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制裁是当今世界上常用的非战争制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反恐、核扩散、军事冲突以及其他外交危机问题。但是,经济制裁也引发了关于其有效性、人道主义影响、合法性、道德问题的争论。本书作为美国权威智库彼得 乔治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重要研究成果,对20世纪的大量经济制裁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影响制裁政策的因素进行考察,致力于寻找出,在哪些情况下使用经济制裁*有可能推动和促进某国实现其对外政策的目标,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南。本书自1985年首度问世以来,已经有三个版本,得到广泛引用,被誉为 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学界探讨经济制裁问题的*权威资料 。
本书是萨米尔 阿明的主要代表作,曾对一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发展实践产生显著影响。作者认为,资本主义世界是由一个由 中心 和 外围 两种 社会经济形态 构成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中心 利用不平等的国际劳动分工剥削 外围 ,从而实现其世界规模的资本积累;而 外围 的经济发展则因此被 滞阻 ,并处于对 中心 的依附地位。这是发达与欠发达的根本原因,欠发达国家只有摆脱这种依附关系,才能获得经济发展。
本书讨论了从古代到20世纪国际政治概念的变革。除了一些在该领域耳熟能详的主题,如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利益的冲突以及对自然法的一般解释,本书还探讨了一些虽不太为人熟知,但却影响了国际政治思想发展的概念,如文明之间的区别、民族文化与野蛮社会,以及一些关于种族差异与帝国主义的理论。本书所探讨的核心国际政治思想家包括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康德、马克思和摩根索,同时还包括一些较少受到研究的学者,例如希罗多德、波普 因诺森特四世、赫德、康斯坦特、齐默恩。 本书的写作风格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是每一个有兴趣了解国际政治的人的理想入门读物。
在19世纪40年代美国罗得岛州立宪运动之中,以托马斯 多尔为首的激进派绕开议会,自行立宪,并试图取代州政府,由此引发了一场时人口中所称的 多尔战争 。本书以围绕 多尔战争 的政治辩论为切入点,对 人民 多数统治 革命 等美国核心政治概念的内涵演变,以及美国后革命时代的政治变革的机制和政治文化的特点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揭示了 民主主义 和 制度主义 两种理念是如何在竞争中达成一种均衡,并深刻塑造了美国政治变革的道路。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号传递与信号解读是国家间意图沟通的重要方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学者将信号博弈模型引入外交分析。近年来镜像神经元理论、交叉学科和叙事分析等新视角不断涌现,同时新的研究方法,比如调查实验法、过程追踪、大样本统计的引入,大大推动了国际政治信号研究的知识生产。本书通过梳理繁杂的文献脉络,对国际信号机制进行系统研究。部分从学术争鸣角度以点带面地勾勒信号理论谱系。为解决信息不对称下的 国际柠檬市场 问题,主流理论提出了五种研究路径,就廉价信号可信度、决心信号展示与声誉信号感知等议题展开辩论。第二部分聚焦睦邻外交的信号传递问题。和平崛起大国通过传递安抚信号展示善意,然而安抚信号与威慑信号之间的张力制约着睦邻信号的可信度。第三部分探讨 面对面外交 中的廉价信号机制
在《斯大林格勒三部曲》这套*著作*三部卷二,戴维 格兰茨继续并完成了他这份*具*性的历史大作。*三卷*二部阐述了红军顺利实施的反攻 天王星 行动。 借助过去难以获得或被认为已缺失的资料,格兰茨对德军命运多舛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后十周做出详尽描述。简言之,红军阻挡、随后击败了德军解救*6集团军的两场尝试,粉碎意大利*8、匈牙利*2集团军,重创德国*4装甲集团军和*2集团军,*终将德国*6集团军歼灭在斯大林格勒废墟中。随着50多万名将士消失于东线作战序列,希特勒的轴心国军队惊恐地发现,他们从胜利方陡然沦为失败者。本书对轴心国这场深具决定性的失败做出生动、详细的描述。 对于这场战役的*后阶段,相关事件的神话远甚于先前的事件,特别是 天王星 行动为何能取得胜利、德军解围行动为何失败、德国*6集团军能否逃出包围圈或*救援、谁
《中东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国内一本专门以中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集刊,涉及中东政治、中东经济、中东文化、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等内容。集刊围绕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中东国家对于 一带一路 倡议的参与及其影响展开分析研究。本期是总第83期,分为 中东剧变与中东政治新变化 中东经济与社会治理 国际社会与中东的交往 3个专题,共16篇文章。
