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者积12年功力推出的又一部佳著。 这里写了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11位有代表性的、全国一流教授的生存处境。 这11位教授都是 天子脚下 的台风眼里人。俞平伯、王瑶、傅鹰、周培源、贺麟、马寅初、汤用彤、冯友兰、冯定诸位先生都是北京大学的 头面人物 ,蔡旭、陈垣两先生则分别任职于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 这里的记述乃是根据当时官方材料的记录和大量原始档案,复原出旧日 景观 。虽然事隔半个世纪,但并非 往事如烟 、 流年碎影 一类个人记忆,而具有历史化石的意味。这11位教授的命运,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更缩影了中国教育、中国文化的悲剧,也是中国历史悲剧的一幕。
《老子想尔注导读与译注(敦煌写卷本)》为 中国龙虎山道教文化丛书 之一。敦煌所出《老子想尔注》(S.6825)是一著名道经写卷,自该写卷面世以来,受到海内处学者及道教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常常将之与《太平经》、《周易同契》并列,视为早期道教的三大经典,而《老子想尔注》又是道家哲学到道教神学转化的关键著作。由于《老子想尔注》的写卷文字简朴而文义缴绕,向称难读。本书稿的 导读 部分,目的在于使《老子想尔注》的读者能够较为全面地认识该写卷的基本面貌;而 译注 部分,则对写卷做了详尽的注释和现代汉语翻译。为方便对该写卷的后研读之用。书末有仅附有《老子想尔注》写本图片,还附有考古发现的不同时期的《老子》白文文本及海内外研究《老子想尔注》的主要论著目录。
在当下这个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的丰富,而生命的品质却不升反降。我们被时代的步伐驱赶,也同样受困于自我的谜题。生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我究竟应该怎样立足于这个被误解的世界?古希腊哲人在两千多年前就警醒世人:“认识你自己!”那么,如何了解自己的心性,乃至世界的真实面目,归根到底,就是要消除我们对自己的误解。本书收录了著名学者周国平与济群法师的一系列深度对谈。两人从各自专研的领域出发,围绕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命运的可变与不可变、人生的苦与乐、觉醒与解脱、无常与永恒等话题,展开深入的辨析甚至激烈的辩论,探讨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智慧与哲思。在当下这个喧嚣迷茫的时代,两位智者的对话,为读者指引出一条保持天真自省、归于内心和平的途径。
《了凡四训》是明朝思想家袁了凡所著的诫子书,他以自己一生如何改变命运的亲身经历,为我们奉献了一本透视人生命运真相的家训经典。因其作者真有其人,所述真有其事,流传称颂至今。然而,要真正理解《了凡四训》的内涵,需要有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基础才行。本书作者郭继承曾多次给青年学生、企业员工、政府机构公务员等群体讲授《了凡四训》,他的释义和阐发,融汇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精髓,同时针对现代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做了很多外延性的解读,深入浅出,精妙独到。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性之学的宝贵,更让人明白了中国传统的命运观绝不是听天由命,而是“命自我立,福自己求”,每个人都可以力争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走好人生路。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等 道家思想 的代表作之 ,对后世的哲学、科 学、文学等各大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1973年湖 南长沙马 堆汉幕出土了帛书老子,用篆书抄写 的名为甲本,用隶书抄写的名为乙本,更接 老 子所书原典,方便大家更深入、更直观理解老子 本义。
《顺生论》是著*名文史专家张中行先生谈论人生哲学的著作。作者在书中易古人的 率性 为 顺生 ,对多种人生命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表达了自己关于 怎样活才好 的种种人生见解。近百岁高龄的文化老人运用自己厚实的人生经验和丰湛的人文知识,把人生的方方面面梳理为三个方面的六十个命题,从古今沟通、中外比较的角度条分缕析,推本溯源,以散文化的笔墨娓娓道来,使全书在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人生思索中,开人眼界、启人胸襟。
