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坚定地鄙薄《庄子》的人如何 * 终投向了《庄子》,一个真诚相信《庄子》的人又真的可以在现实世界里驾驭虚舟、逍遥往来吗?《逍遥游》从历史人物与《庄子》的爱恨纠葛入手,除了 务虚 地辨析《庄子》的要义,还 务实 地描述出一幅幅 当《庄子》遭遇现实 的冲突画面。 这是一本充满思辨趣味的书,尤其适合那些怀有纯粹的思辨兴趣的读者。循着作者的分析脉络,我们会得到如 * 精彩的本格推理小说一般的阅读享受。 《逍遥游》还是一部丰富的文化史。作者以《庄子》的文本为线索,从历史上复杂的阐释与实践中勾勒出道家学说恢宏的文化版图,而跨学科地旁征博引又有助于我们以全新的社会科学的眼光,以当代的人文素养,反观两千多年前的古老智慧。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在民间流传久远、深广,它有着独特的信仰、经籍、养生精神、炼养方技、法术禁忌、科仪符号等,并影响着相关的文学、艺术、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对道教的产生和历史流变,道教林林总总的派别,道教的经典文献,道教哲学,道教里的医学、养生学、科技,道教的修炼方法、道教的科仪、道教文学艺术、道教的洞天胜地等都有介绍,是一本在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推进的上佳著作。本次出版修订版,作者增加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比如关于道教发源、兴起的标志,采用道教界自身肇始于黄帝的说法,并引入了更全面准确的新的文献资料。
继解读《梁冬说庄子 人间世》《梁冬说庄子 养生主》 仅仅做个好人很危险 如何用小代价解决人生大难题 两大主题之后,《梁冬说庄子 齐物论》又为你揭示 好的人生,就是把抱怨活成玩笑 的生命智慧,教你用达观的全息视角来看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你洞悉人生的真相 其实,我们都是 二货 ,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活在好坏、对错的二元对立里面,因此,我们在世间的种种不快乐,都是由于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被自己的 成见 所蒙蔽。
本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论述了道家思想的生命本体论、修炼论和境界论。 作者首先以本体论为纲,认为从道家到道教的理论发展实质是由自然本体逐渐转化为生命本体,并通过推演和对比,厘清了道教生命哲学本体论中的一系列矛盾,总结出了其基本特征。之后,又聚焦生命的运动和变化,以生命结构阐述修炼知识、解释修炼目的,从宗教实践问题中提炼哲学意义、表达超越精神。下篇则讲的是生命境界的自我超越,作者明确了境界的概念,提出了立于世俗而奔向超越的三个境界,即生存境界、道德境界和自由境界,并分别阐释了老子、庄子及道教思想中的境界论。三部分内容层层递进,按照其本来的思想脉络联结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作者通过研究与追问,将道教生命哲学的各种观念和思想表达出来,在述古之外,着力于文化心灵
本书为阐发稷下黄老派思想而编撰。分三部分。分为研究,包括 《管子》四篇的道论 、 《管子》诸篇的黄老思想 等。第二部分对《管子》核心四篇( 内业 、 心术上 、 心术下 、 自心 )进行注译和诠释。第三部分释解《管子》 形势 、 宙合 、 枢言 、 水地 等四篇。朱熹的《四书》是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跟《论》、《孟》合凑成册。陈鼓应先生仿之,以 内业 、 白心 、 心术上 、 心术下 集结为《管子》四篇,并逐篇注译、诠释,构成了本书的中心部分。其研究部分是陈鼓应先生在北大、台大开课的讲义和课余陆续所发表的论文汇编,与 形势 、 宙合 、 枢言 、 水地 四篇解释部分,都是围绕着《管子》四篇所做的思想阐发及材料补充。
迷茫痛苦时,您一定想过生命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纠结与不如意?为什么我们苦苦追寻,但zui终总会发现,时间消耗殆尽,而我们仍一无所获?不是这个世界有问题,也不是我们的努力注定付诸东流,而是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出了问题。让我们看到不到真实的快乐;对回报的执着,影响了我们的初心,让我们无法竭力做好该做的事;对物质无止境的追求,让我们急切地想要更多,幸福感反而越来越低,身体也越来越吃不消 凡此种种,我们都可以从《道德经说什么》里找到解决之道。 知名中医专家、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从中医修养身心的角度,为您逐句逐字解读《道德经》,把其中的智慧总结提炼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带您读懂、读透《道德经》,结合其中流传千年的智慧,助您解决生活中的常见的各种实际问题。教您把自己
如果你要做领导者,出奇制胜,*好研究一下《道德经》。 马云 《道德经》里主要有两点是我一直当座右铭来记取的。 张瑞敏 把《孙子兵法》用在销售上,把《大学》用在管理上,把*难懂的《道德经》用在*重要的领导层上。 松下幸之助 领导力,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力,修炼领导力,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本书以《道德经》为纲,把领导力分为人生的态度、领导的气场、管理的智慧、精进的法门、处世的哲学五个维度,全方位帮助领导者提升治企智慧和思考格局。 本书不会给领导者具体的经营门道,但是会帮领导者推开众妙之门,让领导者在传统智慧的引领下,走向卓越。
