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是王汎森教授研讨近代中国思想史的新作。他认为,思想与生活相与交织,不同人群所呈现的思想光谱浓淡不一,思想史研究应致力于刻画历史的复杂性。王汎森教授以此思路探讨近代中国人的存在感受、生命气质、人生态度,灵活调用思想、学术、生活、政治诸种材料,解读从 新民 到 新人 的变化、 主义 的兴起、近代思想中的 未来 、 人的消失 等新鲜议题,呈现出近代中国大变动之中丰富、幽微的心灵世界。
作者延续《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中*后一卷的问题意识,将 有关中国革命及其意识形态的历史分析 作为全书的研究宗旨,致力于将中国20世纪的思想和历史建构为思想的对象。全书共三卷,主题分别为:*卷 世纪的诞生: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辑 ;第二卷 世纪的多重时间:帝国、革命与跨体系的运动 ;第三卷 世纪的绵延:重新政治化与齐物平等的哲学 ,展现了他长期以来对 短20世纪 的中国从时间到空间、从历史到社会、从政治到信仰之巨变的宏大研究。 本书为*卷。开篇即开宗明义,对于 世纪 这一新时势概念的 诞生 和20世纪中国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宏阔又纵贯的阐释与分析,其余篇章主要聚焦于从 世纪诞生 时期的系统性断裂与置换、民族国家危机、 一战 与 亚洲觉醒 、五四启蒙运动、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等重大的历史事件与结点中寻找 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
《道德经说什么》是西安交大哲学教授韩鹏杰对《道德经》的通俗解读,以魏晋时期天才学者王弼注解的经典本为依据,回归老子的创作初衷,为读者还原一本去神化、去玄妙化的真实《道德经》。韩鹏杰指出,《道德经》本质上是一本有关领导学的经典,其成书目的是为当时的王侯、士大夫、圣人这三类领导者,解答治国之道、为官之道和人生之道的困惑,引导其成为有德之王、有德之士、有德之圣。他精研《道德经》数十年,以独有的“以经解经”特色和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对《道德经》进行了逐章逐句的精妙解读。在他形象生动的例证和旁征博引的拆解下,读者可以快速了解《道德经》中的思想与智慧,进一步为自己导生活之道,成有德之人。
这是一套南怀瑾先生讲给当代人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按主题分为三本书:《中国有文化》《人生无真相》《正道的谋略》,分别对应南怀瑾作品中与当下普通读者关系密切、适合入门的板块。 《中国有文化》意在呈现南怀瑾先生对于中国文化总体脉络、特色和价值的概述。可以让读者快速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核心价值,了解古今社会在组织方式、经济、教育、政治等方面的差异,进而获得对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认知。 不论古今中外,对个人来说,一生重要的事无非立身、处世、做事、安心,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遗产。《人生无真相》这本书就将南怀瑾先生讲述的相关内容有序地组织起来,希望对于读者看透人生的规律、面对人生的困境、实现人生的价值有所帮助。 《正道的谋略》关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做人成事策略的话题,侧重于
本书作者以风趣的语言和独到的眼光,对《论语》进行了深入浅出地剖析。在作者笔下,孔子有理想而不得实现,颠沛流离,像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对于如何读经典,如何看待经典,作者提供了他的思路,启示人们对《论语》到底在讲什么、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产生新的思考。
《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列儒家经典“四书”,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典。《孟子开讲》是鲍鹏山教授继《论语导读》《大学中庸导读》《道德经导读》之后,出版的又一部对传统经典做现代解读的新著。开篇《导言》,论述孟子思想中的中国文化重大命题及其逻辑关联;全本十四卷,每卷由原文、今译、注释、开讲四个部分组成:原文精校,今译畅达,注释精审,开讲通透,一气贯注。篇后为读者列出成语及相关章节链接;卷后附录《孟子的编撰与成书》,为读者延伸专业知识点。开讲部分是本书优选特色,明明是说古典文本,偏讲得明白如话;明明在讲古圣先贤,偏又说得他如活当下。对传统经典做现代价值的阐发,是本书的显著价值,也是作者阐释传统经典的出发点,更是一个学者价值的极大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研究》从文本考证与理论研究、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多维视角,并以一种独特的 叙述方式 ,深入而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历史演变和基本问题,是第一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专著。本书通过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说明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特征,分析了苏联、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反思与重建,从本体论、辩证法、历史观、认识论、价值论等多维视角阐述了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问题,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使哲学的理论主题从 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 ,从 认识世界何以可能转向改变世界何以可能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
《道德经说什么》和《庄子说什么》是西安交大韩鹏杰教授精读道家经典的系列书籍。《道德经说什么》是韩鹏杰精研数十年,以魏晋时期天才学者王弼注解本《道德经》为依据,以独有的"以经解经"特色,用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带给读者的一个立体的《道德经》。他以形象生动的例子和自身厚重的国学素养,对《道德经》进行逐章逐句的解读,重点讲解书内《道经》 "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尊道贵德""反者,道之动" ,《德经》"以下为基""大象无形""福祸相依"等核心思想,力求深入浅出,让读者全面了解《道德经》的思想与智慧,感受中华文化较为的魅力和时代风采,引领读者感受国学文化的智慧。《庄子说什么》是韩鹏杰对《庄子》一书的独到解读,带我们走近庄子其人其文。韩鹏杰从“内篇”“外篇”与“杂篇”中挑选出15篇反映庄子思想精华的代表文章,用
