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5-49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伦理学原理(汉译名著本17)
    •   ( 2249 条评论 )
    • [英]G.E.摩尔陈德中 译 /2018-11-01/ 商务印书馆
    • 一直到19世纪末,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是同一概念。1903年,摩尔的《伦理学原理》出版,宣告了另一种伦理学即元伦理学的诞生。尔后半个多世纪,元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学王国一直居于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美德伦理学的兴起,以及道德心理学研究的复兴,伦理学研究呈现出了规范伦理学、美德伦理学与元伦理学鼎足发展的局面。而由摩尔所倡导的元伦理学研究的哲学意义,仍然是当代伦理学大家关注的重心。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摩尔的《伦理学原理》才被列选为20世纪前半叶一部伦理学经典名著。(另外一个原因是,自分析哲学兴起以后,传统的伦理学研究受到了重挫,直到20世纪后半叶才重新复兴。) 在《伦理学原理》一书中,摩尔提出的 自然主义谬误 的命题,进一步澄清了伦理学的学科内容。摩尔认为,怎样给 善 下定义是全部伦理学中根本的

    • ¥33.8 ¥45 折扣:7.5折
    • 作为人间之学的伦理学
    •   ( 49 条评论 )
    • [日]和辻哲郎汤恺杰 译 /2024-06-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和辻哲郎的代表作之一,可以视作其皇皇巨著《伦理学》的绪论和方法论预备。在本书中,作者首先厘清了 伦理 人间 间柄 世间 存在 等关键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 伦理 是人间共同态的存在与根底、伦理学是 人间之学 的观点;接着,和辻回溯了从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思的西方伦理学史体现出的人间观,尤其展现出他对于人的 共同态 (相对于近代西方个人主义之 个人态 )的侧重;最后,通过与西方现象学、诠释学的对话,和辻试图以诠释学方法为伦理学体系的塑造开辟道路。本书被认为是日本伦理学的革新之作,其对伦理学基本概念的诠释、对西方伦理学史及现象学、诠释学方法的审视,都富有学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经典。

    • ¥48.8 ¥65 折扣:7.5折
    •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汉译名著本)
    •   ( 810 条评论 )
    • [德]叔本华任立孟庆时 译 /1996-09-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收录了两篇伦理学方面的论文,一篇是应德隆海姆挪威皇家科学院征文而作的《论意志自由》,一篇是当哥本哈根丹麦皇家科学院征文而作的《道德的基础》。在文中,哲学家把自己的伦理学观点进行了充分的论述。这两篇论文则是其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四篇的补充。值得一提的是,《道德的基础》由于过激而没有得到科学院的褒奖。

    • ¥36.8 ¥49 折扣:7.5折
    • 羞耻与必然性 西方古典学研究
    •   ( 786 条评论 )
    • 伯纳德·威廉斯 /2021-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尼采和维拉莫维兹都曾说过,唯有交付我们的鲜血和灵魂,才能让古人向我们发声。威廉斯以其特有的敏锐和深邃重回荷马史诗与希腊悲剧和其他希腊作品,在其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展示其中有关人类行动和经验的洞见,澄清基于进步主义历史观的种种误解:希腊人的思想并不原始,神灵、魔力、命运、机遇等不可控制因素的在场并没有妨碍他们理性地洞察人的自由与责任。威廉斯对希腊人伦理传统的阐释饱含热情,然而,他并没有尊经复古的企图,他对古代世界观的重构始终渗透着对现代性的自我反思和重建,理解古人实际上就是在理解我们自己。

