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对种类繁多的国学典籍头疼不已?你是不是想要一套轻松有趣的国学入门书?通过手绘漫画和段子,陈磊(笔名: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就带读者分清了国学的各大门派,理清了国学的来龙去脉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魏晋玄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儒家 就像HR,*会处理人际关系,把国家秩序安排得明明白白; 道家 向往自由,推崇无为而治,offer送到手里都不接; 法家 都是职业经理人,他们用开公司的套路,把国家一步步做大做强; 墨家 的核心思想 非攻,兼爱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peace and love ; 玄学 就是摸鱼哲学,清谈就像在公司例会上扯淡; 理学 是儒学的全新款式,说社会秩序也是自然规律,要追求 天理 ; 心学 专门跟理学抬杠,说人心就是 天理 ,要知行合一,追求 良知 。 本书延续了半小时
《近代哲学史》(1833/34)是谢林的代表作之一。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大师,谢林以高屋建瓴的方式阐述了近代哲学从笛卡尔直至谢林本人后期哲学的演进过程,其中不但包含着他对自己的早期哲学的检讨,更包含着他对黑格尔哲学的详细的批判分析。本卷收录的另外两篇著作,《为维克多 库桑先生哲学著作所作序》(1834)和《哲学经验论述要》(1834),从不同方面补充或进一步阐发了《近代哲学史》中的相关思想。这三篇著作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近代哲学史》对于理解近代哲学的精神实质,理解谢林的后期哲学、谢林在德国唯心主义中的定位、谢林与黑格尔的关系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外国人眼里,冯友兰就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就是冯友兰。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期间,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经过整理后编写成《中国哲学简史》并出版。此书一出,便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入门书;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等诸多译本出版。几十年来,《中国哲学简史》一直是诸多世界名校中国哲学课程的通用教材。 资料是古代的,眼光却是现代的;运用史料时是史家,探讨问题时却是哲学家。 本书译者赵复三 《中国哲学简史》以时间为线,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一一串联,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以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正如冯友兰先生之女、作家宗璞所言: 我常想这本书像是太上老君炼出来的
享誉世界的著名社会人类学家贝拉教授《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这是他30多年孜孜?L?L的研究结晶,也是他的人生收官之作。 罗伯特 贝拉吸收海量的生物学、人类学和历史学文献,继承自黑格尔、涂尔干和马克斯 韦伯以来的宗教研究传统,系统而博学地重构了历史中的宗教。 以距今一万年为上限,公元前第一个千年为下限,书中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人类早期文明至轴心时代的宗教演变,渐次讨论部落宗教,上古时代的宗教,以及轴心时代的以色列、古希腊、中国和古印度的宗教。 -------------------------------------------------------- 杜维明: 这《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受到了哈贝马斯、查尔斯?泰勒、汉斯?约亚斯和贝拉学生萧阳的高度赞扬。我们一致认为,这《人类进化中的宗教: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时代》可能是自马克斯?
