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追求幸福生活,然而幸福难以捉摸。叔本华的《箴言》深入探讨了幸福生活的艺术,指出人生面对两大敌人,一是窘困制造的痛苦,二是富足产生的无聊:“既无痛苦,也不觉无聊,本质上就实现了人世的幸福。”他认为,对于幸福人生,重要的是人之所是,尤其是健康;其次是人之所有;最后才是人的形象。他用散文诗般语言阐述了五十三条忠告与格言,分别涉及人生总则、如何律己、如何待人、如何应对世道与命运。他还讨论了年龄对人生境界的影响,分析了人生四季的特点。对于追求幸福人生,本书堪称青年的药,中年的酒,老年的茶。
书中的100句话几乎涵了阿德勒心理学的所有领域,包括自卑、自我决定性、勇气、情感、性格、团体意识等。所有你不擅长的、你想躲闪的都有一个隐藏着的原因,只有正视这个原因,你才能改变自己,重获勇气。读完这本书,将自我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情感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将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力交给自己。抛开过去,拥有随时随地改变的勇气,才能找到一切人生问题的答案。
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经典的学术议题,本书作者开创性地对费希特与马克思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分别通过对费希特与马克思的立场评述、勾勒费希特关于能动的主体的观念和马克思源于政治经济学视角而生发的主体理论、阐发费希特与马克思能动的主体的理论所具有的共同理论背景、费希特影响马克思主体概念的文献依据等角度将马克思与费希特进行比较。为读者理解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克里希那穆提作品精选:人类的未来》是克里希那穆提与著名量子物理学家大卫?博姆的对话集。后者与爱因斯坦共事多年,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对其赞誉有加。 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人类的未来”和“真理与事实”。 在部分中,两位大师以“人类的未来会怎样”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为起点,用独特的方式考察了心灵所受的制约、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意识的本质等人类生活的各种问题,深入探究了危及人类未来的破坏性洪流的源头以及人类摆脱混乱心智状态的可能性。 第二部分涉及真理、我们通过感官所感知的事实、展现在我们意识中的现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克里希那穆提与博姆探讨了人类的意识是如何由各式各样对于“我”或自我中心的误解构成的;他也指出意识所受的制约有多么牢固。最后以克氏1975年在布洛克伍德公园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