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当今受青睐、权威的基督教史入门教材。全书包括上下两卷,上卷是 初期教会到宗教改革前夕 ,下卷是 宗教改革至今 。 本书是胡斯托 冈萨雷斯教授的代表之作,是作者三卷本《基督教思想史》的姊妹篇。作者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讲述了基督教两千多年的历史,系统地阐述了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及宗教改革直到20世纪的基督教历史。 本书资料丰富,笔触生动,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可读性极强。作者摆脱了西方中心论倾向,站在普世的高度,对历史上的基督教做了整体的回顾。修订版中,作者在思想时代变化和参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将叙述时限延伸到 21 世纪初十年,增加了许多重要的内容和议题,如妇女在基督教会史上的重要作用、基督教在 第三世界 国家的*发展以及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对话等等。
本书是商务印书馆创立120周年出版的纪念珍藏本中的一部。
《道德 上帝与人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问题》是作者试图将社会伦理、精神追求、基本规范与**信仰联系起来考察的一种尝试。这不单涉及如何认识中国以至世界在二十世纪的历史,更涉及如何看待 现代性 的诸多问题。作者选择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其思想都是作为问题而出现的,陀氏提出的不仅是他自身时代的问题,也是整个 现代性 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作者看来,主要是围绕着道德、上帝与人的范畴展开的。
胡斯托·L.冈萨雷斯所著的《 教史(上下)》资料丰富,笔触生动,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可读性极强,堪称当今 受青睐的教会史入门教材。作者摆脱了“西方中心”的倾向,站在普世的高度,对历 的 教做了整体的回顾。修订版中,作者在思想时代变化和参考 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将叙述时限延伸到21世纪 初十年,增加了许多重要的内容和议题,如妇女在 教会 的重要作用、 教在“第三世界” 的 发展以及不同 信仰之间的对话等等。
本书对晚清时期天主教会在内蒙古地区的传教活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书首先介绍了晚清时期内蒙古地区的政治、社会形势,简要回顾了法国遣使会在内蒙古的活动情况。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对圣母圣心会在内蒙古展开的传教活动,该修会的传教策略,传教过程中的蒙、民、教冲突,1900年的反洋教运动,1900年后的赔教,该修会兴办的各项事业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圣母圣心会的传教策略,蒙、民、教冲突,庚子年后的赔教是本书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本书对晚清圣母圣心会在内蒙古地区的传教活动进行了整体性的评价:就传教层面而言,该修会把天主教深入传播到内蒙古的许多地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会组织,这是该修会的一大贡献;该修会在传教过程中兴办的各项事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该修会在传教过程中依仗列强支持所进行的购地活
《道德·上帝与人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问题》是作者试图将社会伦理、精神追求、基本规范与 信仰联系起来考察的一种尝试。这不单涉及如何认识中国以至世界在二十世纪的历史, 涉及如何看待“现代性”的诸多问题。作者选择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其思想都是作为问题而出现的,陀氏提出的不仅是他自身时代的问题,也是整个“现代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作者看来,主要是围绕着道德、上帝与人的范畴展开的。
本辞典共选收基督教(包括、、新教等)词目凡2800余条。包括基督教总论,教派、组织、机构,人物,教义、神学,经籍书文,历史事项,人物和词汇,教制、教职,礼仪节日,教堂、圣地等十大类。正文按词目分类编排。正文后附有词目笔画索引和罗马教皇名号一览表,供查阅和参考。
庄祖鲲博士的学术与职业生涯很不寻常。他是多年在从事工业技术操作和深层的研究之后,才正式进修神学和文化学的。他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对话,既有思想的层面,也有个体的深切领悟。当前中国面临的社会、道德之重重危机,可说是促使他书写《契合与转化: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的主因。
一本书的命运往往暗示着它的力量,本书恰巧便是一个例子。它的命运多舛,诞生之初,便遇到沙皇当局的封杀,即使凭借作者托尔斯泰世界性的声誉,也不能使之顺利付梓,其原因在于个中所包含的对18时代政治的颠覆性的爆破力。于是它以手抄本的形式曾广泛流传于旧俄时代。作为作者的一部思想自由性质的著作,作品中充溢着对弱势者的人道关怀、对政府措施的神圣规约合理性的质疑、对人民的权利与义务界限的讨论;当然,还有对公民不服从、良知的拒绝等后世话语预示性的诘辩。这些文字即使在今天拾起,依然如同昔日一样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