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穆斯林的世俗生活中,伊斯兰法应置于何种地位?当代著名的穆斯林学者和人权活动家阿布杜拉?艾赫迈德?安那伊姆认为,通过国家权力强制实施伊斯兰法,与伊斯兰教所强调的自愿接受宗教信仰的基本原则相抵牾。在当代社会政治生活中,国家应该避免宗教权*的滥用,国家的政策或立法必须基于公民理性,以使这种政策或立法对于信仰不同宗教的所有公民都是可能的。通过对伊斯兰教历史传统的回顾,以及对印度、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的具体分析,安那伊姆指出,比起宣称通过所谓的 伊斯兰国家 来实施伊斯兰法的理论,人权和公民权的观念更契合于伊斯兰教的原则。作者基于对不同社会当中宗教和世俗国家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探究和设想了发挥伊斯兰法的一种积极和可持续作用的路径。
当代伊斯兰 中间主义 思潮是伊斯兰世界日渐具有广泛影响的宗教文化思潮,该思潮的勃兴与发展,反映了伊斯兰世界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试图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重建富有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积*努力?br/ 丁俊*的《伊斯兰文明的反思与重构--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研究》在追溯和考察有关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的基础上,着重梳理和阐释了伊斯兰 中间主义 思潮的一系列思想主张,简要介绍了该思潮的代表性人物、重要研究机构与学术活动,评析了该思潮的发展态势及其对伊斯兰世界政治改革、社会变革、宗教维新以及文化创新与文明重构的现实意义与影响,并从跨文化研究的视野出发,就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中正和谐之道作了相应的比照分析,认为蕴含于东方文明中的中正、中和之道,对于应对和化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
《心灵的揭示》是安萨里论述伊斯兰伦理思想的专著,也是该领域的代表作。在书中,安萨里基于他对 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采取引经据典与案例分析、博采众长与叙议结合相互动的方法,用111章篇幅,分门别类地梳理了伊斯兰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如论敬畏真主、论爱、论忏悔、论克制私欲、论信托、论孝顺父母、论天课与吝啬、论死亡、论现世、论知足、论感恩、论骄傲、论禁止虐待孤儿、论施舍、论礼拜等。安萨里在阐述“敬主与爱人、向善与避恶、孝亲与近邻、济贫与扶危、知足与感恩”等伦理思想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探究了伦理与哲学、伦理与社会、伦理与经济、伦理与法律、伦理与教育、伦理与自然等的关系,由此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了伊斯兰伦理思想的根本所在,并透过伦理层面阐述了穆斯林的 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该书展现的伊斯兰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本系统研究当代德国美学并原创性探讨当代感性学的著作,是作者多年研究当代德国美学前沿理论的成果。作者旨在回归“美学”的原初涵义“感性学”(Aesthetics),在美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应对形而上学危机与新艺术形式对传统美学的挑战,重构当代新感性学。 本书分为“理论”和“问题”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五种新美学流派——显现美学、气氛美学、自然美学、力的美学和装置美学,揭示出它们所提供的全新审美视域。以这些前沿理论为基础,第二部分进一步集中研究当代美学(感性学)核心问题,如审美在场性,不确定性,超出了视觉主导的旧感性而面向听觉、味觉的新感性,审美经济现象等。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本书所收佛籍,有原始佛教的经典,有部派佛教的佛经故事,还有大乘佛教的《法华》、《华严》、《维摩诘》等经的章节,可以说是纵贯佛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内容十分广泛,是一部难得的佛经选本。注释、题躞及导读文章通俗化、大众化,深入浅出,不仅适合对佛教有修学基础者的品味,一般的读者阅读也会趋入胜趣。
古代雅典人是早表明并践行,即使没有特定家境和教育的普通公民也是可以做出负责任的政治决定这一观念的。出于这个原因,对于雅典民主的反应,一直是政治思想上好的罗尔沙赫氏测验。无论是称赞雅典是现代民主的合法祖先,还是指责其为暴民的统治,纵观历史,评论者们所展现的多是他们自己政治和社会观点。在《审判雅典:西方思想中的反民主传统》中,珍妮弗·托尔伯特·罗伯兹缕述了从雅典时期到当代的雅典民主接受史,探索涉及了历史学、伦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性别研究、教育理论等领域。
《一本书读懂儒家文化》讲述了从传说中的上古三代到近代新儒家数千年间儒学发展、演化的历程,分为11个篇章。下面有若干小节。设置以下栏目:篇章概述:提纲挈领地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儒学发展概貌; 历史故事:用故事的形式阐释儒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注重可读性和趣味性;大事年表:以编年的方式,简要展示思想家的活动、重大哲学事件等; 知识链接:以名词的形式进一步阐释相关重要思想及学说;常识介绍:介绍必要的背景知识,如典章制度、人物史实等; 图片传真:选取相关图片,直观展示讲述内容。《一本书读懂儒家文化》由张焕君、谢耀亭所著。
