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斯塔》是古代伊朗琐罗亚斯德教的圣书,是伊朗古老的文献,约成书于公元前10世纪以前。《阿维斯塔》流传至今,多有损佚,本书是由现代伊朗学者选编而成,是专业研究古伊朗文化的文献。
本书收录布伯在40年间先后发表的12篇演讲,分为 早期演讲(1909-1918) 和 晚期演讲(1939-1951) 两个部分。所有文章都围绕着 复兴犹太教 这一中心思想,通过对传统犹太教进行反思和批判,提出了他所主张的犹太教的3项 真正任务 :显示人与上帝之间的对话关系;确立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的统一;使我们与万物的关系变得神圣和圣洁。终,布伯揭示出犹太教的本质是一种 宗教实在 。
本书是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之一。本书分上下两卷,内容包括同时代人的证词、诸神学家与论辩家、拉伯雷的闹剧、高康大的家书及灵魂不灭、爱比斯德蒙的复活与奇迹、巨人的信纲等。本书给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阅读。
同时,文化与社会的生态、生活、结构、功能密切相关,对社会的运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化研究不仅应当考察文化本身,而且应当开启社会的视角,探讨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这是文化研究深入发展的途径之一。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民间信仰是传统乡村社会的一种意识形式,它在广阔社会中的影响和作用超过了任何一种学说与宗教。因此,从社会角度考察民间信仰、揭示其社会根源与社会效应,对于拓宽文化研究的视野、提高文化研究的水平也很有必要。同时,对传统时代特别是近世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关系的考察,还能为当今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国学论丛:全真教的创立与历史传承》探讨了全真教在金元明时代的历史变迁过程,涉及全真教的派系整合、大宗师的传承、全真谱系的形成、全真教戒律的形成、全真教修炼生活、全真教性命双修的内丹学、元代相容并包的道教管理政策,以及有关全真教研究的一百二十八年的学术史。
本书是关于中国古代所受到的婆罗门教和婆罗门文化影响的研究性著作。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作者从数以千计的文献和文物中钩沉出婆罗门教和婆罗门文化在中国古代存在的种种证据。这些证据包括一个成熟宗教所应该有的全部元素,如神职人员及其传教活动、宗教场所、经籍、信徒墓葬等等,以及文化的各个领域。作者用 碎片分合 、 借瓶送酒 等机制来说明婆罗门教及婆罗门文化是如何输入中国的。为此,该书还在理论上阐释了一种宗教文化传播到异地或异文化领域的标准及标界,并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充分进行了图像和文献的相互释明。这些工作都是以往学者很少甚至没有做过的,对于中国宗教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的完整和准确有着重要意义。
本书稿介绍了上海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经批准对外开放的二百七十一个活动场所,并配有五百多幅照片。本书既可以作为统战、民族、宗教、历史等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导游书。
本书目前包括27篇独立的文章,分属于八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篇目。《宗教理论与历史一般》包括三篇文章,都是想从不同的视角来思考宗教研究的一般问题。《中国宗教的起源》的两篇文章分别是以考古材料作为依据对中国宗教的神灵崇拜和巫术崇拜的源头加以考察,并由此确定中国宗教的远古基础。在《中国宗教的成型》这一篇中包含了三篇文章。章《从三代到两汉:中国信仰观念的成型》是一个一般性的描述,它实际上是承接起源时期的基础而展开的。尔后的两章分别主要考察了中国宗教生活中基本的观念“命”以及知识与思想界在这一时期所“扮演”的“角色”。《道教、佛教、儒教及民间宗教》两汉对于中国宗教的成型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它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中国宗教之基本类型与本质特征》是在前三章的基础上的一个
《中国古代民间信仰:远古 隋唐五代》卷分别由山东大学教授马新、天津师大教授贾艳红、山东大学副教授李浩撰写。该卷作者注重对古代民间信仰的整体性和贯通性研究,从基本问题做起,筚路蓝缕, 且耕且耘,走出一条自己的研究道路 。在民间信仰起源的问题上,作者认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民间社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民间信仰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精神世界,其主体就是发生于民间社会或主要传承于民问社会的各种信仰与崇拜。民间信仰来源于原始信仰与崇拜,以及文明社会演进过程中首先发生并流传于民间社会的信仰与崇拜。作者吸纳了远古社会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在文明社会诞生过程中,城乡分野出现,上层社会与民间社会分别形成,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国家,而民间信仰是伴随着民间社会的形成而形成的。该书还深入
王媛媛所著的《从波斯到中国——摩尼教在中亚和中国的传播》以波斯摩尼教东向传播的时间进程和几个重要教区为序,《从波斯到中国——摩尼教在中亚和中国的传播》通过分析吐鲁番及敦煌等地出土的摩尼教文书,以及东西方史料中的相关记载,考察了三至十一世纪摩尼教在中亚、西域和中原的传播与发展。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作为一种展现西藏文化历史及藏传佛教的绘画艺术,唐卡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书分别从雪域高原的珍宝、唐卡的制作方法、唐卡的收藏与鉴赏、唐卡中的佛教基本观、唐卡中的历史传说、藏传佛教中的祖师、唐卡中的诸尊、唐卡中的曼荼罗、唐卡中的建筑物、唐卡中的藏医药等10个方面介绍唐卡艺术及其承载的文化。《唐卡艺术彩图馆》精选数百幅精美的唐卡作品,逐一详细分析和解说,用缤纷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示雪域高原的神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