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三卷,记述了胡耀邦同志从投身革命,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团中央工作和地方工作,到组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再到积极参与制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直至去世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胡耀邦同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胡耀邦强调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把改革贯穿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展现出全面推进改革的决心、魄力;胡耀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推动科技、教育、文艺、新闻等各项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胡耀邦强调要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纪,整顿党的作风,坚定不移同不正之气和腐败现象作斗争 胡耀邦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学习胡耀邦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为我们继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增订本)》是乔木1991年开始的回忆毛泽东的写作,计划写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毛泽东的思想和活动,但没有完成。自1994年9月出版,期间2003年又出修订版,此次是修订版改版重印。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谈话录”,是胡乔木二十多次谈话的纪录。其中有一篇1985-1986年、即这项工作开始前几年他同中央文献研究室同志的谈话记录,因属于同一个主题故一并收入。这些记录未经过他本人审定,但多是根据录音整理,只作了必要的文字修饰。第二部分“初拟稿”,是按照胡乔木生前拟定的题目,并根据他的谈话精神撰写的19篇文稿。第三部分是增订本补充的《胡乔木谈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共24篇文章。全书约550千字。
海伦·斯诺曾经指出:“对于毛泽东来说,成功就是赢得人心凝聚人心。”这一结论,鲜明地概括了毛泽东的成功之道。 毛泽东善于赢得人心、凝聚人心,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他洞悉历史发展潮流,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走向,始终与人民群众的意愿心心相映。他把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按照正确的方针路线,以恰当的政策策略,分期分步骤地适时加以实施。这中间凝结着他不同凡响的智慧和独有的人格魅力。
毛泽东作为当世奇才,与他的博览群书分不开。了解毛泽东的读书经历,会更深刻地了解毛泽东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的知识的丰富。本书是一部比较完整地介绍毛泽东读书生活的通俗读物。孙东升、马京波编著的《毛泽东的读书之道》共分四章,全面介绍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史学、古典文学等方面的读书情况。本书作者在大量掌握毛泽东读书生活的材料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梳理,精心编写,书中还介绍了毛泽东一些鲜为人知的读书情况。本书作者均为中央文献室,在毛泽东研究方面比较权威。
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多处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据此,人民日报社特别组织编写《习近平用典》一书,全书由敬民篇、为政篇、立德篇、修身篇、笃行篇、劝学篇、任贤篇、天下篇、廉政篇、信念篇、创新篇、法治篇、辩证篇共13个篇章组成,旨在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引用典故追根溯源的同时,并究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以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章)精神,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精髓。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传奇般的经历和所处的历史地位,使得他的名字成了一段历史的象征、一个民族的图腾。然而,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伟大革命家,也是一位对子女充满厚爱的父亲,对同志、朋友关怀体贴的亲人。李银桥、韩桂鑫夫妇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生活十五年,他们根据亲身经历撰写《毛泽东和他的卫士长》,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再现了毛泽东这位历史巨人非凡人生中许多鲜为人知的生活故事,展现了他的领袖风范、人格魅力和鲜活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