《观音菩萨》将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纷呈的图片鉴赏、珍贵稀有的文物展示,趣味生动的百科知识融于一体,其中包含大量的石窟彩塑、壁画,石刻,以及金铜造像、水陆画、唐卡等珍贵文物珍品,形成一邵故事、文物、知识相互补充、相互说明的缩微佛教小百科奇书,给读者一个全新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体验。 在痴迷的生活里,人们希望观音指点迷津,同样,通过以下的图例的导读提示,让读者参悟本书的主旨,领会佛教里的众多智慧,与观音大士作精神上的交流。 本书以妙善公主修行成为菩萨以及救苦救难的故事为主要构建主体,并按照历史顺序巧录融合了古代绘画、历史图片、珍贵文物等料,从历史的、文化的、哲学的、艺术的角度详细解读,深入解析,图文互补,以文本讲述人物故事,以图片展示历史艺术,让读者在阅读与欣赏的双重体验下
英国古典学家约翰·马歇尔的《希腊哲学简史》,是针对具有一般知识水平的读者撰写的哲学普及读物,大的特点是行文流畅,取材精当,容易为一般读者所理解。这本《希腊哲学简史》还注重哲学家的生平及所处时代特点,尤其善于用少量笔墨引导读者思考哲学与历史、政治的关系,把哲学放在更宏大的背景当中,体现了古典学家所具有的整全视野。 全书行文流畅、取材精当,不仅论述简洁,还注重文本引述,并能很好地引导读者思考哲学与历史、政治的关系,反映出当时学者所具有的整全视野。这本书不益于古典素养的提升,作为古典哲学的经典入门读物,全书呈现出20世纪初英国人文中学注重古典传统的基本状况,这对处在当今时代的我们仍不失借鉴意义。
到底是身体还是精神使我们欣赏美和创造艺术?加拿大著名批评家埃克伯特.法阿斯认为,除了蒙田和曼德维尔等偶然的例外情况之外。从柏拉图以来西方对美的看法的主流都过分强调了精神,甚至诅咒身体和性欲有害于审美意向。本书矫正了这种不平衡,对柏拉图、奥古斯丁、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和德里达等重要思想家进行了的重新解读。作者讲述了一种新颖而令人兴奋的历史,包括对荷马时代异教价值观的柏拉图式反拨,其观点被基督教神学所吸取以及最终世俗化,康德对这种传统所进行的重要修正,黑格尔对精神最终战胜身体之时艺术终结的预言,海德格尔、德里达及其追随者们对美学和禁欲主义理想的复兴。作者抨击了传统的与后现代的见解,并且借助于当代新达尔文主义的认知科学,提出了一种受到尼采极大影响的、新的、亲感觉论的美学。作为一部
《理想国》一书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柏拉图在书中以苏格拉底的口吻,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本书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
本书《对世界的基础性分析》是《哲学——对世界的解释》的卷。在《哲学——对世界的解释》里,笔者试图建立一个具有公共性的哲学体系。 就是不懂哲学史、不懂当今流行的哲学的人也可以读懂它。本书是写给所有人看的,您可以懂也可以不懂哲学史,但只要您希望以一种哲学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世界,那么,本书就能告诉您如何以一种哲学的方式去理解世界,并且构造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以哲学的方式认识、解释世界的模式。
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作八卦以通万物之情:更观鸟兽之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一部《周易》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和一切学术思想的源泉。 因此,《周易》一直被誉为《群经之首》。《周易》是一部真正实用且举世罕有的处世经典。它涉及人生的各个阶段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并提供了备受古人信服的应对办法。可以断言,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正了解《周易》,欲图建功立业,应对变化莫测的世事人生、掌握机会和命运,几乎是不可能的。 诺贝克物理学奖获得者、丹麦人内尔斯?玻尔,因其对世界物理学的杰出贡献,被他的国家授予爵士徽章时,他选择了《周易》中阴阳太极图案作为整个徽章的标志。另一个欧洲人,微积分原理的创立者、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对太极八卦也表示过高度的惊叹:“易图是流传于宇宙间所有科学的最
宋代儒学是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宋代科学是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高峰。本书通过对宋代儒学与宋代科学的关联性的研究,深入探讨宋代儒学对于宋代科学发展的影响;具体阐述宋代各个时期儒家学者对于自然知识以及科学的重视和研究、宋代儒学精神与思想对宋代科学家及其科学研究的影响;尤其是通过对科学家沈括、兼通科学的儒者郑樵以及大儒朱熹的个案分析,展现宋代儒学与科学的密切关系以及宋代儒学对于科学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宋代儒学对于科学发展所起的作用。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个体自我的每一次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正在重读的书,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书。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代经典作品中蕴藏着富民强国的丰富智慧、众多值得汲取和反思的经验教训。民为贵、君为轻的治国理念和民本思想,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为官之道,允公允能、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如临如履、朽索驭马的防腐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民族大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自强不息、精进向上的积极人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温良恭俭、己欲达而达人的人间关爱,厚德载物、不涓细流的博大胸襟,等等,对领导干部有着重要的镜鉴和启迪作用。 《领导干部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