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 志行高洁、廉洁清正 深仁高义、忠信笃敬 俭以修身、长才厚德 勤力务实、读书治学 四部分,从家书博物馆馆藏众多书信中选取与廉政、作风相关的经典篇目,既有古代名人故事,也有革命先烈事迹,通过介绍该封家书写就的历史背景讲述家风、作风故事,同时附家书原图和回信等内容,倡导清正廉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营造务实、为民、清廉的风气。
反腐倡廉是一个自古至今常说常新的话题,在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同时,贪污腐败如地下暗渠涌动一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侵入生活,破坏力极强。 从自律意识培养、增强抗腐蚀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遵守职业道德、建设清廉家风等方面讲述做人处世之廉洁意识,重点强调职场自律。同时,正直的思想和君子品行的熏陶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也贯穿于全书。 本书图文并茂,案例丰富,故事生动,寓教于乐,结合实际,只注重实用,不说大道理,既可以作为党政干部的警示教材,也可作为普通职工的廉洁教育读物。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助廉工作不是小事,家属是否具有廉洁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员干部是 清 还是 浊 ,因而廉洁家风建设需要所有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本书从廉洁齐家、家风建设、父母助廉、配偶助廉、子女助廉、亲友助廉以及自我助廉等方面,阐述如何抵制腐败、守好家门、不谋私利、不拉后腿,从而营造家庭清廉环境,共筑家庭拒腐防线。
在封建社会,民间将廉洁公正的官吏誉为清官。历史上出现的太平盛世,都铭记着清官廉吏的功勋。清官廉吏不仅在历史上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为今天端正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树立了典范。 作者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反腐倡廉的形势,描写了狄仁杰、徐有功、包拯、海瑞等古代十大清官廉洁从政的智慧, 针对当前领导干部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结合当前反腐倡廉新形势进行了评述,帮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提醒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全面查找廉洁风险点,筑牢思想防线,坚守法纪红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本书以于成龙在罗城的任职经历为基础,旁涉其在其他地方的政绩,总结于成龙的施政举措与政绩,进而挖掘于成龙廉政文化的理论内核和价值外延,在此基础上讨论弘扬于成龙廉政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具体措施。 本书紧扣廉政文化和于成龙两个永不褪色的鲜明符号,给党员干部以警示作用,对当前的廉洁教育工作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本书选取了七位廉洁奉公,道德高尚的客籍杰出代表(李坚真、李光耀、古大存、何如璋、黄遵宪、丘逢甲、丁日昌)作为研究的对象,梳理这些近现代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的生平,讲述他们的廉洁事迹,研究其廉洁作风的来源,并挖掘他们的廉洁思想品德。为读者展示了近现代以来客籍人做人勤俭、为官清廉的思想品德。文章可读性强,能对读者起到一定的启发和清廉教育作用。
本书聚焦纪检监察机关执纪执法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本着规范、实用、易学、易懂的原则, 结合相关规定和工作实际, 分为纪检监察机关任务职责、管辖和权限、监督检查、线索处置、立案审查调查、审理处置、移送审查起诉、反腐败国际合作、监督管理九个方面, 并且附录了相关规定, 基本涵盖了纪检监察机关执纪执法的主要工作流程。本书既可以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快速了解和上手基础业务工作, 为其履职尽责提供参考的工具书, 也可以为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监督纪检监察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近年来,G20、欧盟等一直在倡导和实践将开放政府数据作为防治腐败的工具。本书结合反腐败和数字治理两大热点问题,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案例分析、问卷调查与访谈等多种方法,将大样本与小样本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全球视野与中国情境结合,从多视角回答了 开放政府数据是否对腐败防治有作用 和 如何通过开放政府数据防治腐败 等问题,对委托-代理与数字赋能等理论做了进一步梳理和深化。本书可为如何防治腐败、建设数字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本书反映了内蒙古自治区反腐倡廉建设历程、经验和做法的学术研究成果。全书从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和任务的客观需要出发,详尽解剖了反腐倡廉建设全局中的一个局部、一个横断面和一个“细胞”,特别总结了内蒙古坚持“三个体系”基础建设、“三位一体”工作格局、“三管齐下”运作方式、“三建联动”建构策略、“三制创新”现代思维等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维、新取向和新路径,对全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引领意义。
建设廉洁政治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执政党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廉政”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概念,其对立面就是腐败。我们经常谈到的“腐败”、“腐败行为”、“腐败分子”等,都是一些政治概念。同时,“廉政”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本文拟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际和学习体会,从发展目标、历史进程、从政行为三个方面,就建设廉洁政治的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以期促进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