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版,此次再版作者对此书作了全面修订。本书是研究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的专著,对梅洛-庞蒂早中晚三期思想都有较全面的介绍。
《皇极经世书》共十二卷六十四篇,宋邵雍撰,以元、会、运、世四个概念推演历史演变与兴衰,起于帝尧甲辰终至后周显徳六年己未,兴亡治乱之迹皆以卦象推之,因取法乎周易 元亨利贞 之方,故有 易外别传 之称。实际上是我国古典时代的 历史哲学 。首六卷《元会运世》凡三十四篇,次四卷《声音律品》凡十六篇,次《观物内篇》凡十二篇,末《观物外篇》凡二篇。前六十二篇是邵氏自著,末二篇是门人弟子记述。其中《观物篇》实乃邵雍之哲学、易理、历史学的理论大纲。朱熹极为推崇此书,说: 自易以后无人做得一物,如此整齐包括得尽。 甚至言: 康节(邵雍)易看了,却看别人的不得。
《思想的力量(第9版)》是迄今为止覆盖面*全的哲学史读本,内容包罗万象,纵览了西方从古至今的所有哲学理论流派。全书写作风格生动,让哲学变得通俗易懂,却又不至于过分简化,每章章末还附有重要思想家的原著选读。作者着重展现了哲学思想如何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考察了哲学思想与人类历史、日常生活的互动关系。本书作为美国大学经典哲学教材,至今已出到第9版,广受各类读者欢迎。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巨著。他认为当时的哲学界一片混乱:独断论者内部分裂,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唯理论者与经验论者莫衷一是;怀疑论者粗暴地反对其他所有理论。曾经被认为是 一切科学的女王 的形而上学陷入了危机。这是人类理性生死存亡的时刻,康德希望重建形而上学,使理性为人类启蒙。他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了理性的根源、范围和界限。康德哲学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被称作哲学上的 哥白尼革命 。《纯粹理性批判》与康德的另两部著作 《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被称为三大批判。
各民族有各自的文化背景,管理哲学因受文化变数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理念。中国的经营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一个 道 字。管理之道,尤其要易知易行,才更有实用价值。本书提出 安人之道 经权之道 挈矩之道 三个向度,构建起适合中国民族性的M理论。管理者在学习管理理论的同时,还要明白虚以控实的道理,真正做到让组织不停滞,持经达权而生生不息。
《庄子发微》系钟泰先生晚年重要的著作,为其毕生研治庄学的结晶。在早年著作《中国哲学史》中,钟泰认为庄子 学贯孔、老二家 ,而在《庄子发微》中则认为自己此前仍旧 不免影响之见 ,终确立庄子之学根本孔子,为孔门颜子一脉正传。 庄学源远流长,派别繁多,有以道解庄者如褚伯秀《义海纂微》,有以儒解庄者如宣颖《南华经解》,有以佛解庄者如憨山德清《内篇注》,有以文解庄者如刘凤苞《雪心编》。《庄子发微》或可归入 以儒解庄 一脉,但其丰富性非只 以儒解庄 四字便可囊括。钟泰先生深于训诂,对清代朴学家治庄成果多有驳正;长于义理,于庄子繁难论说皆剖析精微;又时时会通《庄子》与六经及先秦诸子,同异互见;尤可称道的是其注重内七篇乃至三十三篇的内在联系,以庄解庄,真正做到了 道通为一 。《庄子发微》甫一问世,便为当
《哲学导论:综合原典教程(第 11 版)》是一本扣人心弦、深入浅出、详略得当的导论,它专注于哲学中的核心问题,以及回答它们的多种方式。作者们将哲学史中重要文献的关键章节与时下哲学中的选段相结合,在澄清文本的同时,还提供了带有自己详尽评述和解释的语境。选文横跨 2500年,从为人所知的*古老的断章残篇,到*前沿的当代文段一应俱全。章节以话题为线索编排,呈现出多重视角 包括分析的、欧陆的、女性主义的和非西方的观点 并穿插着重要哲学家过往的作品。
《黑格尔导读》是亚历山大 科耶夫1933年到1939年间在巴黎高等研究实践学院讲解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课程,它并不是纯粹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导读。在这部由他的学生的笔记整理而成的著作中,科耶夫融入了他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部独立的哲学著作。 为什么说科耶夫的黑格尔解读在20世纪的作品里可以为那么多人称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揭示了黑格尔思想的当代意义,并且明确告诉人们,我们正在按照黑格尔的理念,走向历史的终结。
本书是一部解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评论文集,收录了十三篇国际顶尖的哲学学者的原创文章,按照原著章节顺序逐一解读,旨在为这部影响深远且艰深的哲学经典提供全面深入的学习研究指南。全书对原著每一部分的重要问题作做了独到的分析,也从整体上揭示了各部分的作用及内在联系。本书罗列了丰富的参考文献和进阶阅读书目,为读者进一步研究《精神现象学》提供了资源和便利。
