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实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书中汇集了作者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在对两性观点与语言的运用、各宗教的内在层面分析,以及藏传佛教、苏菲教派与历史上的耶稣等方面做了详细述说。 这部被称为 世界宗教*部可用的教科书 ,其特点在于史密斯尝试用个人的亲身体验,以说故事、讲历史与哲学思辨的方式把世界宗教的精神性传达给大众,环绕宗教所引发的价值深入地挖掘人性的奥秘。书中的内容丰富而精彩,语言生动流畅、通情达理,这也是其畅销、长销的*秘密所在。1958年出版的《人的宗教》总销量超过200万册。
本书由蒋维乔两部相互关联的著作构成。一为《佛学纲要》,以中华书局1934年版为底本。此书是*部白话文佛学入门著作。作者秉持浅显易懂的原则,从佛学的定义、佛学和学佛的区分讲起,介绍了佛教的历史、教义、经典、传播以及修行方式。篇幅短小,但结构完整,内容丰富。二为《佛教概论》,以中华书局1930年版为底本。全书分为三编:*编为绪论,介绍佛教成立的背景、经典、分派情况等。第二编为本论,分教理论和解脱论,即从理论、实践两个方面完整阐述佛教的义理体系和修学法门。第三编为各论,即全面论述中国佛教十大宗派的理论特点和修行方法。此次出版,仅订正个别文字讹误,并按照现行标准对标点的用法予以规范。
这是一部跨学科研究的典范,涉及人类学、考古学、心理学、法学等诸多领域。基于对列维-斯特劳斯,罗杰 凯卢瓦等人有关人类早期祭祀活动的调查,本书对广泛存在于初民社会中的 活人祭神 行为的逻辑和功能提出了独树一帜的见解。作者认为人类族群中普遍存在一种 替罪羊 机制,杀死 替罪羊 可以将对内的暴力隐患释放到族群之外,从而保全族群内部的和平稳定。因此,暴力的祭祀活动并非宗教自身的产物,而源自族群化解内部矛盾的需求。祭祀行为是人类早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的思路对于进一步理解与阐释早期中国或可提供别样的启示。 作者勒内 基拉尔是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批评家,被誉为 人类认知领域的新达尔文 。我社还曾出版过他的《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基拉尔的学说以 攀比摹仿 论超越弗洛依德的 俄狄浦斯情结 ,认为欲望是
自上古以来,中国流传有许多惊心动魄的神话传说,纷繁零散,殊难理析。著名学者何新利用文字学、语言学、动物学、考古学、图纹学、历史学以及地理学等多方面材料和证据,仔细爬梳,找到了其间千丝万缕的关联,打通众多神话的源流,挖掘其真相:龙的动物原型竟是蜥蜴及鳄鱼,凤的动物原型竟是鸵鸟,伏羲、黄帝、炎帝、祝融竟都是上古太阳神的名号 这些重要发现振聋发聩,影响深远。可以说,《诸神的起源》问世数十载,捍卫了中国上古神话传说的价值和中华文化的根脉。
在普遍的心灵危机之下,何处寻找安心之道?本书是一本蕞适合现代人读的佛学智慧入门读物。从现代人的日常和体验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佛学看似玄妙的概念,用佛学真正的精神关切,来回应当代人种种的心灵追问,帮助每个感到人生之苦、对环境、人生、自我有困惑的人,重获内心的力量。本书回到悉达多的经历说起,他在菩提树下到底觉悟到了什么,他又是如何应对生命最初的疑惑的?第二章“观自我”解答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如何面对不确定的世界?什么叫与自己和解?“四圣谛”“五蕴”“无我”等概念回应地正是这些疑惑。第三章“观众生”解答的是人与他人的关系,为何我们常感到孤独?善恶是绝对的吗?菩萨到底存在吗?这一章通过讲解《心经》《金刚经》等经典来回应这些疑惑。第四章“观生死”面对的是人终极的疑惑:为何会对死亡
本书先后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 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的传统,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用说故事、讲历史与哲学思辨的方式,把世界宗教中蕴含的生命智慧传达给大众。书中汇集了作者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成果,新增加了世界宗教艺术内容,以便通过优美的文字和精彩的图片充分展现了世界宗教的精神内涵。 史密斯尝试把世界宗教的精神性和艺术性传达给大众,环绕宗教所蕴含的社会价值,深入挖掘人性的奥秘。书中的内容丰富而精彩,语言生动流畅、通俗易懂。本书自1958年出版以来,累计畅销200万册,已成为美国各大学的人文通识经典。
