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2500多年前,在古希腊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争,战争的一方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另一方是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经过27年(公元前431 前404)的惨烈较量,战争以雅典的失败而告终,但取胜的斯巴达一方也并未享受到胜利的果实,盛极一时的希腊文明自此逐步走向衰落,甚至对后世的世界历史进程也造成了长远影响。修昔底德亲历战争,将长达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作为一个整体来叙述,态度求真求实,语言简洁流畅,并对一些重要的军事问题作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全书记载了战争的主要史实,展示了陆战海战的恢宏场面、党派斗争的严酷惨烈,还描述了其间人们心理心态的微妙变化等内容。
在商代人看来,战争和打猎其实是一回事,战争的对象是周边的异族,这些异族被他们视为各类精怪,而不是人类 商代军队,包括商王、各类贵族武士和大量女性武士,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则是由氏族农民组成的步兵。只有贵族武士才能驾驶战车,穿戴青铜头盔与皮甲,身披虎皮,指挥原始的骑兵以及战象部队,用大斧和弓箭作战。普通的步兵,主要使用短戈、长矛和盾牌的组合,并广泛使用飞石和弹丸射击,攻击敌方的非致命部位,将其射伤、擒获 商代战车、战象、步兵的阵型,往往是模仿宇宙结构中的神圣数字,形成 三 或 五 的阵型排列,如分别为 左、中、右 三个组成部分的方阵 本书通过考察和梳理古代传世文献,以及甲骨文、铜器铭文、简帛文字,结合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并参鉴世界上其他古代民族的战争资料,综合复原出石器时代以迄商代战争的
坦克作战在1916 年首次运用于西线战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场战役的战场考验,直到今天,坦克仍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书中上百幅全彩地图为读者展示出每一场著名战役,并配有详细的行动作战地图和珍贵的历史照片,有些是从未发表过的私人收藏档案照片,还有一些图片展示了坦克的火力射程、军事演习、编队组织以及坦克生产统计表。这些都很好地还原了从1916年坦克首次参战至21世纪所有坦克参与的重要战役和战斗以及各种军事行动的战场细节,使读者能更直观准确地了解当时的战场状况及战役进程和发展。 本书也详细解说了从最早的坦克对步兵的战斗到现代坦克集群作战的百年历史, 还介绍了从第一次试验性的装甲战斗车辆到21世纪的热成像仪、自动化火力控制以及电磁武器等在内的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工业系统在坦克作战中的作用。
飞机的发明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改变了以往只在陆地上进行战争的作战样式,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攻击敌国的各种武器中首屈一指的利器,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攻击性武器比战机更强大、更具颠覆性。 本书研究作战飞机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主导军事行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主导我们所有人的生命。书中以大量珍贵的图片、数百幅精美的地图和3D效果图、专业和详细的介绍相结合,真实展现世界战争史进入20世纪以来空中作战的全部历史图景和惊心动魄的过程。 本书中的地图按年代顺序编排,完整收录了每一时期每一场战役战斗的历史文献,并对当时的战场态势和整个战争形势作进一步的说明,包含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所有战机参与的战役、战斗和军事行动的战场动态细节。
本书为欧洲城郭篇,是欧洲5 15世纪的军事城堡的发展历史,守城与攻城是两种军事技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本书讲述了不同城堡形式的发展,以及相关武器、攻击方式的改变。本书还对著名城堡攻防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文字生动朴实,大量图片是亮点,各种兵器复原图、战斗局势情景重现、战斗地形图等,适合辅助阅读。
这是一本适合研究日本建筑的人以及热爱日本武士文化(含游戏)的人阅读的书。多数篇幅在集中详解日本城郭的结构、在攻防战中的作用,还有城郭的发展和分类,地域特色及历史沿革等,是一本大全式、说明式的书,适合当作工具书。如果你想把它当作普通的图书来读,特别是本书后半部,由于都是用较长的篇幅讲解细致而具体的问题,可能连续看下来,会有点累。但总的来说,它还是一本不错的常识性入门读物,可以作为更专业的相关书籍的导读和铺垫。
选题是从《抗美援朝精神研究》杂志发表过的上百篇老兵文章中,精选出的20余篇。主要内容是全国各地志愿军老首长、老战士的回忆记述,他们的年龄大都在八十岁以上。其中,一些耄耋老兵,不顾年高体弱,亲自撰写在朝鲜战场的亲身经历。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从中看到他们当年在朝鲜战场出生入死、英勇战斗的精神风貌,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这些文章,每篇都是十分难得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将永载共和国的光辉史册!
《西藏古近代军事史研究资料选辑》由次旦扎西、杨永红编著,西藏古近代军事史的内容,散见于藏汉古史籍,史料浩如烟海,对于广大研究者搜寻、查找,实为不易。有鉴于此,我们将在编写《西藏古近代军事史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整理编排成《西藏古近代军事史研究资料选辑》,以飨读者。
《 高升号 的沉没》以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高升号为主的几艘舰船为案例,不走宏大叙事的传统套路,而是以历史细节还原当年战争。诚如《台湾立报》发行人、传记文学出版社社长、美国加州大学U-CLA终身教授成露茜所言: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然而,中国经此一奇耻大辱,也开始觉醒了,这是近代历史的一个转折点。百余年来,研究者固不乏人,然悬案连连,令人难窥底蕴。高升号事件至今还是西方讲述国际法的重大案例,它导致了国际法的修改。 作者文笔修养深厚,倾注诸多心血,大量汇集史料,考订精严,叙事既中肯又具体,解答了许多长期让人困惑的谜团。
本书是一部史诗性的海权史话,读来让人激情澎湃,感慨万千,每一章节都引人入胜。撰写这本书难度很大,需要具备多方面的历史知识和对中国海军建设的真实了解,作者长期扎根海军部队,他用自己的笔,无数次地报道了中国海军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见证了中国海军的成长壮大,也通过自己的笔呼吁重视海权,大力捍卫中国海权。他所创作的所有文学作品,都与海有关,都与海军有关。所以杨德昌是撰写本书的不二人选。在当前复杂国际局势下,唤起人们的海权意识,维护中国海权,这本书可谓是读本。
纵观中国抗日战争各战场,滇西抗战因日本切断滇缅公路援华线而起,战场所涉区域具有跨越国界和抗战主体盟国联手的显著特征,有别于其他战场。本书用史实深刻揭露了日军在滇西沦陷区的罪行:政治上实行 严厉的军政统制,“以华制华”;经济上进行经济掠夺,“以战养战”;文化上破坏滇西沦陷区教育文化资源,并实施奴化教育。无差别轰炸、细菌战、强征“慰安妇”和“三光”作战惨 人寰,给滇西沦陷区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本书能够加深人们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特洛伊战争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冲突之一,是为了争夺美丽的海伦而发动的一场长达十年的战争。两千多年来,人们从这个故事中汲取了许多艺术灵感。但是,这个故事究竟是真是假? 在《特洛伊战争》中,历史学家和古典学者巴里·施特劳斯一直探索着战争背后的谜团和真相,从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到海因里希·施里曼于19世纪晚期发现特洛伊古城,再到近期的考古发现,找出了这些故事的相关线索。结果证明,特洛伊人并不属于希腊种族,而是安纳托利亚族人,与东部的赫梯帝国同盟。特洛伊战争期间,希腊人都是优秀的水手,而特洛伊人则偏爱稳定的安居。战争的起因很有可能是绑架海伦事件——更重要的是,抢夺皇室嫁妆一事。归根究底,这是一场特洛伊人与希腊人对东爱琴海海域的控制权之争。 通过将这些争斗生动地解构重组,以及对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