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开始,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2013年,泰康、万科等首批企业进入高端养老领域。近几年更是迎来了养老地产的爆发期,大量地产、保险基金和大健康相关企业纷纷有意向布局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CRC)项目。本书系统地阐述中国式CCRC的全流程开发模式,包括对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趋势的研判分析,CCRC的发展历程与理念,CCRC的选址策略、客群策略、产品设计要点,以及CCRC的筹开与运营等主要工作。本书对中国式CCRC的开发运营进行了实操总结与复盘,对于相关养老项目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兼顾的落地指导意义。 本书面向养老行业从业者及有意向布局养老产业的企业,包括地产开发商、养老机构运营商,以及投资机构、养老产业上下游行业等。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征程中,我国将始终面对人口持续老龄化和由此导致的养老难题的困扰。相对于城市,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更加严峻,养老问题更加突出。研究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必须考虑一个重大的行动背景,那就是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会给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带来重大机遇和内生动力,必将使我国的农村养老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以乡村振兴为背景,研究农村养老保障及其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是本书研究的着眼点。在全面审视我国农村养老现状的基础上,本书研究探讨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养老保障水平、老年人才队伍发展现状、孝老乡风问题、养老社会支持体系以及乡村振兴背景下多种养老模式的共生发展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
2022年中国个人养老金政策密集出台,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人社部发〔2022〕70号),财政部、国税总局发布《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34号),证监会发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2〕46号),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个人养老金基金行业平台运作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结算发字〔2022〕106 号)。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养老金产品发行和销售机构已经就系统功能和产品设计完成准备,个人养老金已经进入实际运行。个人养老
《老年社会政策的新视野》(The Elderly in Social Policy - 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 of Gerontological Programmes),是一部视角新颖、观点独特的学术著作,由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 in Poznan)的沃兹涅克(Zbigniew Wozniak)教授所著,并于2013年出版。该著作不拘泥于分析老龄政策的具体条款,而是另辟蹊径,对老龄政策的内涵、结构、制定原则、发展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提出了诸多创新性的见解。该著作承载了老龄政策研究较为前沿的观点,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全书共177页,分为三大部分,*部分为老龄社会政策的宏观背景,第二部为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影响预测,第三部分为基于整体视角的老龄社会政策多层次性分析。在主旨方面,该书以 问题 为导向,针对老龄政策研究*为关键的六方面问题进行了回应,其主要观点包括:*,研究老龄政策具有
家政服务业事关亿万百姓福祉,既是爱心工程,也是朝阳产业。为全面总结推广各地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有效做法,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印发了《关于请报送家政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18〕642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遴选了一批家政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共同编写了《推进家政服务提质扩容 家政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汇编》,深入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家政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和成效。本书每个案例都紧密围绕推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力争既有实践内容,又有理论剖析;既从思路上启发,又从模式上借鉴,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为全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提供示范经验。
本研究梳理了近年学界对养老保障制度整合的研究成果,从养老保障制度碎片化中的整合态势、整合进程、整合难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且借鉴了发达国家及经合组织成员国*新养老保障改革动态、改革趋势,结合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实践中的难点,提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整合的框架设计、对策建议。 本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概括,总结出新规律或新特点。本课题在全面总结学界关于养老保障制度整合的研究时,概括出学界对养老保障整合内涵的发展演变、发展进程,提出养老保障整合研究的 二阶段说 ,这一归纳视角比较新颖。以往的研究大部分从碎片化的角度分析我国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本课题从整合的角度对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归纳,得出了一些不同的结论;第二,本书对热点问题进行回应,采用国内外较新、较权威的数据,实
南都公益基金会作为国内较为领先的基金会,在推动中国公益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理念、人才等多个维度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基金会治理的重要环节,南都基金会的理事会在方向选择、战略规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理事会会议过程中的民主参与、理事会秘书处全员投入、围绕事业直面争论,一直为业界与学界好奇而又不得。本书叙述了南都基金会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呈现了基金会理事会的角色、作用、治理的过程,在从事公益事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与问题, 同时总结了治理过程中的经验和反思。
本研究以福利多元理论和协同理论为理论基础,认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财务需求通过多元主体供给、多元主体之间应协同供给,可以产生新的稳定有序的财务供给体系,可以实现长期照护财务供给多元主体的目标。构建了本研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财务供给多元主体融合的概念、分析框架和分析工具,认为 融合 是 财务能力 和 制度供给 两个方面相互结合的状态,提出了多元主体融合机制可以通过 财务能力融合 与 制度供给融合 两个维度来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分析多元主体融合机制、模式与制度架构。