本书以历史学与文献学的方法,叙述6 10世纪中国禅思想史的脉络与演变。作者综合禅门史料、石刻文献、传世文集和敦煌文书,从历史、思想、文化意义及影响三个维度,考证、叙述禅史关键的四个世纪中,禅宗及其思想的历史变化过程。在20世纪以来禅宗史研究的基础上,不仅修正了此前禅史研究的若干结论,而且对禅思想的内涵及其意义,提出若干与前人不同的新看法。
《郭象与魏晋玄学》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汤一介先生的代表作。《郭象与魏晋玄学》以玄学家郭象为中心全面论述了魏晋玄学的产生、发展、特征以及在哲学思想史上的地位。书中通过对魏晋玄学范畴的研究来寻找中国哲学的范畴体系,梳理了魏晋玄学发展的内在理路,探讨了哲学方法对认识哲学思想变迁的重要意义,尝试把哲学的比较方法运用于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并深入分析了魏晋玄学到唐初重玄学发展的原因,展现了老一代学人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20世纪20年代,一个处在多彩生活与经济危机之间的年代,一个一战刚刚结束、纳粹主义正在酝酿的年代,一个德国哲学的黄金年代。 马丁 海德格尔的事业平步青云,并邂逅了与汉娜 阿伦特的爱情。跌跌撞撞的瓦尔特 本雅明在卡普里岛疯狂迷恋上了一个来自拉脱维亚的无政府主义者,也正是这段爱恋使他自己成为了一名革命者。天才维特根斯坦是亿万富翁之子,他在剑桥被誉为哲学的上帝,而这样的天之骄子却来到了上奥地利州偏远地区担任乡村小学教师,过着完全赤贫的生活。*后还有恩斯特 卡西尔,他在迁居到汉堡中产阶级区的几年前,亲身经历了正在抬头的反犹主义。 本书除梳理了海德格尔、本雅明、维特根斯坦和卡西尔在1919-1929年间的各异的日常生活、情感经历和思想状况,还力求将四位哲人的思想予以对观,展现了他们在面临时代根本问题时各自的
半个世纪来风行欧美高校的思想史教材,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罗兰 斯特龙伯格扛鼎之作,中文版面世以来屡屡再版,以高屋建瓴的历史眼光、激越昂扬的文字表述、犀利透彻的哲理分析,生动而简约地勾勒了现代西方思想全景。 在本卷中,作者依循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谱系,回顾了从中世纪后期到启蒙运动的西方现代思潮: 中世纪是巫术与魔法的时代,也是现代科学和哲学诞生的时代,其后期出现了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复兴,这一次复兴为随后的一切发展奠定基础并创造条件。 17世纪是个 天才世纪 ,从开普勒、伽利略到笛卡儿、牛顿,西方世界走入科学和理性,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分裂开来。科学革命塑造了这个世纪,并波及政治领域,思想转向启蒙。 18世纪是启蒙的世纪,人们将认识世界的重心从自然转移到人世。启蒙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浪漫
《中国哲学简史》会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对中国哲学精神及中华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的解读。在有限的篇幅里蕴含着对中国文化的精湛理解,闪烁着史与诗的智慧之光,洋溢着哲人的洞见与人生的睿智,寄托着对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与理想追求。它是广大读者借鉴中国哲学智慧、提升现实人生境界的入门书;它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的各界读者,是学习中国文化的通用读物。它是继承中国优良传统的基础经典,也是足以影响一生的大众书。
本书是著名学者冯友兰的重要代表作。是自1980年以来,耗时十余年完成的 哲学思想新编 。全套书内容分为七册,以时代思潮为纲,以说明时代思潮为主,将中国哲学史划分为七个时代思潮: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道学、近代变法、现代革命。体量庞大,广博而不芜杂,严谨而又生动,达到了文与质、博与约的统一。书中着重探讨了中国哲学中的精神境界学说,更使得本书具有探究人类精神发展史世界意义。 本版收录全七册内容,分为上、中、下三卷本,配有中央编译局研究员薛晓源博士手绘的中国古今著名哲学人物画像102幅,立体展现中国哲学史及哲学家的风采。
哲学在中国作为一个独立自觉的学科创立以来,已历百年,本书力图揭示中国哲学之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点及其现代价值,反映学术界研究的成果。本卷讨论殷商时期的宗教与政治,西周的天命论与礼乐文明,春秋时期的哲学思想,孔子、老子、墨子、孙子、子思、孟子、庄子,名辩思潮与惠子、公孙龙子,后期墨家,《易经》与《易传》,管子与稷下学宫诸家,《礼记》、郭店与上博楚简及荀子代表的战国时期儒家,法家传统与商鞅、韩非子的哲学等,并探讨中国哲学的突破。
