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是面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初学者,因此本书主要介绍的是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这三个主流范式的主干性知识,重点讲解了各范式代表性学者的经典理论陈述,包括古典现实主义的摩根索的理论,结构现实主义的沃尔兹的理论,新制度自由主义的基欧汉的理论。同时,本书也对各理论流派的一些重要的理论分支进行了适当扩展,介绍了相关代表性学者的理论成果。比如新古典现实主义部分介绍了沃尔福斯、柯庆生以及施韦勒等人的观点,建构主义部分除重点讲述温特的社会建构主义之外,还介绍了江忆恩、费丽默等人的学术观点。
本书出版于上个世纪中叶,反映了作者拉斯韦尔对于那个时代的重大问题的关切,对于这些问题的观察与思考,以及作为一名学者的价值立场。虽然时光已经进入到21世纪,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是昨是今非,但是,我在翻译过程中,处处感受到作者对于当代世界饱含的同情与关切,将社会科学用于拯救此在世界时的信心与耐心,以及作为一名学者所具有的良心与责任。这些都是一位学者应有的情感。作者所具体关注的问题大多不再存在了,或已经改头换面了。但是,他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使用的观察方法,所运用的基本原理和论证方式,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本书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当前领导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论述了思想方法问题的重要性和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方法的好传统;对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照辩证法办事、解放思想、战略思维等作了系统阐述;强调思想方法问题在本质上是哲学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方法论上的体现,要重视并善于从哲学高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 本书思想深邃,资料丰富,深入浅出,有丰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意义,是一本学习思想方法论的有益读物。
国家学就是关于国家制度好坏的价值科学,因而全部对象都是从这个国家制度价值推导公式推演出来的。上卷《本性论》就是对“前提1:国家事实如何”的研究,主要研究国家界说、国家起源、国家类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性定律。中卷《价值论》就是对“前提2:国家目的如何”和“前提3:国家应该如何”以及“结论1:国家制度之好坏”的研究,主要研究国家制度价值标准体系,并用以衡量各种类型国家制度——各种民主制与非民主制以及各种私有制与公有制国家制度——之价值。下卷《实现论》就是对“结论2:好国家制度如何实现之条件”的研究,主要研究民主与共产主义实现的主客观条件。国家制度价值推导公式及其所由以构成的五个命题,能够推导出国家学全部对象,因而可以称之为“国家学公理”。这样一来,国家学不仅因国家制度好坏攸关每个人
本书主要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理论上说明了治国理政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近期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近期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埃德蒙 柏克:现代保守政治教父》原著在2013年新鲜出炉,引来无数喝彩。在近代政治法律思想史上,埃德蒙 伯克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同时又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位哲人。他关于法国革命的反思,震撼人心;他对法治理想的捍卫,极具说服力。他对后世的实际影响,不在同时代好友亚当斯密之下,但名声则远远不及。也许其中一个原因,是柏克从未用大部头的著作来系统完整地阐述自己的学说。 本书作者对柏克的各类著作、手稿、书信加以梳理,将散落其间的真知灼见拣选而出,归纳为若干主题,从而为读者明晰地呈现了一幅柏克思想的全景图。 温馨提示:两种封面发货。
美国海岸警卫队迫不及待地将魔爪伸向北极,作为北极大国,加拿大到底有着怎样的谋划与盘算?刚刚复苏的俄罗斯又制定了什么样的“北极愿景”?西北航道到底应该成为加拿大的航道、美国的航道或俄罗斯的航道,还是应该成为国际航道?在应对北极的态势时,美国人又进行了哪些思考?本书提供了一副全景“北极态势图”。
《红军长征过雪山行军路线详考》系《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行军路线详考》系列之一,其通过对红军长征过雪上行军路线的全面实地踏勘,并依据相关文献,第一次相当清晣、完整、准确地对红军三大主力翻越4000米以上雪山的路线、地名和地理信息进行了一一确认,复原了迄今为止最完整、详细、准确的红军长征过雪山行军路线,这是一部红军长征历史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填补了红军长征史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长征史提供了珍贵而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开拓性和研究性。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际重要场合100多次谈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实践路径、路线图等做了详细阐述。2017年2月10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3月17日,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3月23日,首次被载入人权理事会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同。本书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丰富内涵及中国为世界共同发展提供的新理念、新举措,通过十八大以来中国建设周边命运共同体及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阐释中国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全球发展、建设国际新国际秩序的决心与能力,进一步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本书以”一国两制“理论在港澳实践及对台湾地区地区问题解决的借鉴——基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角”为研究角度,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创新性研究。认为“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落实应从国家统一理论逐步向国家治理理论转化。港澳回归后,国家统一和主权问题基本解决,面临更多的是治理问题。特别是如何差异化、层次化、阶段化应对香港、澳门出现的各种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以及台湾地区地区统一前后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乡村治理日益成为影响农村社会 和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农村基层党组织肩 负重任。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使其成为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的坚强领导核心。 《乡村治理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借鉴社会学、政治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剖析了乡村治理的现状、困境及制度建构,论证了农民政治参与及村民自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分析了农村党群关系和基层党组织建设面对的挑战,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提高农村基层党的 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思路。 《乡村治理与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