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和19世纪的生物进化学说所奠定的新的宇宙与人的观念,构成了今天对宇宙与人的认知基础。而宇宙与人观念的新旧变迁又引动了包括宗教、伦理、美学、社会政治学说等诸领域的思想震荡、观念协商或革命。本书以近代中国的大思想家、国学大师章太炎之思想经历为轴心,来辐射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跨越大西洋、太平洋的英语、日语、中文三个文化圈,涉及英、美、日、中四国,围绕革新中的宇宙与人的观念所牵动的宗教、伦理、社会政治学说、美学诸领域之思潮跌宕和交互影响。这是一部流动的人类精神的史诗。在寰球的同一段时空中,各个国别固有的文化特征不同、当前之社会命题有别、内部的派别分歧深刻,使得整体上步伐相同的观念革新面临理解要点之参差错落、逻辑理路之递演流变。恰恰是在这么一个复调喧哗的格局中,才能
《周易概论》(增订本)出版后已多次再版,为了应读者之需,为了各地易学教学教材之需求,本次出版对原书版式、图谱、文字都再一次进行了修订处理,使本版本成为《周易概论》的很好版本,满足了爱好者收藏版本之需。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智慧宝典,其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其至高的地位。《论语的生活智慧》一书将先哲的金玉良言与当今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从看似浅显的语录经典中提取出生活的智慧,从而为社会大众提供一种有效地人生参考,有助于读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营造更适合自己的心境和环境。 曾教授曾经说:《论语》这本书可以算是一道家常便饭,不是它便宜,不是它方便,而是当我们吃了很多很多山珍海味之后,我们会感觉到,还是要回头,吃吃家常便饭,中华民族永远不离开它。 为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曾仕强、曾仕良著的《论语的生活智慧(上下)》对每一句《论语》原文都从六个方面予以解读,具体框架是:注释、主
《论语》共二十篇,多以每篇起首二字作为篇名。《樊登讲论语:学而》以《论语》开篇“学而”二字为题,解读上半部《论语》。“学而”代表了终身成长的价值观。《樊登讲论语:先进》以《论语》下半部首篇“先进”二字为题,演绎下半部《论语》。“先进”意味着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新的力量。《论语》是对樊登人生影响优选的一本书,没有《论语》就没有现在的樊登!他捧着《论语》反反复复地研读了20年。《樊登讲论语》是樊登的心血之作。樊登在为大家深度戒赌了300多本书之后发现,《论语》中的理论并不过时,它几乎能够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烦恼。本书的特色,是用最通俗的方式解读《论语》。樊登结合现代的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育儿知识、教育学、创业方法、领导力解读论语,让每个人都能在轻松读透论语的同时,把论语用起来!
理查德?费尔德曼的《知识论》以标准看法为核心,围绕六个紧密相连的问题展开:(1)在什么条件下一个人知道某事是真的?(2)在什么条件下一个信念是有证成的?(3)知识论问题、实践问题和道德问题,如果会相互影响的话,那么它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相互影响的?(4)我们真的有任何知识吗?(5)自然科学的成果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对知识论问题产生影响?(6)认知多样性的知识论后果是什么?这六个问题的答案构成了一个*解释论证,其结论为 标准看法还是正确的 ,即我们知道相当多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我们主要靠知觉、记忆、证词、内省、推理和理性洞察来知道它们。
本书利用当代的语言观念对《论语》重新进行了译注,并围绕今日如何读《论语》这个中心,对于《论语》的原文及精神做了当下的申述、评论和阐释,并结合中西方哲学、文化、思想上的比较与分析,赋予《论语》新的意义,此即所谓“今读”。其中,培育人性情感,了解和区分宗教性私德与社会性公德,重视和把握个体命运的偶然,是《论语今读》三重点。作为对于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论语今读》表达了李泽厚和孔子的对话。一方面,李泽厚让孔子复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们言说;另一方面,他又凭其独特的方式针对孔子的问题给予回答。对于本书的读者来说,值得思考的不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泽厚所阐释的孔子的思想。
冯友兰与青年谈心 系列之自我修养篇。本书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散文小品文精选。哲学与人生是什么关系;如何自强不息;人生该向什么方向努力。本书从哲学角度,漫谈青年如提高自我修养,追求更理想的人生。本书既谈个人修养、生活境界等,更多是哲学家对于人生具体情景,以及个体努力的思考与讨论。在其哲学研究的基础上,行文深入浅出、逻辑严谨;部分内容由其经典演讲整理而来,提纲挈领、幽默风趣;对生命个体的发展,给出具体而实际的建议。本书是很好的中国哲学入门书,多读几遍其意自现,使人变得更理智与通透,对人生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和价值。
华为管理顾问、《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作者田涛老师倾心力作!25年华为深度洞察积淀之作,近40万字管理智慧的精华结晶体。 书中首度凝结与公开了田涛老师40年管理智慧和持续思考。田涛老师以华为公司为样本,以25年对华为深度洞察积淀为源头,用12个章节,毫无保留、畅所欲言地从企业内部的视角解读企业组织基于悖论的进化史。可以说,本书揭示了任正非企业管理哲学的主经脉,也揭示了华为一路逆熵成长的密码。田老师首度提出6大管理悖论,以及复制机制、学习机制、动力机制与代谢机制的4大管理机制,讲透了企业活下去与逆熵增长的底层逻辑。 管理本身就是一场在悖论中的前行,真/正卓/越的企业家无不是悖论主义者! 《在悖论中前进》一书中,田涛老师原创性提出了悖论管理体系,全书可以用“一个概念、两条主线、四个机制”来概括,
《心学的诞生》由郦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