本书是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的《西方哲学史》(学术版)之分卷,全书分六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1.从德国启蒙运动、德国文学对哲学的影响、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等三方面介绍了德国古典哲学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2.介绍了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著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的生平及其著作,由此总结出德国古典哲学的特征;3.通过对黑格尔学派、费尔巴哈以及马克思恩格斯论德国古典哲学,介绍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中国哲学通史》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郭齐勇主编,清华大学等高校20余位中国哲学史专家、学科带头人共同撰写。丛书共600余万字,吸收了近40年来的学术成果和出土资料,系统阐述了从先秦至现代的中国哲学发展历程。其中前8卷为断代史,另有 少数民族哲学 和 古代科学技术 专卷,合为10卷。 在研究方法上,这套书摆脱了以往同类著作以西哲范式比附中哲的缺陷,以哲学根本问题(即形而上问题)为基础,立足中国哲学自身特点,对天人关系论等中国哲学特有的范畴、观念和论域,均作了充分论述,即用 中国话 谈 中国哲学 ,但又不是 自说自话 。它充分回应了20世纪下半叶学术界基于新材料、新研究而重写中国哲学史的普遍期待,是迄今为止为完备、翔实的中国哲学通史性著作。 1.《中国哲学通史 先秦卷》 哲学在中国作为一
谁说中国没有哲学?冯友兰带你认知中国哲学的独特体系! 冯友兰从形而上学、人生哲学和方法论三个角度切入,系统地重新梳理了孔子、孟子、老子等先秦诸子以及周濂溪、朱熹、王阳明等宋明道学家的哲学思想,重建了中国哲学的独特体系,为中国哲学的复兴与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框架与基础。 读客白话解读版,邀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哲学博士独家定制章节【导览】和段落【解读】部分,为全书进行深入浅出的白话解读,确保读者深入感受冯友兰原汁原味的大家智慧,同时也能轻松读懂中国哲学!另外还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刘梁剑作全书导读,以期给到读者绝佳的阅读体验。
《科普勒斯顿哲学史(第1卷)》 《科普勒斯顿哲学史》是由科普勒斯顿所撰写的11卷本的西方哲学史,其内容涵盖了从前苏格拉底到存在主义各个时期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是现代英语学界*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详尽而充满热情的叙述,不仅意图帮助读者获取哲学史的知识,还希望开拓读者的胸襟和视野,增进其对人类理智奋斗的了解和同情,使其更坚定和深刻地掌握哲学的原则。 希腊和罗马哲学发端于小亚细亚半岛,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期达到*,随后通过新柏拉图主义又深刻影响了中世纪基督教思想的形成。在第1卷中,科普勒斯顿熟练地回溯了希腊和罗马思想的主要发展过程,为读者提供了古代哲学的基本引导。 《科普勒斯顿哲学史(第2卷)》 本书是《科普勒斯顿哲学史》的第2卷。在这一卷中,作者的目光从古希腊罗马哲学开始转向中世纪基督教哲
《企鹅哲学史》(上卷)以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家为起点,一路穿行过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代,终将脚步停留在了世纪末的尼采、布拉德雷与杜威。上卷以哲学史的时序为轴,伟大的哲人、纷繁的学派、涌动的思潮、冲破思想桎梏、颠覆旧学的创新思想者们在原本恢弘却又混沌的思想画卷中渐次浮现,在作者提要钩玄的笔下,深邃幽隐、盘根错节的哲人哲思显得明快畅达。 《企鹅哲学史》(下卷)主要书写19世纪末之后的哲学思想。由于分析哲学的兴起,下卷按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分庭抗礼的哲学史发展态势,以平行结构逐一解析两套体系的思想发展历程。无论是胡塞尔、海德格尔这样的欧陆哲学权威巨擘,还是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这样的分析哲学执牛耳者,都在作者的娓娓道来间变得面目清晰。此外,本卷视野还兼及中国、印度、阿拉伯-波
全书分八篇全面介绍了现代欧洲大陆哲学的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意志哲学与生命哲学 篇介绍了叔本华、尼采、伯格森; 新康德主义 篇介绍了早期新康德主义,文德尔班与西南学派,柯亨与马堡学派; 现象学 篇介绍了布伦塔诺、狄尔泰、胡塞尔、舍勒; 存在哲学与解释学 篇介绍了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雅斯贝斯、萨特、梅洛-庞蒂、伽达默尔; 心理学-哲学 篇介绍了弗洛伊德、新弗洛伊德主义、皮亚杰,马斯洛的科学人本主义作为附录列于其后; 意大利哲学 篇介绍了新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科学哲学与逻辑学; 法兰克福学派 篇介绍了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 后现代哲学 篇介绍了利奥塔、德勒兹、拉康、列维纳斯、鲍德里亚、福柯、德里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