    • ¥41.9 ¥52 折扣:8.1折
    • 论正义(政治哲学名著译丛)
    •   ( 86 条评论 )
    • 赫伯特·斯宾塞 /2023-10-01/ 商务印书馆
    • 斯宾塞的《社会静力学》已为学人熟知,然则其中的论理学说却在《论正义》中才得以连贯阐述。《论正义》是《伦理学原理》的第四部分,是其社会进化论在社会伦理领域的运用。《论正义》与社会静力学》的结论尽管基本一致 道德法则表达的是完美社会中的完美之人,国家的职责在于防止侵害个人自然权利的不义行为,但是,《论正》却也体现了其学术观点的转变:首先,放弃了对社会伦理问题的超自然解释,而完全采取进化论的解释;其次,明确了道德伦理的生物学起源。由此,倘若要全面理解斯宾塞的柱会进化论,本书应为必需。本书亦能为法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提供助益。

    • ¥46.5 ¥62 折扣:7.5折
    • 伦理学与经济学(汉译名著本17)
    •   ( 2004 条评论 )
    • [印度]阿马蒂亚·森王宇 王文玉 译 /2018-10-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 森教授的代表作之一,是阿马蒂亚 森根据他1986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所做的洛尔讲座的讲稿编写而成的。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人的本能与理性的分析,用伦理学说明了人类的经济行为;用经济学阐释了社会的道德规范,进而揭示了伦理学、经济学及其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

    • ¥28.5 ¥38 折扣:7.5折
    • 伦理体系
    •   ( 498 条评论 )
    • [德]黑格尔 著 /2020-09-01/ 人民出版社
    • 《伦理体系》是黑格尔早期*早的一部成体系的手稿,它极有可能是1802年至1803年间为在耶拿大学开设“自然权利”课程而撰写的一部讲义。这部手稿早在罗森克朗茨的《黑格尔生平》等著作中就有著录,在黑格尔早期著作与思想日益得到重视的20世纪初开始广为人知并得到重视,后来经格奥尔格·拉松整理刊布、流传。关于这部手稿的意义,它的英译者之一H.S.Harris说;“在《伦理体系》中,他成熟时期政治理论的一般概要已经得到了清晰的描述。但是,在这篇早期论文中描绘的活生生的社会有机体的观念,是黑格尔有意识地建立起来以反对普鲁士和费希特的‘国家机器’的;虽然神圣的罗马帝国确然是一具僵尸了,但是弗里德里希大帝的普鲁士还活着。”弗朗茨·罗森茨威格在《黑格尔与国家》中说:“黑格尔把一部手稿命名为《伦理体系》,他为了准备1802至1803年

    • ¥26.3 ¥35 折扣:7.5折
    •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汉译名著本17)
    •   ( 2 条评论 )
    • Bernard Williams /2024-12-01/ 商务印书馆
    •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是当代英国著名伦理学B.威廉斯的代表作,初版于1985年。在本书中,威廉斯检讨了伦理学理论的几种代表性理论如亚里士多德传统和康德传统,指出伦理学理论反思的对象应该是人的伦理生活,而不应该是人的伦理反思。如果把伦理学定位为后者,并且一味地要在一定的理论起点上为人的伦理活动寻找解释,就会实际地破坏了我们的真实伦理生活面貌。因此,伦理理论的问题,在于其不知反思的节制。威廉斯因此提出,反思有可能破坏人们的伦理生活。尽管现代社会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了全面反思的阶段,我们仍然有必要对于反思在伦理理论中,以及反思在一般的哲学思考中的作用保持警惕。 本书的出版为当代英美伦理学乃至当代哲学的发展一件大事。英国学界在2015年6月特意为本书出版三十周年开了学术研讨会。本书的意义,在于对

    • ¥37.5 ¥50 折扣:7.5折
    • 重新思考生命伦理中的知情同意(生命伦理与法律译丛)
    •   ( 54 条评论 )
    • Neil Manson /2023-12-01/ 商务印书馆
    • 知情同意原则已被视为医学与生命伦理的基石,但其制度发展却日趋烦琐和形式化,甚至异化成为医疗和研究机构规避法律责任的手段。本书作为当代学界反思知情同意制度之形式化和异化的代表性著作,摆脱了局限于知情同意讨论知情同意的狭隘性,摆脱了所谓知情同意保障 个人自主性 的思维定势,摆脱了聚焦于知情和同意而无视实际的知情和同意能力的 制度性虚伪 ,而将知情同意置于哲学认识论和语言哲学的思考框架、置于围绕知情和同意而开展的沟通交互活动中进行考察,由此形成了迄今对于知情同意最深刻和拥有影响力的论述。本书出版以来,被西方国家的研究者以及医学、生命科学、法律、公共伦理和公共政策的从业者视为推荐阅读书。