尤尔根 哈贝马斯(J rgen Habermas )是被誉为 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 的德国哲学大家,当代最重要的理论大师,本书是哈贝马斯年届九十之际对自己哲学观的再阐述,对其哲学世界路径的反思和整理,并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全面观照而不失理论来源的自我总结,也可以视为一份难能可贵的学术自传。哈贝马斯早在十年前,接受德国苏尔坎普出版社的邀请,精选其一生哲学研究的五个最重要的领域,出版选集,全面呈现其思想体系。这五个主题都有自己的独立的哲学根基,在更广泛的社会理论语境中都各有一席之地。之后哈贝马斯为这五个主题分别写了导言。有感于当下学术领域分工愈加细微,并担心自己的哲学不能因此而以整体的面貌昭示于人,哈贝马斯这本《哲学导言》,自陈本心,娓娓道来,也不烦征引具体章目。 苏尔坎普出版社邀请法国学者让 马克 杜朗-
本书系 神经科学与社会 丛书之一种。是什么让我们感到快乐?又是什么让我们感到悲伤?我们怎样才能感受到热情呢?是什么让我们充满了欲望、愤怒、恐惧或温情呢?传统的行为科学与认知神经科学还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本书主张理解大脑的演化是解开大脑工作机制之奥秘的关键点之所在,所以作者对从啮齿动物到人类的哺乳动物的行为和机能解剖做了详尽的比较研究,并提出了极具洞察力的理论,从而解释了动机、情绪和自动反应的皮层下操作平台与后来演化生成的新生事物 皮质之间的关系。书中对寻求、欲望、愤怒、恐惧、关爱、忧伤和游戏等基本情绪如何引导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的情感生活提供了一种易于理解的解释。
本书考察逻辑学在中国的发展源流,既有对中国逻辑思想史和西方逻辑学传入过程的细致梳理,又有对相关史实的钩沉和评价。作者不带偏见地将西方逻辑学传入中国的坎坷历程与中国本土逻辑思想的发展相结合展开论述,从这个角度切入对中国传统逻辑思想的演进和近代以来逻辑学如何扎根中国学界并为汉语言创造新概念新术语提供强大助力进行多角度的考察,这一考察大大丰富了中国思想史的内容,并揭示了近代以来汉语言在概念术语上创新演化的历史脉络。全书结构清晰,文献征引广博,考证精详,而其结论落实于中国现代话语体系的建构上,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和延伸了中国逻辑学的研究路径。
什么是道? 无为 就是躺平吗? 老子是不是主张 愚民政策 ? 寥寥五千余字的《道德经》蕴含着无穷的生命智慧,但也因它的简洁,引发了后世读者的诸多迷思。 《道德经》究竟说了什么?今天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它呢? 针对于此,刘笑敢教授在本书中通过八大主题,将《道德经》八十一章妙语整合为融贯的道家思想体系,详解《道德经》的核心关键词:道、自然、无为、正反 更有老子治国理政的独特命题和以及现代社会的重要启示。 68项专题解读,32篇答疑解惑, 为读者扫清《道德经》的阅读迷障,深入浅出地传授老子的独特智慧。
《成唯识论讲话》是慈航大法师对唯识学基本典籍《成唯识论》的详细讲解。作者一字一句对原文进行白话解读,既对原文有必要的考证,又对文义进行了适当的发挥,使原来艰深的唯识理论变得通俗,可谓是《成唯识论》的极佳入门读本。
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版,2023年崇文书局第二版。本书分别介绍了十九世纪德国重要的非主流哲学家,对我们了解现象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了解现象学的特征多有助益。 编 黑格尔时代的反思辨思潮 ,介绍了自由主义思想家威廉 洪堡、施莱尔马赫,被遗忘的现象学先驱弗雷斯,以及贝内克和布尔察诺。第二编 黑格尔之后到普法战争之前(1831 1870)的德国哲学 ,介绍了特楞德伦堡,科学唯物论的几位代表人物,叔本华,基尔凯郭尔,以及现象学先驱洛采。第三编 普法战争之后的德国哲学 ,介绍了新康德主义的诞生及其发展,以及与之同时期的科学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反对者,后介绍了对海德格尔影响很大的狄尔泰。 附录介绍了现象学运动的发展和现象学对20世纪西方哲学的影响。
本书记录著名学者赵敦华教授最近十几年的研究心得,是一部关于中西哲学与马克思哲学对话的原创论文集。作者创造性地试图用达尔文的发生学观点,重新解释中国文明的起源;用中西比较哲学的方法,重新理解先秦经典;并且对马克思主义,做了正本清源的工作。全书分三篇,上篇:马克思哲学:正本清源;中篇:西方哲学:推本溯源;下篇:中国哲学:返本开新。
`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讲述了自己从事哲学教育与研究的治学经历和心路历程,表达了对学问之道的自我领悟,阐释了对哲学的不断追问与理解,表述了那些仍然使自己激动的思想。言语间展现出一位哲学家的睿智通达,流露出一位思想者对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无限热爱,呈现出一位教育工作者对哲学教育、哲学人才培养的深刻思考。
本书通过对康德哲学的重新阐释,不仅探讨了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如何在西方古典哲学中得到融通与统一,而且在存在论层面深入讨论了真理与自由这两个最核心的哲学问题的本质关联,从而为理解近现代社会的合法性根据提供了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解释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