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辑录了毛泽东 1936、1939、1965和1970年同斯诺的4次谈话以及毛泽东同海伦·斯诺、詹姆斯·贝特兰、斯坦因、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人的多次谈话和有关谈话的背景资料。以上谈话均为毛泽东口述,1936年谈话还经他本人审阅过。这些谈话讲述了毛泽东自己的革命经历,对当时的许多重大政治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并作了科学的预见,十分难得,极为重要,公开发表后引起轰动,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仍然是认识、研究这位伟大巨人的重要依据。
1800年以来,英国作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兴起之后,许多主要大国 特别是非西方传统大国 普遍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危机,而后又普遍地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政治重生或国家再造的过程。本书试图解释这些国家在工业革命与现代化的冲击之下所经历的政治经济变迁,理解这些变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及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本书用五章内容,阐述了英国兴起之后大国发展可能面临的五个阶段,即危机、困境、转型、崛起与领先,通过对具体大国案例的分析解读,构建了一个理解大国政治经济变迁的崭新理论框架,具有深刻的洞察力与很强的现实意义。 英国和西方兴起之后,为什么非西方传统大国都无一例外地陷入重大政治危机?何为传统大国的现代转型难题,大国转型究竟难在哪儿?为什么有的大国崛起导致了战争,而有的却能维系和平?中美之间会爆发剧烈冲突吗?到
《笔杆子的好帮手》一书从公文的原理和概念讲起,深入浅出地解析了领导讲话、新闻稿件、经验材料、调研报告、法定公文等文体的主要特点、基本结构、写作技巧及注意事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启发性和操作性。而且,书中还将公文写作常用的词句进行了分类整理,供广大公文写作者在谋篇布局、开拓思路、搭建框架时查阅,以节省遣词造句时间。让 笔杆子 一书在手,万事无忧。
《毛泽东武略》是军事科学院原战略部研究员胡哲峰生前最后一部专著,材料丰厚,史论结合,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精华的“原汁原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之际,本书经修订再版发行。
为帮助广大领导干部丰富历史文化知识,汲取治国理政历史经验,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我们从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中遴选80多堂经典讲座,汇编整理成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20 周年纪念版丛书 隆重出版。丛书共分6册,分别为《以史为鉴:从家国兴衰看治国之道》《诗书礼乐:传统文化与立德修身》《良法善治:建制史鉴与吏治得失》《酌水知源:文化源流与民族精神》《问道思辨:哲学经典里的思想智慧》《文明激荡: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丛书名家汇集,由楼宇烈、冯其庸、叶嘉莹、金冲及、钱乘旦、王蒙、樊锦诗、金一南等80多位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担纲主讲,生动分析解读世代治国安民的历史经验,堪称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有思想、有情怀、有深度、有温度,是80多位史学泰斗、文化名家、知
纪实名家叶永烈从事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长期占领纪实文学制高点。他着重于中国现当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追寻探访,作品几乎本本都是敏感题材,其出版都经历了或大或小的风波曲折。 《出没风波里》集结了叶永烈采访生涯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回顾中的精彩故事,既浓缩了中国现当代史,又聚集了历史见证人。它提供了一种别开生面的讲述角度,对一些曾影响中国现当代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进行了抢救式采访,对一些中国现当代历史中的拐点事件进行了关键的碎片式打捞,通过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口述还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娓娓道来的平静讲述里涌动着大浪滔天的风波。这是对历史的私人视角的补充式钩沉,对于读者了解现当代历史很有价值。
毛泽东一生撰写了数以千计的文章,仅收入《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中的就有数百篇。在写作过程中,毛泽东总是运用博古通今的知识、活泼生动的语言、辛辣幽默的文笔,将文章写得光芒四射、文质并美。本书在娓娓道来的故事和润物细无声的说理中,向读者展现了伟人毛泽东在写文章时如何做到将问、新、辩、活、理融为一体、相得益彰。问即解决真问题,理论源于实践,是写作的规律,也是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的源泉。新即提出新思想,新思想是时代的产物,不是凭一时运气得来的,而是在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中,通过长期实践而结出的硕果。辩即运用唯物辩证法,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彰显马克思主义学风。活即提倡活文风,既可以借典作比、用以喻理,又可以用典“起兴”,让文章妙趣横生。理即追求真理性,擅长用学理讲道理,让文