    • ¥48.8 ¥65 折扣:7.5折
    • 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罗素文集)
    •   ( 656 条评论 )
    • 伯特兰·罗素 /2018-09-30/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是罗素对其伦理学和政治学立场*终的完整论述。其中一章,是他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致辞。世人批评罗素过分理性,在其哲学观里没有给人类的种种激情留下任何余地,而罗素希望对一些批评者做出回应。本书中,他首先阐释了一种非教条的伦理,然后将其应用于形形色色的当代政治问题之中。他对古今东西方的历史事实信手拈来,使得政治问题、历史史实鲜活地糅合在一起,不啻为一种阅读的享受。

    • ¥33.6 ¥48 折扣:7折
    • 人类心灵研究:以常识原理为基础(伦理学名著译丛)
    •   ( 29 条评论 )
    • 托马斯·里德著 /2024-08-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主要针对当时占主流地位的感知理论,尤其是笛卡尔和休谟的观点,进行批评和反思。里德认为,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并非通过中介的 观念 ,而是通过感官直接获得的。他立足于对嗅觉、味觉、听觉、触觉和视觉等感官的详细分析,凸显了常识在人类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类具有一些先天的常识原理,它们是任何知识和推理的根基,否认这些常识信念,将陷入怀疑主义的泥淖。本书为常识哲学奠定了基础,影响了后来的实用主义和心理学研究,成为认识论和形而上学领域的重要著作。

    • ¥33.8 ¥45 折扣:7.5折
    • 改变生命大能(结出圣灵的果实)(精)
    •   ( 3 条评论 )
    • (美)华理克|译者:吴苏心美 /2013-11-01/ 上海三联
    • 我们生命中都有一些想要改变的地方,而且也不是没有尝试过!你有多少次诚心诚意地立志,却在起初的热忱消退后,回复到注定失败的习惯或模式?我为什么不能改变?我到底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么多自我改进的方案、节食、锻炼,都无法产生永*或至少长期的改变?所谓“自我提升”的书籍、录音带、研习会等等的问题,在于他们告诉你需要做什么,甚至告诉你如何做,但没有给你所需的“能力”去做!你若是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早就已经做到了,但是你做不到。所以你需要一个 大的外力介入,那就是你需要神之处了!神能够使你从里到外、彻头彻尾。 本书作者 牧师从 汲取简单而有力的真理,实际指引你具体的改变型态,并将你与渴望作改变的“能力”连结起来。他告诉我们,神大能的产物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

    • ¥31.5 ¥42 折扣:7.5折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伦理研究
    •   ( 7 条评论 )
    • 周海燕 /2024-09-30/ 学习出版社
    • 本书从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的角度考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旨在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这一综合性教育职业化社会角色的把握,明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伦理的基本概念及其价值诉求,结合理论逻辑和现实要求从角色伦理精神分析,角色伦理的价值内核以及伦理责任,角色伦理元素的结构以及角色内容,角色伦理关系的构成及其冲突的类型、原因,角色伦理行为的演讲、培育及失范矫正等角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伦理进行了全面描绘和分析,揭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伦理的价值向度及其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的伦理秩序、角色伦理的价值指向和行动边界。最后,本书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创建德福一致角色伦理生活的可能性、所需条件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实践角色伦理的路径。

