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结合侵权法的基本理论,从条文要旨、理解与适用、疑点与难点和相关规定四个方面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解释(一)》进行了逐条、深度的解析。本书是广大律师、法官和法律实务工作者了解该司法解释,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必*参考用书。 【条文要旨】精准提炼条旨,快速定位内容 【理解与适用】阐释法条涵义,指明适用要点 【疑点与难点】聚焦前沿问题,指引解决思路 【相关规定】列举相关规定,拓展适用规范
系统总结审判经验,指导审判统一裁判标准。融合《公司法时间效力若干规定》及修订《公司法》司法解释相关精神,从司法实务角度全面阐述《公司法》全文,行文力求 能简则简、当详则详 ,简明、准确、全面诠释条文精神及其适用。 权威定位。新《公司法》实施至今已有一段时间,为正确实施《公司法》,最高人民法院系统总结审判经验撰写本书,从审判实务角度阐述审判机关对于公司法条文的理解,以期指导审判实践,统一裁判尺度。 作者队伍。组建了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理解与适用》编辑委员会,主任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担任,写作团队包括优选法民二庭领导高晓力、周伦军、麻锦亮、卢成军以及全庭法官及法官助理。 内容全面。除了《公司法》条文本身,实际上,其理解与适用还包含了正在修订的《
《刑法条文释例》是一部系统注释刑法的实用性工具书。该书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二)》近期新修订,以精准性、便捷性、实用性、全面性为原则,主要包括立法变迁·法律法规、理论要点·立法注释、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实务疑难·检答网集萃等五个方面。
本书以《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的条文为基础,把建设工程领域的实务问题融入进去,同时介绍了各地法院的司法判例实践以及主要观点,每一讲下设 法条原文 思维导图 条文释义 实务难点 操作要点 实务案例裁判要旨 相关规定指引 七个板块。 本书兼具专业性与实务性的特点,条文释义与实务难点部分从专业深度探究相关法律问题,思维导图与操作要点部分通俗易懂,既对学理研究有借鉴价值,又是建设工程行业相关从业人员的实务操作指南。
《人民法院关于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015年5月1日实施以来,我国案件受理制度由立案审查制变为立案登记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法院切实做到了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但新制度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新问题,司法工作人员对案件受理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争议迫切需要问题解决上的工作指导。 人民法院立案庭组织参与司法解释起草、立案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法官编写了本书,对立案登记制实施一年来各地法院反映突出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在对立案登记司法解释进行逐条阐释的过程中,对这些立案难点问题如何破解重点予以详解,对立案工作进行具体指导。本书还详列了房屋买卖纠纷诉状、房屋租赁纠纷诉状、离婚诉状等14种起诉文书样式,方便司法工作者及广大人民群众诉讼使用。
暂无内容简介。。。。。。
注:书籍颜色、尺寸、重量以收到实物为准。(本店提供图片仅供参考)
作 者: 江必新 著 定 价: 98 出 版 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年07月01日 装 帧: 平装 ISBN: 9787510932243 ● 无 本书由江必新主编,撰稿人主要为各级法院行政法领域的专家型法官及学者,观点、解读精炼、精准定位行政处罚法重点条文,详细解析审判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既具有理论深度,又紧密结合实践。
本书以《施工合同司法解释(二)》条文内容为规范性线索,在逐条对核心条款进行专业解读的基础上,归纳出*人民法院形成的全部司法观点和裁判规则。本书的特点在于其索引司法观点的权威性与裁判规则的客观性。就权威性而言,本书摒弃了各地高院及下级法院各类指导意见的相关内容,仅遴选*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等渠道公开发布的司法政策文件,以及全国人大法工委关于法律适用的部分观点,共计88个。就客观性而言,本书跨越《施工合同司法解释(一)》施行以来14年时间(截至2018年12月31日),运用大数据手段,穷尽威科先行、裁判文书网、北大法宝、无讼案例等各种检索工具,辅以*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案例、公报案例,在1695个生效裁判文书的基础上,提炼出有价值的裁判观点274个。力求在法官与当事人之间,呈现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践中居于突出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为人民法院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类型和数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给审判实践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现有规范已不能适应当前审判实践的迫切需要。为此,人民法院历时数年,在总结我国长期以来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立法和判例学说的基础上,起草了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司法解释,并于2003年12月4日由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99次会议通过,2003年12月29日公布了《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该司法解释主要涉及
