是:商事组织法、合同法、买卖法、代理法、票据法、海商法、保险法、破产法、反倾销法、国际商事仲裁。目前流行的国际商法教科书,有国外引进的以WTO规则为核心展开的模式,国内以传统货物贸易为主,延伸到国际支付、海洋运输以及海上保险的体例,和以介绍各国商法与国际贸易法为主要内容的体例同时并存。
本书为第八届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年会论文集,收录的论文涉及欧盟投资政策及中欧投资法律问题、欧盟市场法律问题及中欧贸易法律问题、欧洲一体化新发展与欧盟私法问题及欧盟法与国际法律制度问题。
作者从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入手,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一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着重研究了自2007年以来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与演进、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金融安全状况以及中国金融安全法律保障制度状况,重点阐述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的金融法治建设情况;结合国际、国内应对金融危机已有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进一步应对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适应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中国金融安全的政策法律及监管建议。
本论丛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法学院、国际贸易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国际贸易法学专业学术论作的丛辑。它面向全国,收录了国内知名学者、优秀博士研究生在国际贸易法方面的理论与实务性著述,研究范围覆盖国际贸易法的各个领域。
国际商法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合同法、货物买卖法、产品责任法、代理法、商事组织法、票据法、运输法、保险法、知识产权保护法以及商事仲裁法等。本书对国际商法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作了基本的论述,以便学生了解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法律规定,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国际商法打好基础。 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和贸易处于急剧和深刻变化的新时代。 经济基础的巨大发展变化导致上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变化,新问题持续不断地涌现,为与之相适应,有关国际商法的国内外立法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国际商法处于重要的调适期:完善其不相适应的法律规范, 更新其不合时宜的相关条款, 使其必然带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印记。本次修订对各章原有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充实,主要是对 法律窗口 的内容作了全面的梳理和增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