年轻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新生力量,更是人民寄予厚望的重要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承担着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或握有具体 办事 职权的工作岗位,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择优选拔任用的年轻干部为党的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这是党的干部队伍后继有人的重要标志,非常有益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但与此同时,贪腐 低龄化 和 低职化 现象也渐露苗头。有的年轻干部刚启航就偏航,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摔倒在起跑线上。年轻干部怎样加强政治历练、实践磨炼、身心修炼?怎样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本书聚焦此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详解,引经据典,案例丰富,让年轻干部通过本书的学习更好地做到政治坚定、履职尽责,担当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之所以能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为了深入阐述 两个结合 这一伟大创新理念,作者立足当代、继承传统,以十二个专题,深刻阐述了 两个结合 的伟大历史意义、内在逻辑、本质内涵、基本方式、历史经验以及与历史辩证法、哲学社会科学关系等,最后聚焦在 两个结合 对当今时代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价值上。 作者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陈先达。本书深刻揭示了 两个结合 在推进党的百年征程中的重大作用,说理透彻,行文流畅,对于我们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挑战,深刻理解和把握 两个结合 这一重大
本书全面展现了中国共青团的萌芽、诞生、发展、成熟以及在新时代不断前进的全过程。100年来,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本书以文字为经,以图片为纬,生动再现了百年团史的波澜壮阔,突出了 以党建带团建 主题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宗旨,生动再现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团史,用3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展示了共青团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百年征程。
一部社史,半部党史。翻开《新华通讯社90 年90 篇精品选》,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国家通讯社始终坚持党媒姓党,坚持政治家办社的政治本色,可以清晰看到新华社因党而生、为党而歌的奋斗历程,可以清晰看到新华人迈着坚实步履走过的红色足迹,看到 新华精神 的传承和弘扬。
党的二十大党章专列一条对巡视巡察制度作出规定。党中央明确提出健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本书深入阐释了巡察监督的背景与意义、发展历程、运行机制、责任主体、监督对象、政治巡察等基础理论,详细介绍了巡察准备、巡察了解、巡察报告、巡察反馈、巡察移交、巡察整改等实务工作,同时对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加强贯通协调形成监督合力等党中央关于巡视巡察的精神进行解读和探讨,旨在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清晰地认识和理解巡视巡察发挥的全面从严治党利剑作用。
《红色记忆》珍藏版以学习笔记本的形式,分为 中国共产党成立 工农武装割据 战略大转移 抗日救亡 解放全中国 新中国成立 六个单元,图文并茂,通过钢笔写生的艺术形式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革命历程中的一系列重要历史节点和事件,呈现了中国共产党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革命历程,诠释了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革命精神、初心使命,有助于读者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
人民日报评论 微信公众号 睡前聊一会儿 栏目以轻阅读为指向,与年轻人360 无死角对话,一起触摸时代、感受世界,看潮的走势、风的方向。继《与时代谈谈心》《与世界谈谈心》后,栏目再推系列读物之《与未来谈谈心》,把睡前几分钟的谈心,变成更为触手可及的陪伴。 我们在时间中跋涉,向着未来前行。面对过去,每个人都会有遗憾、懊悔、回忆;好在,每个人也都有未来,那里有困惑、失落,更有收获、希望。这本小书收录的,是时间中的圈圈涟漪,是记忆中的种种际遇,希望它能让我们在相连的悲欢中, 一起向未来 。虽然未来还不确定,但也正因如此,一切皆有可能。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修养的根本遵循。学习党章是每名共产党员的基本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是走上新的岗位的党员领导干部的课。