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影像记忆》是一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作品。 本书通过图片影像方式集中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主题图书,内容精心选编自新华社公开播发的新华社记者拍摄的珍贵历史照片或资料图片。全书把握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总基调,通过新华社独特、权威的历史资料图片百余张,加以精心编排整理,分为七个部分,展现了解放初期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并取得全面胜利的历史场景。同时,本书还重点收录了志愿军英烈图谱、与战争相关的文艺作品、文物遗迹等图片,呈现对抗美援朝战争的铭记,阐释了鉴往知来的现实意义。
《长征图志》由刘慧娟编著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功能,他不仅明确提出,研究理论应“以研究思想方法论为主”,而且要求必须根据客观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以便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问题。本书首次在军事领域从哲学的高度,对毛泽东研究、认识和指导战争的军事方法,作了深入系统的探讨。本书广泛联系古今中外军事家的相关著述,史论结合,纵横比较,系统展示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研究、认识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所锻造出的一整套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光辉的独特而高超的军事方法论体系。从中不难发见毛泽东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某些奥秘。
《资本主义的本质与逻辑》一书出版于1986年,写作目的在于弄清楚“资本主义是什么”。《资本主义的本质与逻辑》从各个层面、各个领域探讨了这一问题,包括人类心理的潜意识层面和统治与服从的根源、原始社会的组织和财富的起源、利润源泉和资本“制度”的概念、变化相对缓慢的制度和财富积累的强大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读完《资本主义的本质与逻辑》之后,我们不仅要反思亚当·斯密和卡尔·马克思的思想,而且要反思弗洛伊德和现代人类学家的思想。通过本书,我们会更加了解当代的资本主义,更加了解它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局限。
《毛泽东军事思想新论》在总结孙子等中外军事思想家的朴素辩证法的基础上,创立了军事辩证法。战争这个怪物自降到世间之日起,便较其他社会活动更带有丰富的辩证性质。战争的这种特点,迫使人们很早就开始辩证地思考各种军事问题。正如戴高乐所说:“在亚历山大的胜利根源里,可以发现亚里士多德”。从两千多年前的孙子,到19世纪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中外许多军事思想家曾提出过若干具有军事辩证法思想的观点。孙子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相当丰富,但尚属朴素的性质;克劳塞维茨的一些军事辩证法命题,则蒙罩着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思想灰尘;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论,但没有创立军事领域特定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因为他们不具备必要的战争实践条件。
在中国,有多少政治“分析师”,就有多少缺席的政治参与者。为什么?因为我们一直以为政治是可以交给别人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徐贲从观念纠错开始,指出政治应成为每个人的副业,而通过现代启蒙和自我教育,提升自身的道德、学识和能力,学做“精明的公民”,就是在追求好的政治。 《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想告诉读者的,正是如何成为“精明的公民”,从而让政治成为“的职业和所有人的副业”
本书以学科前沿问题为论域,着重从五个方面探讨和阐释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力图重新研究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观及其相关问题,较有开拓性地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见解。(2)思想政治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教化的基础理论问题。(3)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发展。着重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社会发展及人性等的交互关系问题。(4)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思潮。着重研究探讨了社会思潮的本性、特点和发生机制等及其给予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5)思想政治教育与理想信念。突出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着眼点着重点问题。
宋代军队经营问题由于史料较缺,又相当零散,搜集破费力气,考辨更需功力,因此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做系统完整的研究。王云裳编著的《宋代军队经营问题研究》系统研究了宋代军队以“回易”为主的经营活动的方式、主体、政策与实行,以及主要的经营项目等问题。并探讨了形成宋代军队经营活动尤其活跃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等问题。《宋代军队经营问题研究》史料丰富,考证翔实,在考辨中品评,论从史出,分析精当,是一部功力扎实、不尚空谈、注重实证的学术论著。
在中国,有多少政治“分析师”,就有多少缺席的政治参与者。为什么?因为我们一直以为政治是可以交给别人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徐贲从观念纠错开始,指出政治应成为每个人的副业,而通过现代启蒙和自我教育,提升自身的道德、学识和能力,学做“精明的公民”,就是在追求好的政治。 《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想告诉读者的,正是如何成为“精明的公民”,从而让政治成为“的职业和所有人的副业”
本书全貌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讲述了什么是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是斯大林施压的产物还是毛主席的个人决断?关于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的损失以及美日学者对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得失的评价等;并着重阐述了青川江、上甘岭、松骨峰等战役的背景、基本情况和意义;另外还重点描写了毛主席、周恩来、彭德怀、邓华、陈赓等在战争中做出重要决断的历程及功绩。
......
《孙子战争论:世界名将治兵语录》作者萧天石,《孙子战争论》萧天石先生半生走马,经历传奇。幼业儒,嗣后又投笔从戍,学万人敌,习纵横术,攻帝王学,事君人南面之术者久之。少时既以《世界伟人成功秘诀之分析》与《大君统治学》二书,名扬海内外。兵圣孙子之学,自是其最有心得之学之一,发兵学之要义,阐古今兵家之极则,此《孙子战争论》实无出其右者。言简意赅,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内容分为:孙子战争论释共十三篇;又附孙吴兵略问答,凡三十节原则;又附将才要略等。《世界名将治兵语录》 萧天石先生兵学名著,收录世界古今名将治兵原则精要凡篇,为军事、经济、哲学、人生修养等之书。分篇,战争原理十四编;第二篇,统帅原理二十七编;第三篇,用兵原理二十四编;以及附辑一,孙子考证;附辑二,名将修养八德。
《解析强军梦(强军目标十五讲)》由王玮敦主编,是对军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强军目标的全面解读。为帮助部队各级领导、院校政治理论教员以及广大官兵系统学习、准确把握、躬身践行强军目标,唤起军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切实铸牢强军之魂、扭住强军之要、夯实强军之基,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思想,根据军委和总政切实用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重要指示精神,空军航空大学组织长期从事政治理论和军事理论教学的部分专家、教员编写了这本《解析强军梦——强军目标十五讲》图书。 《解析强军梦(强军目标十五讲)》共分为五章、十五个专题。采用讲义的形式对强军目标的灵魂、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是作者博士论文的修订版,由兵种、战略及政权动员等部分构成,主要从军事和战争史的角度,对中国自东晋十六国至南北朝终结(317-589年)近三百年南北分裂的产生背景、持续及终结的原因,以及分裂对峙时期的战争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 作者李硕试图还原古代冷兵器战争的本来面貌,探讨战争、战役背后的诸多制约因素,并从战争的角度研究历史与社会。他的基本观点是:发生南北分裂的根源,在于北方少数民族骑兵拥有了对中原王朝步兵的压倒性优势,而南北分裂之所以维持近三百年,与中国南北方的地理环境差异有重要关系,即南方水网丛林地带不便于北方骑兵作战,而南方军队依赖水运,不适应干旱的北方环境,所以南北政权都长期难以实现统一;至于
本书着眼于新时代强军思想指导和备战打仗的实践,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联合作战实验研究成果,借鉴外军作战实验近期新进展,结合编者团队在长期联合作战实验活动中的积淀精华和实践与理论迭代升华形成的近期新成果,重点围绕联合作战实验基本概念、类型、框架和模式等内容阐述联合作战实验基本原理,按照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和实验分析的逻辑关系详述联合作战实验基本方法,并以实践案例形式介绍联合作战实验典型应用。 本书可作为军事运筹与作战实验专业学科的研究生基础教材,也可为从事联合作战实验工作的科研院所、部队等提供基础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