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第二版)》着重探讨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作者参考了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对古代官阶的研究模式进行了系统建构,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线索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与概念。从 品位 职位 框架出发,把官阶研究对象定义为 官职的分等分类 和 官员的分等分类 ,分别讨论品秩的构成要素权责、资格、薪俸、特权、礼遇,品位结构的样式与间架,品位性官号和位阶运用规则等。进而由技术层面进入政治层面,从功能组织与身份组织的二重性出发,对中国古代官阶制的特点、品位结构变迁的重大线索和各个层面,提供了较全面的阐述。《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第二版)》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以及认识中国古代的集权官僚政治,具有独到参考价值。
《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基本问题研究》研究的内容以新时代党的建设为重点而成为高校党的建设学的前沿性课程,又因为它研究的对象是党的建设不可或缺的问题而成为党的建设学的核心课程,因此,它实际上就是党的建设学概论的雏形,是党的建设专业各门专业课程的基础和索引。本书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相关内容为遵循,按照概说与分述两个板块依次展开,连同导论和总论,共安排了16讲。选题旨在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基本问题研究”的学习,力求明确党的建设学的基本定位,明确党的建设的内涵、外延和特征,明确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理论要义和实践要求。
融合型党建,是指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融合,以“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基本思路,通过“以学促做、学做结合”的党建活动,让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水乳交融,形成凝心聚力的良好氛围、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推动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破解的是基层党建中“两张皮”的顽疾,将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带领作用,体现在把关定向、学习提高、解决难题、推动发展的具体行动中,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职能体现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实际、攻坚克难的奋发大干中。本书讲的不是讲“如何做”,而是“如何做好”、如何构建和开展融合型党建。对融合型组织生活的关键问题,掰开揉碎了讲,既有“全景图”,展示融合型党建的概念、机制、路径等,也有“路线图”,详细阐述组织生活与中心工作融合的方式方法。
本书全面回顾了1935 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的形成、演变和主要特征。本书首次出版于1992年,获 第七届中国图书奖 和 华东地区优秀政治理论图书一等奖 。2008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再版。 本次再版,增补了十余万字的内容。作者利用近年公布和挖掘的新档案,对中国革命运动与苏、美、英、日等大国在东亚地区政策之间的互动以及国共两党内外政策的互动,做了更清晰、更准确的说明。因此,本书不仅可作为党史和外交史专业师生的重要参考,亦可供党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学习和研读。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不懈奋斗中百炼成钢,锤炼锻造出优良的工作作风,最终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通过作风建设这一有力武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锻造一支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从而团结凝聚起全党、全社会、全体人民的磅礴力量,模范回答了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时代之问、历史之问?本书聚焦延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详细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延安十三年作风建设的感人历史画卷,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作风建党、作风强党、作风兴党的宝贵历史经验以及蕴含其中的深刻哲理,生动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培育和弘扬优良作风方面精彩的时代答卷。
本书详细地记述了*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包括3年困难时期在内的各种困难的历史进程,生动地描绘了*在国内和国际风云变幻中淡定自若的智慧和风采,详略得当地刻画了*为国是、民生和政局殚精竭虑的忧劳和机变,客观地交代了中央领导层在那一时期一系列的思想斗争及其由来,烘托出 文革 前夜的历史气氛确然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全书采取了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不为尊者讳,呈现出真实的历史风貌。
本书气势恢弘,视野开阔,集史料性、研究性、可读性于一体,向读者展示了胡乔木正道直行,竭忠尽智、才学超群的卓越才能和人格魅力,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决策内幕,尤其是客观真实地分析记录了胡乔木在邓小平时代经历的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引人入胜。全书分为“木卷:书生革命”、“火卷:战争年代”、“土卷:峥嵘岁月”、“金卷:妙笔春秋”和“水卷:黄河青山”五卷,共计56万字,全面客观地记叙了胡乔木革命奋斗和追求真理的人生历程,完整记录了胡乔木自1941年担任*秘书和1975年开始协助邓小平全面整顿到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共中央工作50年的台前幕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共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本书为 中国好书 《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作者二十年磨一剑之作, 四史 推荐读物。本书依据 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 的党的重要文献,每年以一件(组)珍稀文献(包括图片)为引,100年选取100个(组)重大事件,全面反映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着重讲述时代英雄和普通人物的感人故事,点面结合,串联起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历程,构成一部简明百年党史。
本书系统涵盖了国有企业党务工作的各方面,包含党的建设理论、党组织基本职责、基本制度、党务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流程等,比较全面地梳理了基层党务工作的标准化建设要求。另外,有针对性地突出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包含国有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国有企业党委基本制度、工作实务,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等内容,提供了科学的、实用性的、与时俱进的指引性规范,并围绕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热点、难点问题答疑解惑,有助于基层党组织把党建标准落实到宏观的党的建设进程中去,到微观的支部建设中去,到党员个体的身心中去,到党组织和党员个体发挥党性力量的实践中去。本书对党建工作者特别是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者有很强借鉴参考意义。
《铸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一书系统梳理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脉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其中的基本经验,深刻揭示延安时期党的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先进性、人民性、时代性和斗争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一贯性,意义重大。
书稿通过资料文献的发掘、整理和解读,以党的文化思想演变为经,以党的文化思想重大问题为维,梳理和分析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在历史语境下深入解读 无产阶级文化 、 苏维埃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 文化革命 、文化自信等一系列重大文化理念,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和运用革命文化、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厚历史遗产,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经验启示。
这是一部系统梳理并精彩呈现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成功应对各种危机与挑战的专著。中共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并落脚陕北,虽然通过 切尾巴 战斗摆脱了国民党的尾随部队,但将要面对的,是蒋介石再次纠集并亲任总司令的十几万人的 剿匪 大军;中国共产党虽然在长征途中通过遵义会议扭转了前进方向,也克服了张国焘分裂图谋,但如何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样是回避不了的重大课题 面对来自外部和内部各种危机挑战,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卓越的领导才能,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顺应时代潮流,呼应人民期待,终战胜了前进道路上一个个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延安十三年的壮阔历史,也由此展开
