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书末还附有历代《老子》研究书目。
本书稿是关于《老子》的讲记,内容涉及《老子》的后半部分。南怀瑾先生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做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书内容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等的特点。
本书着重从老子如何尊重生命、如何重视养生的角度,以什么是道、道之功能作用为何、如何修道养生、如何依据道学伦理来修身做人和处世行事等问题为索引,对《老子》中的内容进行了诠释、归类和综合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体悟和近二十年养生炼功的心得体会,给予大家健康身体、延年益寿的有效建议。
中国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摄生、养生之术,素为世人视为瑰宝。金刚长寿功是我国道家祛病强身、健康长寿的一套秘不外传的优秀功法,由外八部金刚功和内八部长寿功两部功法组成。 金刚长寿功为历代单传之功法,知者甚少。由于历代皆是口传,无文字留下,故社会上尚无此功法。张至顺道长十七岁于华山遇师刘明苍道长而出家,承传此功,八十四载习练不辍,获益殊深。 为弘扬祖国道教文化,为炎黄子孙乃至全人类的文明昌盛、福寿康宁,遵循祖师“代代传,不能断”之遗训,张至顺道长将此单传口授之秘法,结合自身八十余年修炼之心得,整理成文,公诸于世,以期对众生做微薄贡献。
本书系钱穆先生专门讨论庄、老两家思想之著作。于考求其书之时代背景外,又探访其书中思想之前后承继,以其所承所继为线索,会通而观,比定老子庄子其著作之出世年代。又据某家思想所特用之专门术语,发现此一家精神独特思想所寄。
道教科技作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支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本书为作者十几年来探索道教科技史的部分成果汇编,分为六个部分:学术史与综论、文献研究与整理 、道教医药学、技术与设备、科学思想、李约瑟研究。在研究理路上,注重历史学、科技史和宗教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内史与外史并重,文献分析与实验验证相结合,同时又能把握科学与人文两种不同思想体系的特点,对很多问题的探讨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老子的心事 雪煮 道德经 *辑》是雪漠的又一部文化力作,也是《雪煮 道德经 》系列的*辑,日后将陆续推出第二辑、第三辑以及第四辑。在本书中,他没有延续一贯的对《道德经》作为学问进行注解的方式,立足于东方哲学却跳出东方哲学的研究框架,告诉人们如何 修道 。现代人远离 道 ,而专注于 术 ,这正是现代社会充满精神困惑和热恼的原因,《道德经》是老子的境界呈现,是证量,不是学问,也不是知识。本书旨在告诉人们如何将《道德经》 学以致用 ,如何运用传统智慧,如何解决心灵问题,如何改善生命质量,如何改造命运,将哲学化为生活的方法论,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本书为文化类书籍。作者以《道德经》的本真为统合,以王弼本为蓝本,结合和参考了郭店楚墓竹简本、马王堆汉墓帛书本、北大汉简本等三个关键版本,并吸取了古今众多注家的研究成果,对《道德经》原文进行了逐章、逐句、逐字修订,希望给世人提供一个更加合理的标准化版本。 本书遵循三个原则:精准地把握《道德经》的本真,把握老子写作《道德经》的出发点和目的;精准地把握 无为而治 这一主线;精准地把握每一章的主旨和语境。全书分为 道经 和 德经 , 道经 包括道可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不尚贤等, 德经 包括上德不德、昔之得一者、反者道之动等,带领读者讲解道德经,生动形象,举例具有代表性,很有阅读价值。
黄老之学乃 黄帝学 (即托名黄帝的原始方技术数之学)与道家、法家融合而成。方技术数之学如占卜、择日等都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探索天道运行宇宙奥秘,而道家之学则是更为理论化、形而上的治国修心理论。二者结合,则 推天道以明人事 ,使黄老之学具有了更深广的哲学意味。本书的研究对象即为先秦黄老之学。大部分研究者对黄老之学的研究,着眼点都放在汉代。但黄老的思想实则在先秦已经产生甚至发展壮大。对先秦黄老之学的研究,可以厘清黄老之学产生之源,对黄老研究乃至整个思想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佛教中国化的漫长岁月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之一的老庄思想自始至终在起着助化和推动作用。 本书以禅与老庄关系的历史发展为主线,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深入系统地探讨了禅与老庄在本体论、思维方法、民族心理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异同,具体考察了老庄与禅宗渊源,互补及互用诸重关系,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佛教禅学的思想特质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研究足以体现禅与老庄思维模式,思想特色。 我佛一体 之禅境与 天人合一 之道境,始终是本书阐述的重点。作者对楞伽禅、慧能禅及后期祥宗与老庄思想之不同关系,亦有精当论述与阐发。
《德充符》基本上讲的是一些长得可能也不是很好看,身体也不是很健全,也没有什么钱,但却超级有魅力的人的故事。 在《德充符》里,庄子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现实社会中的所谓不堪者,并赋予他们精神的能量:国王请他们当宰相,他们不去;女人自己送上门来,他们不要;男人追随他们,他们也不允许。就连当时已经是超级大V、万众青年创业领袖的孔子,也觉得他们了不起。 这个世上,有种人既不受制于自己的形象,也不受制于自己的情绪,更不受制于自己过往的历史,甚至不受制于别人对他的看法,身上拥有一种特别的定力 朴素得起,安静得起。这就是 德充符 里的人。
《庄子》基本上是庄周(公元前369—前286年)及其后学所作的。全书现存三十三篇,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的思想、文风都比较一致,当属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还羼入了其他学派的个别篇章。因此,思想观点与内篇有多出入:政治上不仅主张 的无为,有时还主张上无为而下有为;在处世态度上,有宣扬混世的,也有赞成避世的;在人生观上,有提倡寡欲的,也有鼓吹纵欲的;在对待不同学派的态度上,有坚持混合齐同的,也有针锋相对的。本书作为建国后 本《庄子》的新注,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种较为通俗、浅白的解说,适应广大读者读《庄》的需求而出版的。
导言说明了何谓黄老道家,黄老道家的演变历史,黄老道家的研究为何重要,黄老道家的主要特征,以及出土文献中有哪些文本值得作为黄老道家的文献来研究。*章集中阐述了黄老道家两大侧面 老子与黄帝各自的作用与功能,讨论了这两者为何能够构成互补的关系。后面四篇则分别是对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上海博物馆藏竹简《恒先》、《凡物流形》、《三德》这四种出土文献的详细研究,涉及到黄老道家的宇宙论、人性论、气论以及特有的思维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