主编的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养老设施及老年居住建筑。但养老单就建筑论建筑是远远不够的,在研究建筑的同时也扩展到与养老相关的方方面面。所以本书所涉及的范围,包含了养老制度与政策、养老体系与机构、养老建筑与设施、养老服务与运营、辅助产品与应用五个大方面。由日本工业出版社组织日本各方专家执笔,终由本书主编汇总并做点评。要想深入研究了解养老设施及老年居住建筑,必须知道养老制度与政策是什么、怎么制定的,制度与政策对养老设施及老年居住建筑有着方向性的决定作用。对养老设施的体系与机构深入了解,才能知道建筑怎样建?建什么?运营模式会决定建筑功能及其样式。而建筑本身的选址、规划、功能设置、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结构及设备选型、色彩照明、建筑材料、建筑防灾、节能环保、各细部节点等等都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地对习近平反贫困系列重要论述进行了概括与阐释,并将习近平反贫困系列重要论述所构成的思想体系概括为 新时代反贫困思想 。本书从新时代反贫困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基本特点、时代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尝试性地构建了 新时代反贫困思想 的基本理论框架,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书对深圳18位公益领域的开拓者和从业者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一个个社会组织创业者、从业者的生命故事,展现深圳社会领域这几十年来的发展,反映公益行业所处的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深圳40年来的变迁。
《养老服务管理》拟主要面向管理学和社会学的本科生与研究生,作为专业选修课程的教材。教材以管理的要素为框架,同时对国内外养老服务管理的实践进行描述,并展望发展趋势。主要内容有绪论、我国养老服务管理政策和法律规范、养老服务管理计划、养老服务组织管理、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养老服务信息化管理、养老服务质量管理、我国养老服务管理实践、发达国家养老服务管理实践和养老服务管理展望:走向智慧等共计10章。 教材的主要创新在于为国内《养老服务管理》的教材,尽管国内已经出版较多的养老服务相关教材,但这些教材主要是面向高职、中专学生,以技术服务内容为主。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国家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养老服务机构数量大幅度激增,养老服务管理的人才短缺,已经在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也
张謇一生热衷慈善,倾心致力于慈善,开创了中国慈善的不朽功业,被称为 中国近代慈善第一人 。张謇认为,慈善同实业、教育一样,都是实现富国强民、建立 新新世界 的重要途径。将慈善事业纳入整个改良社会的系统工程中,张謇成为近代中国慈善公益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张謇在南通创办各类慈善机构10余家,可见其对慈善的看重,和尽心尽力而为。作为具有深厚儒家传统思想的晚清状元,深厚的民本思想促进他更多关心处在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生活无助的人等弱势群体。于是,不忌谤言、力排众议,不遗余力、,倾心倾力扶弱济困,在他身上体现出传统慈善思想向现代慈善思想和实践的转化与统一。本书系统总结了张謇的慈善实践与理念,填补了中国慈善史的一段空白。
为更好地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党和国家思想库、智囊团的重要作用,加强对重大问题开展国情调研,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情调研工作的意见》规定,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简称 扶贫百村调研 )国情调研特大项目。 对全国范围内兼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100个贫困村开展村庄国情调研,包括一定比例的2010年以来已经脱贫的村庄。村庄指行政村。村庄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村庄基本状况、贫困状况及其演变、贫困的成因、减贫历程和成效、脱贫和发展思路和建议等,以及在调研过程中结合村庄特点的专题性研究。 总报告卷是概括所有百村调查内容后汇总出的白村调研的全貌,并包含几个重点领域的专题文章。
本书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重庆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体系建设研究 (2014YBGL135)、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6年度学术项目 互联网 背景下重庆居家养老服务保障模式研究 、重庆市*科技软科学项目 供给侧视域下重庆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性研究 (KJ1604203)阶段成果之一。主要针对目前国家养老形势严峻、养老资源分散而进行的互联网背景下居家养老供需体系建设的探究。在廓清居家养老内涵的基础之上,将养老服务涉及的社会保障理论基础与公共管理服务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同时梳理了国际上英国、美国、德国、瑞士、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养老服务模式特点,分析了中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变革,对中国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进行了问卷及模型分析,提出了互联网 居家养老体系建设的思路及对策。整体结构完整,理实结合,借鉴了国内学者
失业保险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并有就业意愿,由于非本人原因而失去工作而无法获得维持生活所需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自建立到发展,一直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在历次重大经济社会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的失业保险制度,需要坚持 保生活为基础、防失业是重点、促就业是目标 的三位一体功能,而制度功能的发挥需要一系列失业保险政策的实施。2017年《失业保险条例》的修订已基本完成,新修订的条例突出了制度的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功能,必将为下一阶段我国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的实施奠定制度基础。
本书以残障权利为主题,就残障者教育、残障者就业、精神与智力障碍、残障与性别及残障、法治与社会等议题进行深入探索。书中作者们综合运用社会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乃至医学、公共卫生学等学科的话语和理论,对残障权利进行了近乎全景式的扫描,是多学科人权研究方法在残障权利领域的系统运用。作者们深入 田野 ,直面真实世界,关注残障人权利实现的迫切问题,得出了有意义、有说服力的结论,这必将促进有关残障权利的实践、法律与政策的变革。
贫困与健康是两大互为因果的重要命题。贫困带来的健康风险和脆弱性容易引发疾病,而疾病又会以长期、反复、复杂的方式导致人力、财力损耗,成为深度贫困的主要根源, 贫 与 病 交织缠绕,互相影响,形成 贫 病 贫 的恶性循环。本书作者积极响应贫困治理中因病致贫的重点、难点问题,聚焦中国健康扶贫的伟大创新,克服新冠疫情、交通不便、经费紧张等现实困难,前后10次深入云贵川5个深度贫困县进行实证调查,获取了可靠且珍贵的一手数据和资料,生动描绘了脱贫前后的真实变化,深入探讨了健康扶贫对个体、家庭、医疗卫生服务和人居环境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脱贫地区的健康促进方案提出了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