本书为《老子》的注解类著作,要在 引归 二字,其义旨是通过必要而又充分的文献征引,努力还原《老子》思想的旨归,弘扬道家思想在当世的应用。本书的任务不仅要全面检索历代注解阐释《老子》的重要文献,批评其得失,匡正其谬误,发扬其正见,而且更要将老子学说置于先秦诸子百家相互融通的历史框架当中,探究并肯定道家思想在当时对各家学说的显著影响。本书在创作内容方面主要包括题解、注解(注释、解释和诠释)和白话文翻译,兼及校点等工作。最终将《老子》的 道可道,非常道 思想进行全面破解,以期打通全书所有章节的 道论 思想,还原一个 自洽 而不自相矛盾的《老子》。
本书按《老子》八十一章分节解释,以老子哲学的 道 为和内核,着力阐发其形而上的人生智慧与存在境界,在老子那里,作为世界的原理, 道 既被视为存在的法则,也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与之相涉,自然状态与 无为 之为、道的幽深与德之现实、为学与为道、本然与可能等方面,既彼此关联,又包含内在张力。全书呈现独特的文字魅力和思维品格,展现了老子对天、地、人的思考以及更广意义上道家的文化内涵。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又名《老子》,分为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上篇《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下篇《德经》说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道德经》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基石,也是世界文化瑰宝,对世界政治、文化、历史乃至人民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道德经》纵横谈共八十一章,每一章由原文、注解、译文、纵横谈四个部分组成,书中原文采用《老子古本合校》。本书适用于传统文化爱好者和《道德经》相关研究人员。
在北宋的《老子》诸注中,宋徽宗《老子》注得到的关注并不多。这或受限于宋徽宗饱受争议的历史评价。然而,单就文本内容而言,宋徽宗为《老子》所作注并非低劣之著,而颇有可采之处,甚至柳存仁先生曾认为 诸注中宋徽宗与王元泽独能知道家义 。徽宗之注文辞雅驯,颇抉道家之窍,其上承王安石、王雱等荆公学派注《老》之理路与思想内容,亦影响后来章安、范致虚、江澂等人解释与发挥道学。另外,徽宗《老子》注亦是理解宋徽宗本人政治理念及其政宣时期部分政治实践的思想文本依据。 以此,本书尝试在道家哲学与政治文化双重视野下考察宋徽宗之《老子》注。具体而言,本书分别探讨了宋徽宗诠解《老子》的方式,他对《老子》核心范畴和文本内涵的详细理解,以及修身与治世思想之表达。同时,本书亦结合徽宗朝之政治文化与部分政治实践,论
每个人读《老子》,都会读出一个不同的 老子 。王建国先生《读懂老子》一书,是作者多年学习《老子》的研究成果。这本书在众多释老的著作中可谓别具一格,作者选用出土文献帛书甲乙本《老子》与楚简《老子》的经文加以解析,结合自己多年的研读心得,融汇古今各家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哲学、宗教、政治、经济、民俗、心理、生物、量子力学等诸多领域,又有对老子其人的考证和对老子思想渊源及其宇宙观、认识论的精彩阐发,对于各类读者学习老子思想,的确可以起到很好的入门作用。
本书由作者在管理学术与生命历程的 千山万水 之间跋涉求索时写下的68篇文章结集而成,每一篇都借老子的《道德经》来诠释。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部分,谈求知:谈自己求学、教学与研究中的经验、教训、观察和思考,以及与各行各业的师长、同事、学生交流的心得体会;第二部分,忆游历:分享自己周游各地、身临名胜的所思所想;第三部分:思人生,思考人生路上的 三生 (生计,生活,生命)与 三要 (要钱,要活好,要命),分享人生感悟。书中的内容直面当下大学生(主要是硕士生与博士生)、大学教师(包括青年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包括MBA与EMBA学员)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结合作者的观察、实践和体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道家元典及关键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精神气质,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和观念史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书以《老子》《庄子》这两部道家元典为阐释对象,以“道”为元关键词,以“自然”、“无为”、“逍遥”、“忘言”为核心关键词,通过多学科的视角,借助“释名彰义”、“原始表末”、“敷理举统”的方法,从词根词源出发,对它们的意义生成及建构、不同时代的历史演化以及近现代的语义转型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阐释,以期厘清隐藏在其中的时代密码与文化特征。同时,本书希望通过对道家元典关键词的系统研究,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道家元典文化的原创意蕴与当代价值。
《国际老子与道教研究》为集刊,每年两期,其目标是探索国际共通的老学与道教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多样性的道教学术新范式,引领国际老学与道教学术前沿。目前有关老子及道教的刊物较少,尤其能介绍国际前沿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刊物更少,本集刊的出版可谓填补了空白。每期包括 学者访谈 新史料 专题论文 动态与书评 4个栏目。本期包括 古灵宝经的汉译佛经来源问题 以《敷斋经诀》劫之譬喻的始源为中心 地方道教 北魏道佛碑的实践社群 陶弘景新考 以期与天师道的关系为中心 道教南宗名义考析 《千金翼方?禁经》与日本奈良市出土二条大路咒符木简 岳阳楼与道教之关系探研 等17篇文章,作者来自中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本集刊的出版介绍了国际前沿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