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摄生、养生之术,素为世人视为瑰宝。金刚长寿功是我国道家祛病强身、健康长寿的一套秘不外传的优秀功法,由外八部金刚功和内八部长寿功两部功法组成。 金刚长寿功为历代单传之功法,知者甚少。由于历代皆是口传,无文字留下,故社会上尚无此功法。张至顺道长十七岁于华山遇师刘明苍道长而出家,承传此功,八十四载习练不辍,获益殊深。 为弘扬祖国道教文化,为炎黄子孙乃至全人类的文明昌盛、福寿康宁,遵循祖师 代代传,不能断 之遗训,张至顺道长将此单传口授之秘法,结合自身八十余年修炼之心得,整理成文,公诸于世,以期对众生做微薄贡献。
道家哲学是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在法家的功利世界和儒家的伦理世界之外,道家开辟出一个虚无和自然的世界。一方面以 唯止能止众止 的玄智安顿人生,一方面以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的玄德安顿世界。其独特精神和深邃智慧确立起道家在历史中国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与儒家、佛教三足鼎立,形成多元一体的思想格局。道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尤其不容低估,其哲学中包含的自由的理想、宽容的气质和节制的品格,与现代价值相契相通,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要的思想资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汤一介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本土宗教,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纵观中国历史,道家对传统中国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医药卫生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道教逐渐走向成熟、定型的时期。近代以来形形色色的新思潮,基本上都有反宗教的倾向,因此,学界对中国传统宗教的研究,长期呈现严重忽视的倾向,尤其是对道教,更普遍地视之为迷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纠正了时代的无知,将道教提升到学术层面来探讨,为重建道教的思想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主要对道教的创立与早期发展、最基本的教义、主要的经典与代表人物的思想作了深入的研究,
中国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摄生、养生之术,素为世人视为瑰宝。金刚长寿功是我国道家祛病强身、健康长寿的一套秘不外传的优秀功法,由外八部金刚功和内八部长寿功两部功法组成。 金刚长寿功为历代单传之功法,知者甚少。由于历代皆是口传,无文字留下,故社会上尚无此功法。张至顺道长十七岁于华山遇师刘明苍道长而出家,承传此功,八十四载习练不辍,获益殊深。 为弘扬祖国道教文化,为炎黄子孙乃至全人类的文明昌盛、福寿康宁,遵循祖师“代代传,不能断”之遗训,张至顺道长将此单传口授之秘法,结合自身八十余年修炼之心得,整理成文,公诸于世,以期对众生做微薄贡献。
在北宋的《老子》诸注中,宋徽宗《老子》注得到的关注并不多。这或受限于宋徽宗饱受争议的历史评价。然而,单就文本内容而言,宋徽宗为《老子》所作注并非低劣之著,而颇有可采之处,甚至柳存仁先生曾认为 诸注中宋徽宗与王元泽独能知道家义 。徽宗之注文辞雅驯,颇抉道家之窍,其上承王安石、王雱等荆公学派注《老》之理路与思想内容,亦影响后来章安、范致虚、江澂等人解释与发挥道学。另外,徽宗《老子》注亦是理解宋徽宗本人政治理念及其政宣时期部分政治实践的思想文本依据。 以此,本书尝试在道家哲学与政治文化双重视野下考察宋徽宗之《老子》注。具体而言,本书分别探讨了宋徽宗诠解《老子》的方式,他对《老子》核心范畴和文本内涵的详细理解,以及修身与治世思想之表达。同时,本书亦结合徽宗朝之政治文化与部分政治实践,论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美学史和思想史上皆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论述老子的人生哲学及其 以正治国 的思想与孔子政治哲学的异同,并对其不能自圆其说的 有为 、 无为 主张作了深入的研究,鞭辟入里。下编探讨庄子在文学、哲学和美学等方面的卓越建树,尤其论述庄子为中国文学四祖 讽刺文学之祖、寓言之祖、文言小说之祖、浪漫主义之祖,对中国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独到新颖的见解。 《老庄新论》汇聚陆永品先生一生精研《老子》、《庄子》的重要著述,是近年来道家思想研究领域的一部不可不读的力作。
《中国传统道家经典的现代阐释》收录近三十篇文章,包括张兆民的《老子政治哲学思想解析》、郭武的《元代净明道与朱、陆之学关系略论》、王颢的《王阳明良知之学大意》等,集中于对道家及道教经典的解读,对道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的阐发。
