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是兵学史上的重要典籍,该书汇集曹操、杜牧、李筌、王皙、梅尧臣、贾林、张预等十一家注释,使《孙子兵法》一书的内容更为丰满。各家注释不仅解释文字、疏通文意,而且加入了大量饶有趣味的历史故事,这样使对作战谋略的阐释不流于单纯的说理,如此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兵家策略。本书所据底本为宋刊本。 此次推出的精装典藏本,开本大小由140毫米*203毫米,调整为150毫米*220毫米,各级字号随之有所加大,每面四周留白也增加不少,从而在方便读者研读的同时,也便于做随文笔记。
要塞(Fortress)一词早起源于14世纪初,可见防御性建筑的出现于此时期达到高峰,这段时期欧洲的城堡、碉堡和防御型城镇形同雨后春笋,在各大小战役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15 17世纪时,要塞更混合了城堡、宫殿的建筑结构,但又比一般的城堡更加坚固。本书用五个部分 中世纪要塞的构成元素、中世纪早期的要塞、城堡时代、高耸城墙走入历史、中世纪的城堡与要塞 全方位展现欧洲中世纪的要塞以及与之有关的战争场景。本书配以大量照片、插画,还原了各种要塞城堡的内部结构和外部样貌,令读者对欧洲中世纪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有了全新的认知。
《三十六计》集合了我国古代的重要军事思想和丰富战争经验,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堪称一部“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兵学奇书,是中华民族 文化遗产之一。全书共分六套计谋,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及败战计,每套计谋又分为六个计策,共三十六计。 由东篱子解译的这本《三十六计全鉴(珍藏版)(精)》对《三十六计》中的每一计都进行了详细解析,并配以精彩的历史故事,以全新的视角、全面的层次, 、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示《三十六计》所涵盖的谋略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