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的管理目标和管理依据虽然各有侧重,但是其主要的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却是高度重叠的,管理的成效也是殊途同归。本书的目的,是结合相关的规则要求、实际案例,以及实际工作经验,为法律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的实施和实务操作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任何一个主体都无时无刻不处于某种具体的规则环境之中,当其行为与规则要求不符,便存在基于规则而承担某种不利后果的可能性。由于本书两个领域的风险、管理都是基于规则,因此完全可以合称为规则风险或规则风险管理。 规则风险管理涉及对相关规则的识别、解读以及对风险主体各类行为性质、方式的甄别、归纳,从而以主体、环境、行为三个维度去评价风险,并通过一定的方法衡量出轻重缓急、再结合资源、目标等为需要优先处理的风险设计解决方案。而这些活动
本书作为中国行为法学会立项作品,以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能导向为基础,贯彻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的原则,深度研究法律适用的争议焦点,以此确立科学的裁判规则。本书选取了刑事司法实践中常见、多发、法律适用分歧较大的问题,如未成年被告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未成年被告人转化型抢劫犯罪的判定、社会调查报告的运用、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禁止令制度的具体适用、未成年被告人犯罪证据采信及事实认定等,依托大数据平台,从类案中研究、分析、提炼出相关规则,并进行司法案例样本对比和司法案例类案甄别,着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期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治理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引。
为什么我们需要法律?哪些权利受法律保护?法医证据何时首次出现在法庭上?从《汉谟拉比法典》开始,到具有历史突破性的英国《大宪章》和《废除奴隶贸易法案》,再到21世纪数字时代的《开放互联网法令》等,本书探讨了历史上的关键法律问题,讲述了法律历史背后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本书使用平实的语言,突破了既有法学专业术语的晦涩,对全球法律历史的发展做出了精妙的解释,并配有精美的手绘插图,是一本适合所有人阅读的科普图书。
本书立足于公司诉讼实务,以人民法院审理公司案件的案由分类作为编排体例,共涉及29个相关案由,按照适用指引、规范依据、相关问题的结构展开,就相关案由下诉讼的基本结构、主要类型、程序要点、实务问题等进行介绍阐释,特别体现了新《公司法》规定实施后公司诉讼的一系列变化,力求为市场主体、法律从业者等各类读者提供一本既直观易懂,又有理论深度和实务指引价值的案头书和工具书。 本书共十章:公司诉讼概述、公司设立相关诉讼、公司出资相关诉讼、股东资格及权益保护相关诉讼、股权转让相关诉讼、公司决议相关诉讼、公司权益保护相关诉讼、债权人利益保护相关诉讼、公司变更相关诉讼、公司结算与清算相关诉讼。
督法实施以来,各地人大常委会积极贯彻落实监督法,积极稳妥地推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制约备案审查工作开展的矛盾和问题。各地普遍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界定备案审查的规范性文件的范围。对地方人大常委会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来说,这一问题带有根本性,直接涉及人大进行备案审查的对象范围
刑事案件的处理,包括事实认定、定罪、量刑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每一环节都是一个子系统,内部包括了大量的子环节。辩护律师就需要围绕这三个环节,分步骤地确定辩护思路,找准突破口和发力点,并恰当地表达。法官在每一个环节关注的重点问题是什么,控方存在哪些薄弱点,辩方针对各种具体案情如何确定辩护方法,正是本书试图探讨的问题。
全书60余万字,分为三编。编着重从理论方面阐述了国家公诉人出庭公诉工作的目的任务、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后两编立足实战,分别对出庭工作中近300个常见程序和实体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全书突出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在对每一个问题进行阐述时,不仅提出了如何应对的建议,更重要的是结合有关法学理论和法律规定进一步分析了应对建议的理由,并分类列举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