    • ¥34.5 ¥46 折扣:7.5折
    •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汉译名著本17)
    •   ( 1577 条评论 )
    • Bernard Williams /2018-11-01/ 商务印书馆
    •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是当代英国著名伦理学B.威廉斯的代表作,初版于1985年。在本书中,威廉斯检讨了伦理学理论的几种代表性理论如亚里士多德传统和康德传统,指出伦理学理论反思的对象应该是人的伦理生活,而不应该是人的伦理反思。如果把伦理学定位为后者,并且一味地要在一定的理论起点上为人的伦理活动寻找解释,就会实际地破坏了我们的真实伦理生活面貌。因此,伦理理论的问题,在于其不知反思的节制。威廉斯因此提出,反思有可能破坏人们的伦理生活。尽管现代社会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了全面反思的阶段,我们仍然有必要对于反思在伦理理论中,以及反思在一般的哲学思考中的作用保持警惕。 本书的出版为当代英美伦理学乃至当代哲学的发展一件大事。英国学界在2015年6月特意为本书出版三十周年开了学术研讨会。本书的意义,在于对

    • ¥25.2 ¥35 折扣:7.2折
    • 伦理学中的非认知主义
    •   ( 447 条评论 )
    • 【美】马克?施罗德张婉 译 /2017-01-01/ 华夏出版社
    • 非认知主义在近几十年来关于道德的哲学思考中居于中心地位。本书从元伦理学面对的基本问题入手,叙述了非认知主义产生的背景和起源;接着详细介绍了三种主要的非认知主义理论,一是艾耶尔、史蒂文森和黑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二是布莱克本和杰拉德的表达主义理论,三是当代的混合型理论;对三种理论在回应挑战(特别是弗雷格 吉奇问题)时所拥有的优势及其不足之处,做了精彩细致的探讨。全书*后则展望了非认知主义在哲学领域的前景与应用。

    • ¥33.8 ¥45 折扣:7.5折
    • 伦理学(伦理学名著译丛)
    •   ( 237 条评论 )
    • John Dewey^ James H. Tufts /2019-11-01/ 商务印书馆
    • 作为杜威与塔夫斯合著的《伦理学》的*终修订版,本书集中体现了他们以实验主义为根本方法论的实用主义伦理思想。在他们看来,在人类处理道德问题时,反思性思考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伦理学的目的就在于促成这样一种深入思考、正视个人行为和社会政策的全部意义及其后果的习惯,并把思考的工具和方法教给学生。所谓工具,指的是道德在其中表现自己的过程以及道德意识藉之而得到解释的某些重要的观念。所谓方法,指的是对新的价值观以及那些被经验检验过的价值观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努力地分析和探究,直到背后的原则或假设被找到和被审查。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道德观念论、道德生活论和行动的世界,分别从道德的观念、道德的自我和道德的社会这三个方面展示了实验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实用主义伦理思考的基本内容。

    • ¥43.3 ¥60 折扣:7.2折
    • 伊壁鸠鲁主义实践伦理学导论 西方古典学研究
    •   ( 600 条评论 )
    • 迈克尔·埃勒 /2021-04-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人们通常认为伊壁鸠鲁主义是一种独善其身的哲学,并不关心共同生活。而在《伊壁鸠鲁主义实践伦理学导论》中,埃勒教授用*的材料和独到的研究,围绕伊壁鸠鲁的 生活技艺 和 哲学治疗 这两个核心理念,系统讨论了伊壁鸠鲁主义如何看待共同生活,消除了人们对这个学派的通常误解。 具体来讲,埃勒教授讨论了伊壁鸠鲁主义的*理想 智慧者 、学园的组织安排、 真正的政治学 、神学思想和实践、伊壁鸠鲁主义者如何看待传统教育、如何适应罗马的新语境等问题。除了处理有关伊壁鸠鲁主义的文本问题,埃勒教授也想表明,伊壁鸠鲁主义者就这些问题提供的答案和思考,不仅在历史上备受关注,对于解决现今的问题也依然极具启发性。 《伊壁鸠鲁主义实践伦理学导论》是中文世界*部关于伊壁鸠鲁主义思想的系统导论,并且完美结合了导论和专题研究的双重性

