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新时代中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为论题,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法, 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尤其是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文化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对影响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职业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各个阶段通过深入剖析并借鉴中国古代官德建设经验和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经验,指出了新时代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颇具综合性、系统性和实践意义的中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路径和对策。
海防问题伴随清朝始终,又以东南数省为重。本书以清代浙江海防体系为研究内容,探讨浙江海防运作的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考察在清前、中、后期,不同时期浙江海防体系的构建和嬗变,揭示海防体系要素的协同实践机制和效果,并从纵向时间轴和横向地域轴两个维度,围绕浙江海防展开比较研究,以探讨清代浙江海防在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和东亚海洋视阈中的作用和地位。本书为理解明清王朝海洋政策和海疆治理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将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当前区域海防史的研究,对推动建设海洋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命运共同体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政法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模式的基本框架。本书聚焦政法传统的历史生成及其制度构成,构建了政法体制中政党、人民、法律的三维框架,在分析了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的特点及其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政法法学的知识贡献,丰富政法法学的研究进路,进而意识形态之争,使得政法法学成为能够对具体部门法议题有所贡献的研究范式。
谷霁光先生的代表作《府兵制度考释》,是其以三十年的功夫研究北朝隋唐府兵制的重要成果,全面系统论述了府兵制的由来、演变、发展及其衰落的历史。如其对府兵制的渊源问题、初期府兵的军备给养问题的看法,补充了陈寅恪先生的相关论述。另外,书中对府兵制还提出了一些新视角,如军府前冠以地名,虽很细小,却能从中窥见到,那原来是防守要冲的驻屯军队,后来逐渐变成了常备军,又进而成为常设的军事学校。本书可以说是府兵制研究的集大成者。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刚刚召开,党中央号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此,我们邀请党建领域资深专家周敬青教授撰写《不负人民》一书,解码伟大建党精神。厘清概念,讲述历史,深入浅出讲解伟大建党精神的概念、内涵、当代价值、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历史叙述,既有概念源考,也有生动案例。帮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举一反三,在实践中学懂弄实、学深悟透。本书对读者感悟伟大精神,激发工作激情,指引奋斗方向,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一本适合各级党员干部阅读的通俗理论读物。
地中海文明是伟大而辉煌的,它创造了人类文明最初的法律、架构起人类早期的民主制度,它成就了古希腊罗马文明。书写了人类智慧的新篇章,它开启了人类贸易的先河,奠定了古代贸易和商品市场,它突破世俗的生活,创造了诗、歌剧、艺术和哲学 ……它是欧洲文明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然而阅读地中海,使我们知道它又是苦难的救赎地,资源的匮乏与争夺导致生命的无常与生存的苦难,奴役与流亡又加重着族群的不祥与命运的莫测,这里成为人类几大宗教的诞生地。众神被活着的生命创造出来,救赎成为人类安详的期待……诚如文聘元教授在《地中海战史》开篇中所说:“战争,可以说是整个地中海历史的图腾——如果如此复杂的地中海可以有一个图腾或者说象征的话,……地中海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战争之海”。
本书主要介绍世界强国海外保障的发展历史进程,对我国海外保障需求、保障体系构建、保障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探寻背后的海外保障能力生成机理,提出未来海外装备保障模式及发展对策。共分八章,先从外部对海外装备保障能力生成需求、能力特性、体系结构和生成过程进行分析;再从内部对海外装备保障能力生成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运用马尔科夫过程进行仿真;尔后运用场效应理论、系统演化论、弹性力学等原理分析了海外装备保障能力的生成机理;提出了机理应用模式,结合案例构想进行了机理应用演示验证;最后提出了加强海外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措施建议。
本卷是《话说世界》第14卷。叙述了帝国的争夺最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势力范围进行了重新的划分。附:《话说世界》全套书20卷,每卷约25万字,并配450幅左右精美图片,时间跨度从史前至2017年(出书前截止)的世界历史。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思想、文史、艺术、宗教、科学、社会日常生活等。详实充沛地介绍世界历史的方方面面,全景展示世界历史的曲折发展轨迹,并以丰富精美的图片再现历史现场。全套书以历史史实为准绳,客观中性地用故事来叙述历史,以史家通识为依据。