《道德经说什么》是西安交大哲学教授韩鹏杰对《道德经》的通俗解读,以魏晋时期天才学者王弼注解的经典本为依据,回归老子的创作初衷,为读者还原一本去神化、去玄妙化的真实《道德经》。韩鹏杰指出,《道德经》本质上是一本有关领导学的经典,其成书目的是为当时的王侯、士大夫、圣人这三类领导者,解答治国之道、为官之道和人生之道的困惑,引导其成为有德之王、有德之士、有德之圣。他精研《道德经》数十年,以独有的“以经解经”特色和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对《道德经》进行了逐章逐句的精妙解读。在他形象生动的例证和旁征博引的拆解下,读者可以快速了解《道德经》中的思想与智慧,进一步为自己导生活之道,成有德之人。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一部严谨却不严肃的哲学史! 宇宙的外面是什么? 世界会不会是假的? 我是不是活在虚拟世界/别人的梦中? 上帝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 这个世界有没有终极真理?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翻开本书,从神烦的苏格拉底开始,了解哲学家们穷其一生苦思的问题及最终答案。
《周易概论》(增订本)出版后已多次再版,为了应读者之需,为了各地易学教学教材之需求,本次出版对原书版式、图谱、文字都再一次进行了修订处理,使本版本成为《周易概论》的很好版本,满足了爱好者收藏版本之需。
内容介绍: 本书稿是对马克思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当代解读和阐释,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阐释部分;第二部分是马克思原著的文本摘编。其中,第一部分分为五个章节,分别对《手稿》的创作背景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位置进行了深刻剖析。对《手稿》中的核心概念、范畴如 异化劳动 异化的积极扬弃 对象性活动 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逻辑的串联。最后,针对《手稿》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意义进行了思想史和文献学角度的分析和梳理。
《易经》的制作,原起于忧患意识,这也是现代人学习《易经》占卜的最蕞大原因——趋吉避凶。《易经》占卦并非迷信,它旨在点出人生中所会面临的各种顺逆境,使身在其中的人们,可以从占卦的指点中,学习调整自我心态的方法,进而以健全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机会与困境、成功与失败,避免迷失于表面的得意或低迷之中。 国学导师傅佩荣教授,潜心精研《易经》多年,以其丰富的演讲和自身经验,用深入浅出的说明,带者进入《易经》博奥的世界,从卦象与解卦中看透世事的变动与意义,为下一步的人生方向指点迷津。 完整的卦辞呈现:详细列出《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所有卦辞与爻辞,利于解卦时参考运用。并以时运、财运、家宅、健康四大面向,解析卦辞与爻辞的参考意义。 清楚的卦象图示:明确标示出每一卦的卦象,并设计图文式的
庄子是战国中期伟大的思想家,他所关心的许多问题仍存在于当代,他的思考仍启迪着今人。 颜世安教授以隐者传统和道家思想为背景,以郭象所注三十三篇本《庄子》为依据,博采庄子研究众家之长,从全新角度解说庄子,阐释了庄子的游世思想和道论。 不同于给庄子贴上快乐主义、庸人哲学、自由主义的标签,颜世安教授认为,庄子深刻理解人生天地间的孤弱与卑微,并不相信像隐士一样归隐田园、寄情山水能够解决问题,因此独倡游世,表面上随遇而安、躺平任嘲,内心却冷眼旁观、傲守孤独。揭开嬉笑怒骂的面具,庄子试图剥离世俗对人心的蒙蔽,解除人们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习性,从“为我”走向“无我”,还原生命的清新面貌。
《读经示要》三卷,首卷论述经为常道不可不读,次卷讲论读经应取的态度,末卷略说六经大义。*卷中,熊十力略述了六经所蕴含的大道与政治思想,并疏解了《大学》首章和《礼记 儒行》。第二卷中,熊十力指点了治经应持的态度,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第三卷中,熊十力略讲了六经(主要是《周易》《春秋》二经)的义理。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智慧宝典,其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其至高的地位。《论语的生活智慧》一书将先哲的金玉良言与当今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从看似浅显的语录经典中提取出生活的智慧,从而为社会大众提供一种有效地人生参考,有助于读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营造更适合自己的心境和环境。 曾教授曾经说:《论语》这本书可以算是一道家常便饭,不是它便宜,不是它方便,而是当我们吃了很多很多山珍海味之后,我们会感觉到,还是要回头,吃吃家常便饭,中华民族永远不离开它。 为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曾仕强、曾仕良著的《论语的生活智慧(上下)》对每一句《论语》原文都从六个方面予以解读,具体框架是:注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