在书中,作者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解说了八正道每个道支的深刻内涵,并分析了人们对此可能产生的误解或偏见。辩证精辟,见解独到。作者透过幽默风趣的口吻,不仅让人们明白何谓快乐的内在生活,而且还教导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八正道。尤其重要的是,他融合了传统诠释和现代思考方式,精心解说,令人耳目一新。本书将逐步指引你在生活中找到无价的心灵快乐之钥,给予自己好的照顾和滋养。 在书中,我们都可以学到通向快乐的八条途径:1正见,带来真正的快乐;2正思维,带来放舍、慈爱与悲悯的快乐;3正语,带来和谐的快乐;4正业,带来享受符合道德原则的快乐;5正命,带来利益自他的快乐;6正精进,带来断恶修善的快乐;7正念,带来 活在当下 的快乐;8正定,带来洞见实相的快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宗喀巴大师*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藏族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历史上一直具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威性。本书依据藏文典籍,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翻译而成,由浅入深地从依止善知识及思维暇满人生之入道前行开始,至念死无常、思恶趣苦、思维业果等基本人天乘(下士道),再经小乘之四谛(中士道),依次第直达大乘菩提心与止观(上士道)等方面加以介绍,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宗喀巴的佛学思想。
对当代中国人而言,财神一直是家庭祭仪和新年礼俗中的标志性神祇,对财神的崇拜是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尽管供桌上的财神神像十分常见,但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财神信仰根源为何。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教授、著名汉学家万志英以大众或通俗宗教为大框架,审视了五通(财神)信仰的缘起和漫长演变。这份时间跨度长达三千年的研究,充分展现了中国宗教文化中神灵的邪恶面,及其在道德上的暧昧与矛盾,使我们得以窥视不同时代背景对普通人生活和思想的影响。
《道藏说略(增订版)》是一部国学普及著作。本书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传统经典《道藏》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现代解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浅出地向当代读者普及道经的基本知识,充当阅读道经的学术向导。 全书40篇文章均由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按照统一的体例撰写。其研究范围以明《正统道藏》为主体,但也有所拓展,涉及藏外道书、敦煌道书、禁毁道经等。书中内容,既有基于《道藏》 三洞四辅 原有分类的内在梳理,也有基于现代道教研究体系进行的客观说明,更有基于现代学科分类对《道藏》中相关史料的总结。每篇文章均条分缕析地梳理所涉主题的传承谱系、代表经典、理论框架、历史价值,介绍其研究现状,并附有建议阅读书目、参考书目,能够为初学者提供入门路径。
在以往的几十年中,中国佛教的研究往往集中在中古时期的黄金时代,而本书更强调前近代中国佛教的重要性,并希望纠正长期以来对后世佛教衰乱假象的迷思。在该书中,作者描绘了禅宗如何演变为当时的一支主流宗派。这一著作是对17世纪中国佛教复兴的一个全面研究。
国家、文明与世界宗教 是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为建设 现当代外国研究平台 而设立的一项跨学科、交叉性的研究课题,由哲学系、宗教学系、历史系、社会学系、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的十几位学者协力承担,共同写作。本书便是这一重大课题的初步探索成果。 本书共十五章,分三篇。上篇 全球宗教格局观察 ,从国内外理论界所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出发,通过综合分析世界宗教人口数据与全球宗教格局态势,揭示国家、文明与世界宗教的复杂关系,并反思世界宗教在全球化时代对不同的社会、国家、文明的重要影响。中篇 宗教文化传统钩沉 ,从多学科视角探讨不同的宗教文化传统对国家、社会乃至文明形态的深层影响。