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武器装备论证模式转型的角度出发,提出数字化论证工程理论框架,并在此理论框架指导下研究了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仿真实验方法以及效能评估分析方法。在理论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给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持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的软件平台。通过具体的应用案例讲解如何运用本书提出的理论方法和软件平台解决武器装备论证中面临的作战效能仿真与评估问题。 全书共9章,即绪论、武器装备数字化论证工程理论框架、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仿真构建方法、仿真实验方法、效能评估分析方法、SIM2000柔性仿真支撑平台、OASIS综合评估分析平台、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方法应用案例,以及武器装备效能仿真评估流水线应用案例。
这两本关于德军潜艇的书籍,详细追溯了德军潜艇的发展过程。从奥匈帝国的海军开始、到1918年德军在军备装置限制条约下如何暗度陈仓,甚至在《凡尔赛条约》签订期间,德军如何阳奉阴违,在荷兰开始其潜艇的秘密研制。本书详细介绍了ⅦA、ⅦB、ⅦD、ⅦE、ⅦF型艇和最终大量生产的ⅦC,也分析了德军潜艇的优缺点和主要战术技巧。
《兵器百科全书》是一部专题性的现代军事百科全书。是继中央军委赋予编纂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之后,由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组织编纂的军事百科系列图书之一。 《兵器百科全书》在编纂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第一是系统性。以介绍现代兵器为主,尽最大可能展现一些目前在研的或即将投入使用的高技术兵器,介绍一些在以往战争中发挥过突出作用的知名度较高的兵器,反映一些在兵器发展史上产生过重大技术进步作用的兵器。全书共收条目2262全,配图1765幅,比较全面、完整、系统地介绍了轻武器、火炮、装甲车辆、导弹、战斗舰艇、作战飞机、武装直升机、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燃烧武器、核武器、新概念武器、地雷、水雷、鱼雷等兵器知识。 第二是科学性。编纂工作坚持了“质量第一”的方针。 第三是适用性。江泽民同志指出
本书选取世界各国陆军自次世界大战以来使用的武器,主要包括坦克、装甲车、火炮和导弹等重型武器,本书对它们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文字阐述,同时配有大量直观、精美的图片,力求图文并茂,使读者从真实的战地环境中来理解其历史、性能和特点。此外,为避免阅读的枯燥,本书还加入了“战地花絮”,为读者讲述武器、战争之外的奇闻异事。本书不仅是一本军事科普书藉,更是一册陆军武器大辞海。 本书适合军事爱好者阅读并收藏,对广大喜欢军事的青少年亦有裨益。
《世界潜艇百科全书》内容简介:在核动力推进系统被引入潜艇后,关于潜艇无限的潜航能力成为了多层面国际性潜艇传奇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这种传奇经常是被战争或者潜艇优越性的诉求所驱使,但通常是基于自己的梦想、理念与创新的,以及少数的各国发明家们所建造出来的。 在超过100年的潜艇发展过程中,潜艇的种类与多样性代表了那些参与设计、建造并在潜艇上服役的人员的历史贡献。另外,对于那些动机与抱负各不相同,并最终意识到水下战争潜能的国家来说,有些国家是被一些后来潜艇战的佐证所说服而发展潜艇事业的,比如英国。英国最开始十分不情愿加入到发展潜艇的行列中。而这个故事与政治内涵无关,在本书后面将会以戏剧性的陈述方式为读者展现潜艇发展的历程。
曾几何时,动力布局被认为是雅克-38舰载战斗机性能不如英国 “鹞” 和 “海鹞” 的主要原因,但是美国第五代战斗机 F-35B 不仅沿用了这种动力布局,甚至发动机也参考了俄罗斯的技术。雅克-38 只是一种技术尝试,雅克-41 才是性能卓越、发展潜力极大的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但是苏联的解体让一切美梦成为泡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因其装备精良和士兵训练有素而被其他国家公认为精锐的部队。成就德国陆军威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其装备的型号众多的全履带和半履带军用车辆,而在后者中,Sdkfz 250型和Sdkfz 251型半履带装甲人员输送车是德军中装备数量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半履带作战车辆。两款车型采用一轻一重之搭配,成为德国机械化作战部队的中流砥柱。 《战地先锋:二战德国半履带装甲车全史》主要围绕二战时期的徳制Sdkfz 250轻型半履带装甲车和Sdkfz 251中型半履带装甲车展开论述,内容包括战车研发和作战使用等主要部分,并按照车型分篇介绍。
《武器》主要阐述了相互威慑理论的原则。后来,这一理论曾一度被作为美国的核战略原则。《武器》认为,核武器是一种无法防御的;武器;它的出现,将使战争从人类世界上完全消失,或至少必须消失。《武器》还认为,在核攻击面前,不存在任何防御手段,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必将在核报复打击下同归于尽。因此,发动核战争已不再是一种符合理智的政策选择了。布罗迪写道:迄今为止,我们的军事机构主要目的都是赢得战争。而从今以后,它的主要目的必须是避免战争。它大概不可能有其他什么有益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