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塑造了为国为民抛肝胆、洒热血的岳飞形象,书中的岳飞既文武双全,具有天才般的军事能力和对文化典籍的熟谙热忱,也聪明通透、慷慨大义。在南北宋之交的混乱时局和宋廷犹豫迁延的议和主张之下,岳飞以满腔的热血、坚定的意志参与到北伐抗金的战斗中,屡建奇功,从一个农村青年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卓越的将领,并在打败金兀术、夺回建康府后,受封通泰镇抚使,如愿站在了抗金的前线,开始着手实现自己北伐的战略计划。
本书为纪实文学作品,真实记录张困斋烈士的生平事迹。张困斋系宁波北仑人,后来沪在银行业任职,其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张困斋以开设 丰记米号 店为掩护,负责上海地下党领导机关的联络工作。1949年3月不幸被捕,5月7日英勇就义。他与李白、秦鸿钧一起,被称为 电台三烈士 ,他们也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角李侠的原型人物。作者通过研究相关历史文献及联系张困斋烈士家属等方式,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记录了张困斋不平凡的一生。本书的创作与出版,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知晓张困斋烈士的革命事迹,铭记革命先烈,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东北陆军讲武堂将帅录》是 中国著名军校将帅传记书系 的第六部书,收录了中国20世纪初以来不同历史时期被任命少将以上军衔,或于其他领域卓有建树的4000多名军事统帅、杰出将领和军界名人的生平传记及广泛收集而来的1000多幅照片,全书总计400余万字,搜集、整理和研究这部分人的成长历程和来龙去脉为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和学习中国近现代军事史提供了翔实可靠、便于查阅的人物资料工具书。
本书是畅销书《进击的局座:悄悄话》系列图书,延续前两本 悄悄话 的风格,作者张召忠围绕 中国制造 ,讲述自己年轻时的奋斗经历,讲述自己了解和亲历的历史事件,讲述当代中国巨大的成就,以此说明当代幸福生活的不易,让年轻人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鼓励少年选好方向努力拼搏,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开辟一片新天地。
暂无内容简介。。。。。。
《西路军女红军团长王泉媛(精)》共30余万字,同时展开两条叙述线索,*后两条线完满对接:一条线从石窝分兵写起,王泉媛和她的战士们不敌马匪被俘,她们抗争、斗争,王泉媛机智逃脱,却被兰州 八办 以五块大洋打发,辗转回到家乡,遭到种种误解,但她依然坚持自己的革命信仰,直到1989年恢复了党籍。另一条线则从王泉媛小时候写起,写她想要读书,却在11岁时嫁给了大她16岁的丈夫,参加革命后进入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参加扩红,收救伤员,爬雪山、过草地,逐步成长为妇女抗日先锋团团长,直到梨园口*后一仗。穿插叙述的两条线叠加在一起,就是王泉媛完整的人生。两条线的发展形成的鲜明对比,正是本书构思的巧妙之处:作者就是要用这样的方式,展示王泉媛这个英勇的西路军女团长悲壮而惨烈的一生。 本书作者王霞,是一位军旅作家,曾出
朱敏彦编著的《抗战名人在上海的纪念地》介绍: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9月抗日战争很后胜利,上海在十四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历目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名人故(旧)居为主体的纪念地承载着名人的历史和声誉,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特有魅力,是一个城市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抗战名人在上海的纪念地镌刻着上海这座城市千百年积累的记忆,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上海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为了全景式展现各界抗战名人在上海的纪念地,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通过众多的图照和资料等,图文并茂地系统编成此书。
朱敏彦编著的《抗战名人在上海的纪念地》介绍: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9月抗日战争很后胜利,上海在十四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历目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名人故(旧)居为主体的纪念地承载着名人的历史和声誉,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特有魅力,是一个城市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抗战名人在上海的纪念地镌刻着上海这座城市千百年积累的记忆,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上海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为了全景式展现各界抗战名人在上海的纪念地,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通过众多的图照和资料等,图文并茂地系统编成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