注:书籍颜色、尺寸、重量以收到实物为准。(本店提供图片仅供参考)
◆(一)全面 收录“高法公报”公布的全部“法释”司法解释,这些司法解释具有法律的效力,可以在裁判文书中直接援引,作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同理,对“高检公报”公布的“高检发释字司法解释,也全部进行了收录。除此之外,没有采用”法释”、“高检发释字”文号的其他重要司法解释、重要司法文件,也都全面涵盖。 ◆(二)权威 经过多次审读、校对,全力确保收录的司法解释文本与公报一致,便于读者放心采用。 ◆(三)方便 对所有司法解释均按司法实践中的常见类别予以编排,以便读者有针对性地查询。同时附录中将司法解释按年代和文号顺序排列,可便于读者根据司法解释文号直接查询。
本书全面收录1997年1月至2010年7月“法释”和“高检发释字”类文件,这些司法解释能够在法院的裁判文书中作为裁判依据予以直接引用,而两高颁布的其他文件不具有此效力。同时,司法政策中的“会议纪要”,在实践应用中往往具有并不弱于司法解释的实际效力,也予以全面收录。除此之外的重要司法文件,也都予以精心收录 本书共收录文件520件。 本书分类不仅方便读者使用,而且依据法律的*变动而对分类做了适时的调整,不但增加了知识产权篇和商事篇,并依据物权法和侵权责任法而特设了物权和侵权损害赔偿章节。 本书查找功能强大,总目录采用双层页码检索功能,正文添加有关司法解释条文效力、删改惰况及关联解释的注释,书末附有司法解释一览表和废止文件一览表 尤其已废止的人民法院的司法文件索引,将所有已经废止的文件加以有效的分类与总
根据《*人民法院关于裁判文书引用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定》,民事、刑事、行政裁判文书都应当引用法律、法律解释、司法解释,其中民事和行政裁判文书的引用还有更广的范围。《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解释全集(含司法文件)》即收录了 高法公报 公布的、全部现行有效的 法释 司法解释。这些司法解释可以在裁判文书中直接援引,作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同理,对 高检公报 公布的 高检发释字 司法解释,本书也全部进行了收录。除确保司法解释文本与公报一致外,还对其按司法实践中的常见类别予以编排,以便于读者有针对性地查询。
2003年4月28日,人民法院公布了 >,并于2003年6月1日走施行。该 >的制定公布是人民适应我国商品房市场的那儿发展趋势和实现人民法院公正与效率这一工作主题的一项重大举措。 该 >依据我国 >、 >、 >、 >、 >等法律的规定,对人民法院在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过程中所涉及的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效力、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过程中所涉及的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效力、商品房销售广告、一房数卖、房屋面积缩水、商品房的交付使用及风险承担、商品房质量、商品房包销、商品房担保贷款等如何适用的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其中,对于商品房买卖过程中一些出卖人严重背离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买受人利益的恶意违约、欺诈等行为。还依法明确了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适用,这将不利于制裁和不法行为,维护商品房市场的正常交易诚信体系的建立。通过在实体和程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法律渗透到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准确、适当地运用法律法规,对于公民、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维护自身权益,维护正常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法制出版社作为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直属的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机构,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标准文本的权威出版机构,一直致力于出版适合大众需求的实用法律工具书。我们集二十年法规编纂的专业经验,特推出《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公报案例精编》丛书。 本丛书集中展现了部委规章清理的*成果,分门别类列明了该领域现行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收录了发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公报》上的指导型案例。因此,本丛书具有很高的指导和应用价值。 本丛书具有以下特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经过人民法院审判委员套讨论通过,于2009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个司法解释与《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审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道,构成了房地产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体系。 在城镇,房屋租赁合同大量存在,尤其是在住房制度改革之后,政府不再提供公房租赁,城镇居民解决住房问题,要么靠自己购买商品房,要么租赁他人的住房,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因此,在城镇,有大量的工薪阶层尤其是年轻的工薪阶层的居民是靠租赁他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