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不但是一部伦理学力作,而且也是一部内容丰赡、行文明畅的散文佳作;我们阅读此文不但可以从中了解西塞罗的伦理思想和许多历史知识,而且还可以体验到西塞罗散文的一种质朴的美感。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文所歌颂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美德有许多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相同的,而且迄今仍为世人所颂扬。可见,人类许多美好的东西,无论古今中外,都是共同的,永恒的。论老年又称老加图,是一篇关于老年的对话体论著,对人生、敬老、死亡、养生等问题作了鞭辟入里的论述。
本书既很容易读,又很难读。同样,这一点,可能也就解释了这本书名满天下、但事实上又很少有人读懂的奇特命运。很容易读,是因为莫斯对具体事实情有独钟,而对抽象视若仇雠,其表述总是十分简单透彻,无半点斧凿之痕。要说很难读,那当然是因为本书涉及到极其多样的社会实践和异常丰富的民族志材料,读起来未免有点让人伤脑筋。人类社会原本没有市场、买卖、互赠或易物贸易,那么,到底有什么呢?有的就是礼物。
*文选
《论法的精神》是18世纪上半叶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关于法律和政治思想的里程碑式的名著,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全书共六编。第一编主要论述法和法的精神的一般概念以及法律和政体性质与原则的关系;第二编主要探讨法律和国家安全、法律和战争等问题;第三编专论法律与气候、土壤、民族的一般精神、风俗和习惯的关系;第四编谈法律和贸易;第五编谈法律和宗教的关系,各种部门法的使用范围等问题;第六编则主要追溯法国法律的起源和变革。本书所倡导的法制、政治自由和权力分立是对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抨击,成为此后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政治纲领。孟德斯鸠认为,法的基础是人的理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是理想的政治制度。 《论法的精神》在我国早有严复的译本,书名《法意》,对我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曾产生重大影响。
《论法的精神》是18世纪上半叶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关于法律和政治思想的里程碑式的名著,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全书分上下两卷,共六编。第一编主要论述法和法的精神的一般概念以及法律和政体性质与原则的关系;第二编主要探讨法律和国家安全、法律和战争等问题;第三编专论法律与气候、土壤、民族的一般精神、风俗和习惯的关系;第四编谈法律和贸易;第五编谈法律和宗教的关系,各种部门法的使用范围等问题;第六编则主要追溯法国法律的起源和变革。本书所倡导的法制、政治自由和权力分立是对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抨击,成为此后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政治纲领。孟德斯鸠认为,法的基础是人的理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是理想的政治制度。 《论法的精神》在我国早有严复的译本,书名《法意》,对我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曾产
本书*版就宗教仪式如何适应社区并从生态上规范社区这一主题,以其严谨的实证研究、对系统理论的创新性运用,以及富于解释与启发性的论证,成为生态人类学的一块里程碑。该第二版重印本增加了作者对此书*版评论的回应,试图发展其方法中涉及到的认识论问题。 拉帕波特作为*代受到斯图尔德影响的人类学家,他从人口、种群、经济、生计等方面论述了生态环境与文化仪式的相互影响,并在斯图尔德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发展了生态人类学的研究,扩宽了其研究视野,推动了生态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可以说《献给祖先的猪》是前人研究成果之集大成,是对早期生态人类学成果的集中呈现,被视为早期文化生态学的典范之作。
《权力论》围绕权力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罗素从分析权力欲入手,论述了教权、王权、革命权力、经济权力、支配舆论权力等各种权力形态,以及权力与政体、权力与道德、权力与组织和个人的关系,认为人对经济的需求尚可得到满足,但对权力的追求则永不满足;正是对权力的无止境的追求,引发多种社会问题。
档案是真实的历史。清代社会经济结构与其前的历代封建王朝一样,以农业立国,以农业为中心。其时虽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但就其社会生产力的总体而言,还未脱离中世纪水平,属于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地主制国家。农业对清王朝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书汇集了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清代档案,查阅了馆中所藏清代宫中及军机处的上谕档、朱批奏折、录副奏折等文件及薄册这类,从10多万件有关清代气象以及与气象紧密关连的农业生产方面的奏报文件中,筛选摘录出与各地农业方面的政策、制度,各地屯田、垦荒、耕作及农作物品种、种植、禾苗生长情况,农业自然灾害灾情和防治情况等,尤其注意收辑各级官员对其辖境农业生产概况的奏报,按年按月逐件摘录编排成册,较为系统而全面。相信对研究清代农业、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
暂时没有内容
暂时没有内容
《陈云文选(第2卷)》收入陈云1949年8月至1956年7月的著作52篇,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基本完成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重要著作。基本上是论述财经方面的内容,如克服通货膨胀、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工作等。 从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转变,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陈云同志在这个历史时期的著作,反映了我国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以及他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本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
本书是为纪念郁文而编写的,靠前部分收录了郁文当年发表在《联合晚报》上的40多篇文章,第二部分是亲朋好友所写的纪念性文章。郁文的文章,文字简洁,描写细腻,文风风趣幽默。通过读她的文章,一方面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另一方面也能从中体会出郁文可贵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从本书下半部亲朋好友缩写的纪念性文章也可以看出,大家对逝去的郁文的深深思念和对她人格的敬重。郁文的子女在文中表露出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两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她,我们深信,她仍像从前一样在遥远的天国关爱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