本书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问题导向,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内和国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宽广视角,重点讲授了党员领导干部在党章学习中普遍关注的十二个专题,即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二十大党章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党章总纲重点难点解读、党章条文重点难点解读、党的领导理论的党章依据和基本内容、读懂党章中的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从党章看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创新、构建维护党章权威的体制机制、十二大党章的历史地位和开创性贡献、十九大党章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从百年党章发展解读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讲
本书作者围绕“三会一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作了全面阐述,对党员必须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党支部如何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做了明确要求。本书实用性强,对于基层党建工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习仲勋画传》一书由著名编剧、导演夏濛和作家王小强二同志撰写。夏濛、王小强长期以来多方搜集、整理、研究与习仲勋同志相关的史料并撰写相关著作。二人对习仲勋同志的经历和事迹非常熟悉,同时又掌握与习仲勋同志有关的大量第一手文献、图片史料以及口述史料,而且二同志具有高超的写作能力和丰富的写作经验。 《习仲勋画传》共计39章,以时间为序选取了习仲勋同志多彩人生画卷中的39个典型事迹,生动表现了习仲勋同志在革命、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多个精彩瞬间,展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冲锋在革命、建设、改革前沿的光辉形象。第1 32章叙述了习仲勋同志自少年时代起投身革命,在革命和建设中英勇奋斗的片断;第33 39章讲述了习仲勋同志在邓小平等人指导下勇于破除思想藩篱冲锋在改革前沿,为探索改革开放、
本书聚焦基层党建工作中常用的需要掌握的数据,如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第十一条作出的 表决必须有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党员到会方可进行,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为通过 等。为了确保党章党规中的数据正确落实到位,编者依据党内法规、党内规范性文件,结合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经验做法,从基层党组织成立及任期、确定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选举代表和基层党组织领导成员、发展党员工作、党员教育培训和党费收缴、党员组织关系和党籍管理等方面,以理论加案例的方式,对基层党建工作常用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对基层党建工作常用计算公式与运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年过百岁仍笔耕不辍的老作家,在全世界也数不出几位。 马识途老人一生见过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或厕身庙堂,或寄迹草野,或为各界名流,或为贩夫走卒,千人千面,各有特点,鲜活地保留在他的脑海中,是他从事创作的不竭的生活来源。 马老观察力敏锐,记忆力超人,在与人接触时,他善于捕捉闪光点,这本书,写的虽多是小事,却并非闲书,是百岁老人一生经历的浓缩,充满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马老笔力雄强,用饱蘸感情而又是非分明的文字,为自己生命中遇到的人留下了一幅幅精彩的速写。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围绕建党百年,我们党举行了庆祝大会、 七一勋章 评选颁授、全国 两优一先 评选颁授、大型主题展览、文艺演出等系列庆祝活动。新华社记者在此期间拍摄了大量照片,记录了一个个精彩难忘的瞬间,为庆祝活动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百年庆典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21 2021)》这部大型画册,就是新华社关于建党百年系列庆祝活动图片报道的集锦。画册收录的175幅照片精选自新华社播发的近千幅建党百年系列庆祝活动照片,包括 庆祝大会 颁授仪式 文艺演出 三个部分,为历史留下精彩瞬间、永恒记忆,体现了新华社献礼建党百年的特殊重要意义,是我们党光辉历程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重要出版价值和收藏价值。
本书在《党员必须牢记的100条党规党纪—— 解读》(2015年12月版,ISBN:978-7-01-015500-5,累计印刷22次,发行22万册)的基础上,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部分修订。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则每一条款进行透彻研究的基础上,对新版纪律处分条例进行解读,并对其进行图解,便于理解和记忆。同时,紧密结合130多部相关党规党纪、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政策性文件,对新版纪律处分条例进行全面深入解读,具有极强的指导性、针对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