本书聚焦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制度,从权力、监督等基本概念入手,深入探析关于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的政治逻辑、历史沿革、运行机理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的基本路径等,全面梳理了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监督体系的实践过程和重大意义,系统总结了一百多年来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基本经验。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课题,是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研究方面的最新学术成果,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广大党员干部开展理论学习的重要参考读物。
本书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主线,将与《条例》条文密切相关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全面收录、系统梳理,详尽地列于条文之下,挂一牵十。编排上按照发文机关及内容上的内在逻辑性进行排列,条理清晰,内容准确,便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查找使用,是理解适用《条例》的工具参考书。
《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中新社聚焦建党百年主题重点打造的年度特色专栏,秉持“历史的眼光、世界的观照、新闻的呈现”,立足当下,探寻党史纵深和成长细节,求解党建知识和“青春密码”,在建党百年之际生动回应海内外关于世界大党的好奇心,尝试为读者打开一部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百科全书。本书集纳专栏稿件约120篇,短小精悍、生动可读,经过编辑后,使之更加系统完整,帮助读者在一问一答之中感受那些穿越历史烽烟,走过激流险滩,至今仍熠熠生辉的百年大党精神气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一百年》一书,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 该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党的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主线,全面回顾党的组织建设发展历程,深入总结党的组织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翔实记述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思想、重要事件、重要活动,生动展现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高尚情操和精神风貌,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组织优势和强大的组织力量。该书史料丰富、视野宏大、文风朴实、生动鲜活,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组工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读物,是学习研究党的组织建设史的基本教材。
战略思维是关于实践活动的全局性思维。《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思维》一书,系统回顾了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面对重大历史课题,正确判断战略形势、进行战略谋划、做出战略决策、实施战略指导的历史进程;提炼总结了我们党90多年来形成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该书对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深刻理解党中央做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研究和解决重大战略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史料反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 围剿 的战斗,四年反 围剿 的斗争岁月,既有许多成功的胜利的经验,又有惨痛的遭受严重挫折的教训,这是一段充满军事奇迹的岁月,彰显了红军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感情,在中国人民革命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记。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之一,发表至今170余年,依然穿越时空闪烁着思想的魅力和真理的光辉,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书。《共产党宣言》是标志马克思主义正式问世的代表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书旨在对《宣言》本文作深入、细致的解读,提炼《宣言》的主要论点,对其中涉及的重要概念、史实、人物等加以说明,对《宣言》思想的理论内涵、历史渊源及影响等进行分析。本书适合于广大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和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风雨荣光: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辛》由苗键主编,收录各高校、党政机关的专家学者、博士的文章。《风雨荣光: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辛》从百年党的历史中精选出突出反映党的奋斗艰苦卓绝的重大而典型的34件党史史事,聚焦其艰苦卓绝的特征特色,进行叙述和描述。其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部分为重点。党史史事选取力求极具典型性,逻辑层次适中,以点带面地反映百年党史艰苦卓绝特征的整体面貌。比如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红军长征、 一五 计划的制定。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代会”。历次党代会,都研究了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在党的发展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三大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七大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八大确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历次党代会,更是在党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本书依据大量文献资料,全方位梳理了党的一大至二十大的历史,撷取其中的“第一”,并作生动阐释,以期达到既严谨严肃、有一定理论高度,又生动活泼、富有故事性可读性。全书图文并茂,充满了感情,呈现了细节。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明晰党从小到大、从秘密到公开,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历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以
这是目前部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作为红色主线,通过精选我党各个时期、各个节点上的经典文物,讲述文物承载的历史故事及其蕴含的价值意义,呈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的党史纪实读物。一件件文物化身为一个个历史片段,串联起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上下求索的伟大征程
《伟大建党精神:孕育与形成》由前言、三编正文、附录以及参考文献和后记组成,约30万字,是基于地方早期组织建党活动与伟大建党精神形成过程的研究成果。介绍和讲述了上海、北京、湖北、湖南、广东、山东以及旅法、旅日各处饱含着精神力量的、生动具体的建党实践活动,着重阐述了各地建党先驱们所做的工作和参与的活动,以及实践活动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对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重要意义。此书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更有助于读者学习弘扬建党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伟大建党精神:弘扬与发展》由前言、导论、三编正文、附录和后记组成,约26万字,是基于弘扬建建党精神与精神谱系构建的研究成果。介绍和讲述了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锻造形成的精神谱系,本书首重介绍了基于习近平讲话中阐释的12种精神之研究,包
全书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新时期新时代上下两篇,38万字,依据历史演进的阶段展开,完整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的历史图景,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经验教训,拓展和深化了已有研究,并具有填补系统性研究空白的意义。书稿突破了单纯梳理传统文化观研究思路,把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结合起来,呈现其中的联系和区别;把阶段性和长期性结合起来,呈现其中的连续和变化,从而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共产党赓续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