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性:旁征博引大量现行法律规定,所引资料全面细致,做到字字有出处, 便于查找使用。 全面性:涵盖了外商在华投资法律制度的各个方面。 针对性:突出了外商投资法律制度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值得探讨的法律规定、实践中的灰色区域及变通做法。 中英文对照:便于中外管理人员、律师、法律顾问、理论工作者和学生参考。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外商在华投资将大幅增加,以此为契机而出版的该书,将会给有关人士带来全面的法律咨询服务。
中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从一个农业国家向现代工业国家的转变必然伴随着从传统的“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变。这种转变首先表现在法律制度上,并由此带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这个变化,本书突出这样两点考虑:,中国法律制度本身和80年代以来的改革。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具有工具价值,它可以是投资者、旅游者的指南。第二,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中国的法律制度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加深读者对于中国法律制度的了解,在系统地介绍中国的宪法与国家制度、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涉外法律制度极其改革之前,择要阐述中国法律的历史与文化渊源,中国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80年
(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自1999年7月1日起实施)。
为了让更多对法律英文有需要的人士有一套使用方便的工具书,我们编辑整理了本套“中国法律法规中英对照系列”丛书。本丛书共分七册出版,分别为《中国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中国民事法律法规》、《中国行政与劳动法律法规》、《中国公司企业法律法规》、《中国金融财会法律法规》、《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法律法规》和《中国建筑与房地产法律法规》,基本涵盖了刑事、民事、行政、劳动、经济、金融、商贸领域的大部分法律及行政法规。 本丛书采用方便读者使用阅读的中英文逐条当页对照的排版方式进行编辑,同时,以低定价为所有对法律英文有需求的读者提供了一套极佳的案头工具书。
近些年来,我国的立法进程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英文译本翻译出版工作却一直没有做到紧随其后。法律法规的英文翻译出版工作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而法律的英文译本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法律的重要路径之一,是增强中国法律透明度、让想在中国进行投资的外资企业更好地了解中国法律环境的*保证.也是法学专业学生学习法律英语的好范本和涉外律师办理涉外业务的工具。 目前,市场上可用的法律英文译本图书不是比较分散,就是比较昂贵的精装本。为了让更多对法律英文有需要的人士有一套使用方便的工具书,我们编辑整理了本套“中国法律法规中英对照系列”丛书。本丛书共分七册出版,分别为《中国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中国民事法律法规》、《中国行政与劳动法律法规》、《中国公司企业法律
重要的国际公约、国际组织或会议通过的宣言和决议等是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国际法,必须直接接触国际法文件,才能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了解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国际法资料选编》收录了当前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条约、惯例和文件,对于学习和研究国际法的读者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社会保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基于世界各国不同的经济和人文环境背景,其社会保障模式选择和结构设计是不同的。本书没有严格限定“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的定义用法,而是由中外教授和专家根据本国的情况和个人的研究范围自行界定。本书包括社会保障立法的基本理论(编)、基本内容(第二编)、新概念(第三编)和人才预测与教学研究(第四篇)。每章著者在章尾署名。中国学者的论文已经全文翻译或缩译成英文,欧洲学者的论文全部翻译成中文。因此,本书还有辅助学习专业外语的作用。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美出口迅速增加。但是这一发展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一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简称“ITC”或“委员会”)对中国公司提起的专利侵权调查(通常也称为“ITC专利诉讼”或“ITC诉讼”)不断增多。 当代中国公司遭遇ITC诉讼时,许多公司根本不予理会,而是仅仅通过缺席的方式消极地来回应或躲避诉讼。结果,ITC很快就针对这些缺席公司签发了排除命令,禁止它们的产品进口到美国。提出ITC诉讼的竞争者,取得了诉讼的全面胜利。而这些中国公司在投资和商誉方面却遭受了巨大损失。在某些案件中, 中国公司被彻底挤出了其从事的行业。 其他的竞争者很快就意识到许多中国公司不愿在美国法庭为自身合法利益进行辩护。这很自然地导致越来越多专门针对“好欺负”的中国公司的ITC诉讼。时至今日,大家都知道缺席根本不是一个可行的策
本书囊括了在国际上影响重大的近六十部国际条约,惯例、协定,展示了国际经济关系的精髓,体现了当今国际经济法领域研究的方向,集资料性,实用性于一体,结构合理,中英文对照的开式方便查找和引用,更有益于读者对条约、惯例的理解,是国际经济法专业师生,研究人员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重要的参考书籍。 本书分上、下两册。本册主要收录了有关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等方面的国际条约、惯例。
实务性:旁征博引大量现行法律规定,所引资料全面细致,做到字字有出处, 便于查找使用。 全面性:涵盖了外商在华投资法律制度的各个方面。 针对性:突出了外商投资法律制度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值得探讨的法律规定、实践中的灰色区域及变通做法。 中英文对照:便于中外管理人员、律师、法律顾问、理论工作者和学生参考。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外商在华投资将大幅增加,以此为契机而出版的该书,将会给有关人士带来全面的法律咨询服务。
本书共收入28篇理论文章;为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让西方国家对中国刑事法治和刑法学发避孕药进步状况、前景与理念有正确的了解,中心还特别组织人员进行全文翻译,使该文集能够以中英文对照本的形式面世。
(第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会员第九次通过1994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公布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5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公布,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国际私法资料选编》,精选在国际上影响重大的30多部国际私法条约,惯例,文件,展示了各国国际私法重要立法例,并体现了当今国际私法研究的前沿。 中英文对照的体例,使读者直接接触原汁原味的国际私法,在中英文交互对照中掌握国际私法中的知识点。 本部选编集学术性、针对性和导向性于一体,结构合理,覆盖面广,是该领域研究工作的法律工具书。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作了颇有意义的修改。一些修改指出了中国刑事审判的改革方向。这些修改表明,要在庭审中更多地运用证人出庭作证的方式。这要求中国的法律职业者,无论是检察官还是辩护律师,在法庭审判过程中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总之,这些修改代表了向确立更加具有抗辩性法庭审判的方式的方向。 做出这些修改以后,新的规定和其实施之间还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因为某些修改的条款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界定;同时,也由于中国的法官和律师欠缺参与抗辩式庭审的经验。 这本教材旨在帮助中国法官、检察官和辩护律师学会如何缩小新法规定与实施之间的差距,主要解决如何使中国刑事庭审更富抗辩性。本教材集中关注那些有助于营造出更富抗辩式审判环境的问题,营造这种环境将有
(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会员第二十八次会议通199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1号公布告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税收是中国财政收入主要的来源,也是中国政府用以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与每个企业、每个公民的利益密切相关。经过1994年税制改革和几年来的逐步完善,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税收制度,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税收、特别是涉外税收,必将引起中外各方面的格外关注。 为了帮助中外各界人士快捷、方便、概要地了解中国现行涉外税收的基本情况,我们撰写了这本中英文对照的《中国涉外税收指南》。 本书以中国现行税收法规和有关权威性资料为依据,以问答的形式和简洁的语言概要地介绍了中国现行的涉外税收制度,包括各有关税种的纳税人、税目、税率、计税方法、减免税规定、纳税期限、纳税地点、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1994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公布自1994年7月1日起施行)。
本书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奥林匹克标准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