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何以生成天地万物?人的心灵究竟具有多大的功能?修炼养生能否延年益寿?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对这些问题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求。古代中国、印度、埃及出现的神秘学莫不是以此为主题展开。本书是一部从文化和医学的角度,论述道家、密宗和东方神秘学的著作。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主要论述密宗的历史、理论和修持,尤其是身密、口密、意密 三密 的修法;第二部分,主要讲解易学与中医医理,尤其是气脉问题;第三部分,收录有关的专论和序跋。
本书可以说是中国的*部真正意义上的道教史著作,它从探讨□□共同点出□,□述道教的起源与演□,道教的信仰与道术、戒律,道教的经典与宫观,道教的派别与佛道关系,展示了道教的历史发展主脉,对于后世的道教学术研究保持着长久的影响。
本书收编了作者多年研究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中医古文献的各种著述多篇,包括对《道德经讲义》《伍柳仙宗》《黄帝内经》《古书隐楼藏书》《悟真篇》《黄元吉玄关绝学》等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是当代有关中国古代哲学、古代科技史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作者以己身甚深真修实证,和他的弟子们将广泛搜集到的各家文献,进行了数年的精研、分析和订正,几易其稿,成此著述,对史上丹道旁门正宗给予正理正法,并对南怀瑾、陈撄宁大师的观点提出自己独到的异见, 对于后学有相当的指导意义。本书说理浅近,指点显明,易于阅读。
本书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比探究了心理学和道家内丹学两个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科学理解内丹文化的全新路径。在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深入、更准确地认知传统道家文化中的内丹学精髓。 通过本书,读者将对内丹文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从科学的角度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本书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道家内丹文化,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书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陈抟(871年 989年),字图南,赐号 白云先生 、 希夷先生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者、养生家。陈抟继承了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他创绘了 太极图 、 先天方圆图 等一系列易图,成为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并发表《太极阴阳说》后,才有中华独有的太极文化形态和一系列理论的形成,尤其是宋代理学家的形成,从而推动了宋代历史的进步。陈抟应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后人称其为 陈抟老祖 、 睡仙 、希夷祖师等。 本书集录了先生著述,《宋史 艺文志 易类》录《易龙图》一卷,《宋史 艺文志 神仙类》录《陈抟九室指玄篇》一卷,《宋史 艺文志 五行类》录《陈抟人伦风鉴》一卷,《宋史 艺文志 别集类》录《陈抟钓潭集》二卷,《宋史 陈抟传》录《三峰寓言》
本书为《锺吕传道集》、《西山群仙会真记》和附录 題施肩吾撰其他丹经 三部分内容的合刊。 (一)《锺吕传道集》,全书共十八节,分别是《论真仙》、《论大道》、《论天地》、《论日月》、《论四时》、《论五行》、《论水火》、《论龙虎》、《论丹药》、《论铅汞》、《论抽添》、《论河车》、《论还丹》、《论炼形》、《论朝元》、《论内观》、《论验证》。全书以钟离权与吕洞宾师徒问答的形式,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炼形、炼气、炼神为方法,系统完整地论述了内丹术的要义。 此次整理,以明《道藏》本为底本,以《道藏辑要》本和《道藏精华录》本为校本。有关《锺吕传道集》的书目著录资料和底本之外的序跋题记均收作附录。 (二)《西山群仙会真记》,全书五卷,每卷五篇,取五行正体之数,共二十五篇,从
《道教史》一书是由中国人对道教的起源进行了比较科学的研究和阐释。作者从历史主义出发,站在自我和他者双重立场,对道教在历史中的身份形态进行了研究,从而*次对道教的宗教文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确立了道教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书作为作者许地山先生的*部关于道教历史的著作,主要是对道教前史,即道教的起源相关的问题,如道家思想的源流、汉代及汉以前神仙方术的特点及流行、汉代以汉以前民间社会巫觋杂术的流传及其特征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道教文化十五讲(第二版)》对道教的产生和历史流变,道教林林总总的派别,道教的经典文献,道教哲学,道教里的医学、养生学、科技,道教的修炼方法、道教的科仪、道教文学艺术、道教的洞天胜地等都有介绍,是一本在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推进的上佳著作和教材。本次出版修订版,作者增加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
关志国*的《道家黄老学派法哲学研究》讲述了:道家黄老学派的形成及发展与战国至西汉初期的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其重要特征是以道论法,黄老学派文献中明确提出了 道生法 的概念,在道论的统摄下, 执一 无为 因循 刑名 等概念与 法 具有紧密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严密的法哲学体系。黄老学派强调君主要依法治国,君主应受到道法的制约,这相对于老庄学派及各家来说是较为独特的思想。黄老学派法哲学对法家及儒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汉初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黄老学派法哲学的范畴及内涵对当代中国的法治文化建设不无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