    • ¥33.8 ¥42 折扣:8折
    • 哲学-伦理学原理(第三版) 王海明 博雅大学堂哲学
    •   ( 1425 条评论 )
    • 王海明 著 /2009-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一直到19世纪末,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几乎还是同一概念。l903年摩尔发表《伦理学原理》,宣告了另一种伦理学——元伦理学——的诞生。尔后半个多世纪,元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学领域一直居于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脱离规范伦理学而企图独撑伦理学大厦的元伦理学开始走下坡路。代之而起的,一方面是规范伦理学的复兴,另一方面则是否定规范伦理学的美德伦理学的崛起。本教材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伦理学成果,从而使相互排斥的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结合起来而成为伦理学体系结构的三部分:元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制定方法的科学;规范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制定过程的科学;美德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实现途径的科学。总之,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科学。

    • ¥32.6 ¥42 折扣:7.8折
    • 中国伦理学史新编 博雅大学堂哲学
    •   ( 434 条评论 )
    • 陈少峰 /2013-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伦理学史新编》凝聚了作者数十年教学、研究和思考的精华。作品根据中国伦理学在不同时期所关注的重点,将中国伦理学史分为六个阶段,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伦理学史上各主要人物、流派之思想及发展,同时从专题的角度,指陈其彼此之间的关联和差异。作者认为,对中国伦理学史的研究,不应仅仅限于对伦理学思想的“叙述”,而应该是带着问题展开“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注重分析各种思想或体系本身的创新之处和理论困境,有极强的问题意识、专题性和创新性。 《中国伦理学史新编》不仅适合伦理学、哲学专业的师生学习、教学和研究使用,也适合中国思想史、文化史、观念史及国学方面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和使用。

    • ¥40.4 ¥52 折扣:7.8折
    • 死亡冲动之谜:论愉悦伦理学(法国人文社会译丛)
    •   ( 301 条评论 )
    • [法]莫兰Monique Lauret)著 [法]古维兰李慧宁 译 /2020-09-01/ 商务印书馆
    • 面对汹涌而至的真相,当今世界要求身为分析师的我们重新审视 死亡冲动 的概念。早在二十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灾难前夕,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就在交流中首次提及了这些问题。我们显然有必要尝试拉康在题为 精神分析伦理 的研讨班中指出的道路。拉康叹惋人类智慧发生某种程度的崩塌,与此同时他提出应该学习儒家智者,借道中国文化去诠释有关人类发展的当下问题。拉康认为,科学让我们登上 高速行进的火车 ,驶向它无从知晓的未来,如果没有人去关心伦理问题,这未来就有可能是毁灭性的。这里需要的就是智慧,是中国的先哲孜孜探寻的人类应有的存在方式:理仁。精神分析是一种 有关欲望的科学 。它能用 快乐的知识 去寻找智慧,来改善个体和集体的意识和明辨能力。

    • ¥27 ¥36 折扣:7.5折
    • 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语境、源流与义理
    •   ( 6 条评论 )
    • 叶方兴 /2024-10-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立足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复兴乃至整个现代道德哲学的思想语境,梳理21世纪以来西方德性伦理学的代表性流派、人物、路径,重点阐释近些年来德性伦理学的前沿议题,揭示21世纪以来西方德性伦理学的理论成果,对德性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推进意义。本书属于伦理学、德育的前沿动态性作品,对21世纪以来西方德性伦理学前沿动态进行追踪研究,呈示近20多年的德性伦理学的演化脉络,及其在西方德性伦理学发展乃至现代道德哲学谱系中的理论位阶。与此同时,本书也可视为伦理学、德育学科的基础理论性著作,集中展现21世纪以来的西方德性伦理学取得的理论进展,及其对德性伦理学基础问题的推进意义,从而深化了德性伦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 ¥48.8 ¥65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