下篇 政教关系问题研究 ,堪称当代世界宗教、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家安全、社会治理等研究领域的焦点话题,致力揭示世界宗教对不同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宗教,包括原始宗教和崇拜,传统宗法性宗教、道教、民间宗教,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以及由国外传进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论述了各种宗教的起源、发展或传人、传播的过程,各种宗教的教义、教派、仪式、仪轨等;各种宗教之间、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交锋、融会。本书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时空交错的理论体系,帮助人们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特色,探寻中国文化之根。
本书从中国历代典籍中辑录了有关传统医学经典数十种,系统整理了传统医学中健康调理的主要理论和实践经验。全书内容包括《抱朴子论》《存神炼气铭》《叩齿诀》《临目诀》等典籍,全部内容按古籍整理方法进行了新式标点校勘,为当代各界人士研习与研究传统健康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献典籍。本书有相当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全书不仅讨论神话和仪式的概念与本质,关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一改往日古典学家将其分开处理的习惯,而且分析了正处于变迁过程中的两个原生神话案例,还从古代近东和古风希腊相互影响的视角探讨神话进行历史传播的轨迹。 作者认为,人类精神的结构是由历史发展进程、由在错综复杂的生活方式中形成并传承的传统所决定的,人类的精神依赖于那些与周而复始、生死攸关的问题密不可分的文化传播进程,因此,历史学视野比数学模型更能洞悉神话和仪式的奥妙。伯克特的研究与结构主义、神话-仪式学派既有一致之处,又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论,时而大胆,时而平易,对希腊宗教研究学界关于神话与仪式诸多难解的问题,提出大量全新的见解,令人惊奇的同时也使读者受益匪浅。
《中国古代神话》是由神话学专家袁珂撰写的*部全面叙述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专著。全书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尤的战争、羿和嫦娥的故事等对中国神话作了*全面、完整的讲述。是了解古代中国人的丰富的想象力及古人生活面貌的好书。有俄、日、英、法、意、西班牙等多种译本。 《诸神的起源》是著名学者何新利用文字学、语言学、动物学、考古学、图纹学、历史学以及地理学等多方面材料和证据,仔细爬梳,找到了其间千丝万缕的关联,打通众多神话的源流,挖掘其真相:龙的动物原型竟是蜥蜴及鳄鱼,凤的动物原型竟是鸵鸟,伏羲、黄帝、炎帝、祝融竟都是上古太阳神的名号 这些重要发现振聋发聩,影响深远。可以说,《诸神的起源》问世数十载,捍卫了中国上古神话传说的价值和中华文化的根脉。
本书堪称20世纪政治经济领域内最伟大的经典之一。托尼凭借广博的经济知识和翔实的历史资料,以恢弘的气势和华丽的文字,回溯了宗教改革前夕直至17世纪末叶经济生活逐步摆脱神学理论控制的过程,并以此为背景,考察分析了神学理论本身发生的变化,尤其是英国清教的产生、发展和转变,如何影响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托尼有关宗教思想、道德观念与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互相作用的论述,可以看作对马克斯 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著名命题的回应、批评和补充。而在当今世界经济利益和道德思考不再互相隔离,经济伦理越来越成为各界共同瞩目的紧迫问题的情况下,本书甚至比它初次面世时更为引人注目,也更具有启迪意义。
《指月录》,全称《水月斋指月录》,三十二卷,明万历间骡汝稷编纂。全书记述禅宗世次,上始过去七佛、西天祖师、东土祖师,下至宋大慧宗杲止,共禅宗传承法系650人之言行事略,机缘语句。全书具有一般禅宗灯录的特色外,还附裁了许多禅宗名宿的拈颂评唱以及作者的辨析论议,收录禅宗公案1700余则,自问世以来十分流行,“甚至斗大茅庵,亦皆供来,腰包衲子,无不肩携”,广为僧俗两界奉读,是参禅证道、明心开慧不可不读的祥宗名著。
《铃木大拙禅论集》是世界禅学权威铃木大拙先生的重要著作,被世界各国学者、专家视作权威而广泛援引。本书为论集系列之一,主要从历史源流分析禅的根本精神和发展轨迹,彻底分析从中国起源的禅宗如何一步步融入到日本文化之中,进而演变成独具日本民族特性的禅学传统,可作为后面两个系列的基础。铃木先生试图通过系统梳理禅学在日本的发展脉络,破除人们对于禅的一些误解。本书结构布局合理均衡,分析深刻透彻,语言生动富含哲理,适合作为禅学基础理论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