宋代军队经营问题由于史料较缺,又相当零散,搜集破费力气,考辨更需功力,因此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做系统完整的研究。王云裳编著的《宋代军队经营问题研究》系统研究了宋代军队以“回易”为主的经营活动的方式、主体、政策与实行,以及主要的经营项目等问题。并探讨了形成宋代军队经营活动尤其活跃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等问题。《宋代军队经营问题研究》史料丰富,考证翔实,在考辨中品评,论从史出,分析精当,是一部功力扎实、不尚空谈、注重实证的学术论著。
本卷是《话说世界》第14卷。叙述了帝国的争夺最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势力范围进行了重新的划分。附:《话说世界》全套书20卷,每卷约25万字,并配450幅左右精美图片,时间跨度从史前至2017年(出书前截止)的世界历史。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思想、文史、艺术、宗教、科学、社会日常生活等。详实充沛地介绍世界历史的方方面面,全景展示世界历史的曲折发展轨迹,并以丰富精美的图片再现历史现场。全套书以历史史实为准绳,客观中性地用故事来叙述历史,以史家通识为依据。
从汉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内的广大地区统称为西域。自西汉开始,新疆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清代顺康雍年间,准噶尔部控制新疆。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俘虏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统一新疆。乾隆二十三、二十四年(1758、1759),清军先后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及大小和卓叛乱,中国西部国界得以确定。此后,清政府对新疆实行了系统化的治理政策。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立伊犁将军,实行军政合一的军府体制。这使新疆有了60余年统一而安定的局面,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然而,清政府未能翦除和卓后裔势力,也未能从根本上变革新疆宗教信仰,新疆“白山派”信众仍严重迷信和卓,并在和卓后裔的蛊惑、煽动下一再发动叛乱。张格尔之乱、玉素普之乱、七和卓之乱、倭里罕之乱等和卓后裔叛乱给新疆造成了巨大伤害。清政府在平
谷霁光先生的代表作《府兵制度考释》,是其以三十年的功夫研究北朝隋唐府兵制的重要成果,全面系统论述了府兵制的由来、演变、发展及其衰落的历史。如其对府兵制的渊源问题、初期府兵的军备给养问题的看法,补充了陈寅恪先生的相关论述。另外,书中对府兵制还提出了一些新视角,如军府前冠以地名,虽很细小,却能从中窥见到,那原来是防守要冲的驻屯军队,后来逐渐变成了常备军,又进而成为常设的军事学校。本书可以说是府兵制研究的集大成者。
本书以中国人民14年的浴血抗战为历史背景,分《大地坚韧——全民抗战》《隆隆机声——工业抗战》《纵横贯通——交通抗战》《笔墨投枪——文化抗战》《血脉深情——华侨抗战》5个篇章。生动讲述了14年抗战中,全国各地人民和各族同胞踊跃参军、保家卫国和积极捐款捐物全力支援抗战的故事;爱国企业家实业报国、爱国工人加班加点制造弹药、科学家远赴西部为保障抗战挖掘石油的故事;西北人民和云南贵州人民修筑抗战运输大动脉、四川人民修筑抗战机场的故事;文化界人士写作出版抗日书籍、创作抗日歌曲、奔赴一线拍摄抗战珍贵照片的故事;世界各地华侨为抗战捐款捐物、回国运送抗战物资的故事。生动阐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收在本集中的45篇文章,都是作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写的,时间的跨度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涵盖的内容,既包括作者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现状的文章,也包括作者从参加真理标准讨论开始,参与哲学战线一系列论辩所写的文章,一些哲学学术论文、随笔以及其他方面的文字没有收在里面。这些文章是从作者多年积累的200多万字的文稿中所选出,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学习、研究和写作的情况。 新中国的哲学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那时正值我们的共和国成立不久,党在抓恢复经济、稳定政局的同时,大力开展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哲学工作也在这时开始起步。当时哲学工作的任务比较单纯,主要是通过组织学习社会发展史,帮助干部和群众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稍后,开展了反对唯心主义、坚持唯物主义的教育。
海防问题伴随清朝始终,又以东南数省为重。本书以清代浙江海防体系为研究内容,探讨浙江海防运作的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考察在清前、中、后期,不同时期浙江海防体系的构建和嬗变,揭示海防体系要素的协同实践机制和效果,并从纵向时间轴和横向地域轴两个维度,围绕浙江海防展开比较研究,以探讨清代浙江海防在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和东亚海洋视阈中的作用和地位。本书为理解明清王朝海洋政策和海疆治理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将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当前区域海防史的研究,对推动建设海洋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命运共同体具有历史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