本书是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和实践智慧应用于国际关系领域的知识生产的集大成之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文化资源不会自动生成社会科学理论,中华文化作为智识资源的重要意义在于同现代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经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升华,终产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成为人类共同知识的组成部分。本书的研究重点在于对中华传统文化概念的挖掘,对原有概念进行再概念化和理论化的创新发展,对中华文化蕴涵、关涉国际关系的叙事结构进行剖析,对中国实践经验和社会规范做理论上的凝练。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 一带一路 建设研究重大专项课题的国别研究报告系列成果,集中汇聚 一带一路 沿线支点和重点国家埃及及中埃关系全面系统研究的综合性著作。编 基本国情研究 ,包括埃及的综合国力、人口结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政治生态、民族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国情的具体阐述;第二编 重大专题研究 ,系对埃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埃及2030愿景)、重要城市及影响力、营商环境以及埃及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重要专题的着力考察;第三编 中埃关系研究 ,主要就中埃双边关系的历史与前瞻、埃及的中国观及对 一带一路 的认知、以及 一带一路 共建下两国在投资经贸、农业和人文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展开纵深研究。 地处亚非两洲结合部的埃及是文明源远流长、规模与国力前居的非洲与中东大国,又是与个新中国建交的非洲与阿
《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 全景呈现未来 100 年世界地缘格局演变 精准掌控 21 世纪人类命运的发展主线 ★美国还将统治世界100年的底气何在?麦金德的 心脏地带 理论如何影响了美苏冷战?马汉的 海权论 对美国海洋霸权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面对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巨额政府负债、结构化转型的阵痛,中国如何才能跳出曾经的 日本陷阱 ? ★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面对土耳其等国家的挑衅,普京手中的杀手锏 天然气管道阀门是否显得力不从心? 弗里德曼以世界领导人的大棋局视野,结合其敏锐洞察力及有关历史及地理政治学的探讨,以地缘政治为切入点,拨开层层迷雾,大胆提出包括人口、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分析与预测,对全球局势进行精妙解析。 在书中,作者对美国还将统治世界100年信心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具影响力的大国之一。俄罗 斯软实力的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也是近几年国 际政治和国际传播领域的热点课题。跟踪分析和比较 研究俄罗斯软实力建设的得失,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 和借鉴意义。许华*的《俄罗斯软实力研究》从边缘 层、中间层和核心层三个角度解析了俄罗斯的国际传 播力、国际动员力、文化吸引力、**形象、俄语推 广战略等因素,剖析了俄罗斯软实力的历史文化基因 、形象之困、战略互疑等结构性制约因素,并把俄罗 斯置于国际评价体系中进行横向比较,以期全面和深 入地呈现其软实力的来源、构建、运用方式和实施效 果等问题。
本书揭露了美英石油帝国的行径,他们垂涎中东等国储量丰饶的 石油资源,妄图掌控世界石油命脉。为此,美英石油帝国通过外交施 压、经济制裁乃至发动战争等一系列手段,实现了在相关国家驻军, 将这些地区的石油资源逐步纳入自己的掌控范围。不仅如此,美英石 油帝国还肆意操纵石油供给量,随心所欲地哄抬或压低油价,完全以 自身利益为导向。在更深层次的背后,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核心、世 界最重要能源之一的石油,沦为他们操纵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工具。而 控制石油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行使世界霸权。与此同时,石油资源 博弈、金融货币较量等,正重塑全球货币体系格局,国际秩序的重构 征程已然启航。
本书从国别视角对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四个金砖国家的基本国情、经济和产业发展、智库合作及人文交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四国人口结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政治生态、对外关系等方面,作出金砖国家基本发展现状的总体判断,从而为金砖国家的务实合作提供客观合理的参照标准。同时,深度关注和分析当前四国发展面临的若干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议题,及其带来的一系列宏观政策调整和投资营商环境变化,并对一些重要城市、经济技术园区及其创新发展能力等进行个案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砖框架下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双边关系取得的进展、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本书为厦门市金砖创新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项目 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智库合作和课题研究 2022年度项目研究成果。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移民与民族主义问题及其产生的经济影响。作者以当今世界上接受移民*多,也是移民带来问题*多的两个国家和地区 美国和西欧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个案分析,说明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之下国际移民问题的崭新特征。本书在进行现象分析的同时,以国际移民与民族主义相关理论作为解释工具,尤其是自由民族主义理论,对国际移民问题的和解途径作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