《国际老子与道教研究》为集刊,每年两期,其目标是探索国际共通的老学与道教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多样性的道教学术新范式,引领国际老学与道教学术前沿。目前有关老子及道教的刊物较少,尤其能介绍国际前沿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刊物更少,本集刊的出版可谓填补了空白。每期包括 学者访谈 新史料 专题论文 动态与书评 4个栏目。本期包括 古灵宝经的汉译佛经来源问题 以《敷斋经诀》劫之譬喻的始源为中心 地方道教 北魏道佛碑的实践社群 陶弘景新考 以期与天师道的关系为中心 道教南宗名义考析 《千金翼方?禁经》与日本奈良市出土二条大路咒符木简 岳阳楼与道教之关系探研 等17篇文章,作者来自中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本集刊的出版介绍了国际前沿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综观明代老学研究现状,明代老学史和老学个案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对整个明代老学而言还远远不够,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来说,明代老学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书尝试以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现明代老学发展演变历程及其与明代社会、思想的互动,客观评价明代老学在中国老学史、思想史与学术史中的地位。
管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就思想而论,他属于道家的稷下学派,为该派之代表,为道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继承老子的道论,并加以独特的发展,表现出老学齐学化的特色。本书为阐发稷下黄老派思想而编撰。分三部分。朱熹的《四书》是将《礼记》中的《》、《中庸》两篇抽出,跟《论》、《孟》合凑成册。陈鼓应先生仿之,以《内业》、《白心》、《心术上》、《心术下》集结为《管子》四篇,并逐篇注译、诠释,构成了本书的中心部分。其研究部分是陈鼓应先生在北大、台大开课的讲义和课余陆续所发表的论文汇编,与《形势》、《宙合》、《枢言》、《水地》四篇解释部分,都是围绕着《管子》四篇所做的思想阐发及材料补充。
《老子与哲学》是一本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的通俗性的学术著作,作者以解构、建构和以文注文、以人注人的研究方法,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坚持以老子注解老子,即以《老子》书中的概念、判断和观念以及历史上记载的老子言行和事例,来诠释老子的每一个思想观点,避免个人的随意发挥和任性议论。从这个角度来说,作者关于老子的阐述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
该书是作者前作《帛书老子与老子术》(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修订再版。书中据老子世系与楚简《老子》重写老子其人,并重释帛书《老子》,重写老子之术。共有五篇。靠前篇,老子其人;第二篇,帛书《老子》考释;第三篇,老子术;第四篇老子术之源流;第五篇,老子与《老子》之演变。作者尹振环现为贵州省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马王堆帛书老子》的研究工作。
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态伦理学维度不可或缺。作为伦理学的发展,生态伦理学是关涉人类价值观念的一次重大革命.其核心在于强调人际平等、代际公平的同时,试图扩展伦理关怀的范围,把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用道德的力量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学维度》坚持生态伦理学赋予人类存在以内的价值、并把道德义务的对象从人这一种扩展到了人之外的其他物种和整个生态系统;同时,揭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生态困境的解决,有赖于人们生态意识、生态制度和生态行为的高度协调。
赵保佑、高秀昌主编的《老子思想与现代管理》系2012首届老子文化天津论坛暨天津市周口商会成立典礼的文集。围绕“老子思想与现代管理”这一主题,对老子哲学与现代管理哲学“老子的辩证智慧与现代管理”,老子“以人为本”的管理之道,“老子之道与商道”“老子的柔性管理思想”老子“道法自然”的管理智慧等分议题,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讨。《老子思想与现代管理》对老子管理之道的深入探究及其现代价值的深刻阐释一对于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哲学,推进和提升中国企业管理水平,构建和谐企业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