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影像记忆》是一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作品。 本书通过图片影像方式集中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主题图书,内容精心选编自新华社公开播发的新华社记者拍摄的珍贵历史照片或资料图片。全书把握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总基调,通过新华社独特、权威的历史资料图片百余张,加以精心编排整理,分为七个部分,展现了解放初期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并取得全面胜利的历史场景。同时,本书还重点收录了志愿军英烈图谱、与战争相关的文艺作品、文物遗迹等图片,呈现对抗美援朝战争的铭记,阐释了鉴往知来的现实意义。
《二战对决:猎杀大和级战列舰》在详细介绍以SB2C 地狱潜行者 俯冲轰炸机和TBF 复仇 者 鱼雷轰炸机为代表的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以及日本帝国海军大和级战列舰的研发背景和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1944 1945年的太平洋战场形势,梳理了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部队的编制、训练及战术,全景剖析了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部队针对日本帝国海军 武藏 号和 大和 号战列舰开展的空袭行动。 《二战对决:猎杀大和级战列舰》由英国权威战史专家马克 斯蒂尔撰写,作者立足保存至今的战时资料,力求以严谨、专业、客观的视角,还原空袭 武藏 号和 大和 号战列舰行动的真实情况。此外,作者还精选了近百幅珍贵历史照片以及多幅彩绘场景图和示意图,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二战对决:猎杀大和级战列舰》是广大军事爱好者、历史爱好者和模型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经典
苏德军队在斯大林格勒的激战是一场规模大较量,这场战役既是二战的转折点,也是这场战争的威力及破坏的象征。不过,尽管历史学家们对这场史诗般的战役投以诸多关注,但其中仍有误解和未解之谜 而戴维 格兰茨,现在将其逐一解开。 格兰茨*出的《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一部》使用了过去被忽略的资料来源,阐述了东线这场标志性战役的开始阶段。他梳理了双方的每日官*记录(包括红军总参谋部、内务人民委员部、德国第6集团军和苏联第62集团军),撰写出一部具有前所未见的细节和*新诠释的著作。乔纳森 豪斯是一位专注于20世纪战争的作家,他以额外的文字和见解大大强化了格兰茨的描述。 希特勒开始的目标并非斯大林格勒,而是该城南面的高加索油田,因而将他的 南方 集团军群一分为二,一部夺取位于侧面的斯大林格勒,另一部占领油田。格兰茨揭
近年,恐怖袭击事件频发,恐怖组织也呈现网络化、扁平化和碎片化趋势。全球反恐形势纷繁复杂,十分严峻。 了解恐怖运动如何被铲除的历史规律和经验,可以加速终结恐怖组织,减少不必要的恐惧与过度反应。因此,本书系统分析了历史上的恐怖活动和组织,归纳出六种终结模式: 一、斩首 群龙无首,混乱直至溃散; 二、谈判 组织被纳入合法政治进程; 三、成功 达成目标后,解体或停止暴力; 四、失败 自我挫败,陷分裂,失支持; 五、镇压 遭国家运用武力打压、粉碎; 六、转型 转变为犯罪、叛乱、战争等。 全书还涉及恐怖主义概念的四大特征,恐怖活动的三种战略行为体,恐怖主义达成战略目标的四个条件,恐怖组织内部瓦解的四类情形,恐怖组织失去民众支持的三个原因,恐怖组织的五大战略手段,等等。 通过大量案
1984至1992年,钱满素老师曾在哈佛大学攻读“美国文明史”博士长达8年,也是中国文革后首批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之一。本书以这段经历为切入口,实录改革开放之初一个中国留学生对美国社会文化的观察和感受。由于作者所学正是美国文明史专业,因此叙述中常从感性转向理性,探析现象背后的历史因素。 全书有情节、有说理,力求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兼顾,读者不仅可以跟随美国文明研究大家钱满素老师的娓娓道来“近距离看哈佛”,更可以“近距离看美国”。
《天然气地缘政治:从1970到2040》是有关能源问题和能源政策的著作中非常有价值的一本。天然气市场上的博弈日渐激烈。俄罗斯和乌克兰正在欧洲天然气供应的问题上纠缠不清,这也让德国重新审视自己对俄罗斯天然气越来越依赖的现实。这本书对美国这个具有庞大的天然气储量和稳定的国内需求的国家仍然有重要意义。《天然气地缘政治》深入研究了全球天然气政策。这对美国天然气政策的制定也有很大影响,因为《天然气地缘政治:从1970到2040》既使我们了解过去,又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天然气市场的未来。
《逐鹿海洋:世界海战述评》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深入地分析研究和详细地叙述评价了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0世纪初共约2400年时间里的26个海战。《逐鹿海洋:世界海战述评》侧重对海战之于历史的影响、海战的战略战役战术、不同历史时期海军技术发展变化、人的因素在海战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阐释,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参考价值。
本书提出了第六代战争非核和非接触的本质特点,起决定作用的是高精度突击武器、防御武器以及信息武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摧毁敌方的经济设施,推翻敌方的政治制度,而不是像以往战争那样重在打击敌方有生力量。电子战信息打击将成为重要手段。由于进攻方将首先以高精度武器剥夺敌方核反击能力,客观上核武器作用将受到限制。本书体现了对新一轮军事革命发展规律的预测性超前把握。
本书收入1966-1977年间的中国民间书信100多封,堪称“文革”时期的中国民间思想实录,极具史料价值,收集信件内容涉及到十年间许多重大事件,从红卫兵造反、大串联、武斗、上山下乡到揪5·16、斗批改、知识分子下放五·七干校;从林彪事件到四·五天安门运动等。
本书详尽记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两当县的革命业绩,全面反映了两当革命斗争历史,载录了历史人物和普通群众的革命活动、战斗历程。
每国之崛起,必遇困境,无论其历史成就多么辉煌和现实机遇多么逢时。历史上所有的大国在突破困境时,都无法指望暴风骤雨般的摧枯拉朽,而都“被迫”专注于经年累月的磨炼。大海中的滔天巨浪固然令人激情澎湃,而蕴藏于平静海面的本质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历史上的每一个大国之所以被称之为大国,是因为在经年累月的崛起道路上,它们越过了一道又一道历史难关。其间既有刻骨铭心的屈辱,又有意义重大的胜利。如果不对它们艰辛、曲折的历史进程中所蕴藏的精神和智慧财富进行总结,并做出有益的现实借鉴,不仅意味着对历史的背叛,也必将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迷失方向。《大国突围:历史上大国突破困境的战略及其现实借鉴》作者窦国庆以史为鉴,精准分析,探讨中国在地缘政治中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