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传》是《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之一。本书由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立项,成立编写组撰写,历时十六年,数十次赴粟裕家乡、青少年时期活动的地方以及战争年代的主要作战指挥地域和工作过的单位作调研,采访了数百位
用身经百战来形容肖永银将军一点都不过分。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经历了鄂豫皖的“大肃反”,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到红四方面军后给徐向前元帅当警卫排长,经历了感天地动鬼神的西路军失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刘伯承、邓小平的麾下经历过胜利的辉煌,也经历过令人痛心的失败。在建国后,他在西南,又到金陵与许世友等名将搭挡,抗过了“文革”的动乱,组织了擒获林彪死党行动…… 本书用生动流畅的文笔,写出了在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的关怀教导下,百战成将的肖永银传奇的一生。刻画了刘、邓、徐帅及许世友、李德生、陈锡联、秦基伟、李震、王近山等一代名将的栩栩如生的形象。是一部难得的传记文学作品。
为了更好地开展企业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企业工会工作手册/新时代工会工作实用丛书》一书。主旨是帮助企业工会干部了解工会基本知识,明确工会工作方向、任务、要求,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把握工作重点和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企业工会工作手册/新时代工会工作实用丛书》以党的精神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企业工会工作的特点,着眼于操作层面介绍和阐述怎样做好企业工会工作。《企业工会工作手册/新时代工会工作实用丛书》是企业工会工作者的好帮手,也是做好企业工会工作的参考和指导用书。
本书稿立足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和任务,从中国社会结构状况和政治现实需要出发,以历史文献为重要依据,运用政治学理论,深入论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青团与学联、工会、农会、妇联、儿童团、青联、少先队、青年社团等各类社会组织构成理念相扣、行动相应的政治关系和工作关系,同时着力剖析共青团作为党的青年组织与各团体关系形成的现实社会基础、必然性以及经验教训,从而探索共青团与各类社会组织有机互动的历史逻辑和现实路径。
《中国历代名将图典》从中国史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人物中精选出100位历史名将,上起商朝末年吕尚、西周周武王,下至清代郑成功,并配有其生平事迹与成就的详细文字讲解。《中国历代名将图典》集收藏、鉴赏、资料于一体,是一部具有实用价值的工具书。相信会有很好的欣赏学习价值。
罗荣桓(1902—1963)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湖南省衡东县人。早年组织通城秋收暴动,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曾任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红四军军委书记兼政治委员、红一军团(兼东路军)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扩大红军突击队总队长、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委员、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山东分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军区第一副政治委员兼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华中局第二书记兼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最高人民检察署署长、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民兵
用身经百战来形容肖永银将军一点都不过分。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经历了鄂豫皖的“大肃反”,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到红四方面军后给徐向前元帅当警卫排长,经历了感天地动鬼神的西路军失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刘伯承、邓小平的麾下经历过胜利的辉煌,也经历过令人痛心的失败。在建国后,他在西南,又到金陵与许世友等名将搭挡,抗过了“文革”的动乱,组织了擒获林彪死党行动…… 本书用生动流畅的文笔,写出了在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的关怀教导下,百战成将的肖永银传奇的一生。刻画了刘、邓、徐帅及许世友、李德生、陈锡联、秦基伟、李震、王近山等一代名将的栩栩如生的形象。是一部难得的传记文学作品。
仿佛是思维定式,但凡提及国民党的将领一准是草包,而那些貌似强大的军队更是不堪一击。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公正,卫立煌就是一个特例。这位有着长胜将军美誉的国民党三星上将,不论是在第1次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还是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都屡建功勋,被史迪威将军称为“百战百胜将军”。《爱国将领卫立煌》作者凭借父辈间的世交,获得了大量手与将军有关的资料,在时隔半个多世纪之后,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位铁血硬汉的传奇人生、出色战功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孙中山的忠诚卫士,国民党的三星上将,坚持与共产党合作抗日,统帅远征军所向披靡,叶落归根回到大陆……片段画面演绎卫立煌将军一生传奇色彩、战功勋迹和人格魅力。
阎锡山,是一个经历相当复杂而又颇具特色的人物。他在近代中国史上经历过从清王朝到民国以及由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的朝代更迭,参加过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也卷入过北洋军阀混战,发动过倒蒋的中原大战,进行过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他受到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推崇孔孟儒学,尊奉纲常名教,也留学过日本,接收了不少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并将它们加以借鉴应用;他不甘落后,力图进取自强,也对现存种种社会弊端表示了不满,想要对它加以克服改造,却又患得患失,不敢从根本上触动现存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而是想用折中的办法对一些社会矛盾加以调和;他在振兴山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曾作出过积极的贡献,也为争取中国的独立自主和繁荣富强进行过一番努力,但同时,也给山西民众造成了不少灾难,并
现在的年轻人说起蒋百里,可能得说他有一个女婿叫钱学森,他有一个副官叫蒋纬国,他有一个表侄叫金庸。他的名气在日本比在中国还大,日本人记得他的《国防论》和他的抗日战略理论。在这位只讲武不动武的陆军上将面前,他们说:“一个蒋百里就两次打败了整个日本陆军。”次,蒋百里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时轻松夺魁,在所有日本毕业生面前把日本天皇佩剑取走了,他的同学荒木贞夫之流后来是打太平洋战争的日军主要将领。第二次,八年血战之后,看蒋百里的抗日理论,日军正是按照他在其持久战理论中指出的那样,推进到湖南后陷入中国战场的泥沼中,不能自拔,直到投降。 蒋氏租上是藏书大家,蒋百里自幼饱读诗书,后义融中西文化于一体,无论军事、书法、文学、美术还是外交,样样比肩高手。蒋百里青少年时主编的《浙江潮》,其思想之尖
本书收录了各个时期的工会组织工作重要文件,由全总组织部选编,供各级工会开展组织工作使用。书中文件涉及综合、组织建设、会员会籍、地方工会、基层工会、产业工会、民主管理、女职工工作、教育培训、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工会经费等内容,是新时代工会干部的案头工作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