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受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委托,由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组织养老服务领域资深专家(《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核心编写人员)、职业院校教师等相关领域专家严格依据《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内容开发编写。本书是老年人能力评估培训的权威教材,上编为国家标准解读,详细说明国家标准编制背景意义、制定过程,并对国家标准实施、评估结果推广应用等提出建议;下编为评估指南,详细说明评估指标和操作要领,并辅以评估案例解读,同时对配套移动端评估工具功能及操作进行详细介绍。本书内容涵盖从事评估工作的人员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贴合养老服务一线实际需要,实用性强、特色鲜明,有利于推动全国养老服务系统、地方各级民政部门、评估机构和人员全面准确掌握标准内容和评估要求,更好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工作。本书既
顺应当今社会热点:人口问题,人口创新、人口与经济、国家创新能力、教育等问题的关系。本书将详细分析人口如何影响创新力,而科技创新能力又将决定国家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的能力。本书的基本的框架可以用以下的模型来描述: 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内部交流量 外部交流量)== 创新力== 国家竞争力 本书详细分析人口规模效应,分析老龄化如何影响整个社会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讨论城市化对于创新的影响。人口聚集的大城市会如何影响创新力?对吸引创新型人才会有多大优势? 通过这个框架模型,解答中国经济现状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提出未来针对中国的人口政策预测和建议,其中包括教育改革的政策建议。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代表作《人口论》是近代人口学诞生的标志。
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本书针对当前我国老龄化发展特征、养老服务业产业特点及养老护理专业人才现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多个层面,围绕养老服务人才开发培养开展了系列研究。以养老护理人才职业能力建设为契机,总结推广现代人力资源职业能力建设的机制、路径、方法和技术等,为推动人力资源市场供给侧改革、实现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人口论》讲述了人文社会科学元典是人类对于自身及其社会的深刻反思和研究,不仅有对人类价值和精神的独特性、意外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的情感性描述和目的性表达,也有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类型、模式、变迁、机制及其多样性的事实揭示、因果说明和理想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塑就了我们的心灵、行为和生活,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不朽的价值。马尔萨斯的基本论题是人口增长有超过食物供应增长趋势的思想。它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认为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食物生产只能以算术级数增加,赶不上以几何级数增加的人口需要,并认为这是“永恒的人口自然规律”。
重新讲述人类纪与地球生命的故事 人类在地球上的出现,对其他生命来说,仅仅只是一种更严重的生存威胁? 试图压制那些从以前的栖息地"入侵"地球新地区的"外星人"物种是否明智? 按照今天物种的消失速度计算,2050年的地球真的会变成 孤独星球 吗? 今天,人们普遍认为,地球正处于第6次物种大灭绝的进程之中,人类是罪魁祸首;然而,这种叙述是否掩盖了一个更充满希望的真相呢? 《未来生命通史》集结了著名的生物进化学者克里斯 托马斯,在世界各地工作与考察的大量实例:从约克的棕褐色黄钩蛱蝶,到新西兰火鸡大小的红喙南秧鸟,不同物种在人类工农业 铁蹄 下依然能够成功生存繁衍;城市化和大规模农业种植,为有进取心的动植物创造了新生存空间;人类对生态系统的改变,刺激了几乎每个生物种群的进化演变 托马斯挑战了如今已被广泛
家庭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理解中国社会,解决中国问题,离不开对“家”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许烺光基于云南西镇的深入田野调查,在《祖荫下》一书中勾画出一个社区中的中国传统家制与伦理。本书以家族兴衰之现象透视中国历史之规律,挖掘中国社会体系中文化与人格的复杂关系,阐发父子一体与大家族理想的相互构成。其中,整体的社会文化和个体的社会行动均以“祖荫”为核心。祖荫下的观念与生活形塑了诸多人格类型,奠定了社会基本结构,贯彻于整个中国的过去与现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撰写的这本《人口城市与环境学科前沿研究报告(2010-2012)》系统梳理了人口、城市与环境各学科的学科概况、学科前沿动态、学科建设状况、学科发展前景,系统讲述了人口、城市与环境之间的变化趋势以及相互之间联系的规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周年之际,由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主编完成的学术著作《历史的经验:中国人口发展报告(1949-2018)》出版发行。这本著作对新中国人口发展70年的历史进行了总体回顾,在对人口变动的实证分析基础上,对人口发展的基本特点、历史经验进行了宏观总结,及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人口发展和人口政策的提出了具有历史眼光、具有理论性的讨论。 本书提出,建国以后的中国人口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死亡率下降驱动的人口转变时期(1949-1969),生育率下降驱动的人口转变时期(1970-1999),和后人口转变时期(2000年以来)。本书的总报告部分,从人口发展和人口政策的角度,对70年来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制度的变革、人口与发展关系的理解和对人口政策的启示进行论述。在本书的专题研究报告部分,针对人口发展的若
农民家庭是理性的,他们总是追求家庭成员总体效用的*化和家庭福利的*化。家庭中存在着有限的资源配置,其中基本的经济资源就是家庭成员的劳动力和劳动技能或经验(即人力资本)以及数量有限的生产资料和物质资源。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确定家庭中的分工。那么在许许多多农民家庭受到严重冲击的背景下,依然有如此多的家庭选择了让家庭成员外出打工,其决策机制是什么?人口外迁对农民家庭及其行为产生的总体影响应如何评估? 本书按照家庭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把农民家庭的经济活动分解为市场活动和非市场(家务)活动两个方面,并就 人口迁移对农民家庭市场活动和家庭收入的影响 、 人口迁移对农民家庭内部活动和家庭关系的影响 和 外迁人口的工作 家庭关系及其对家庭的综合影响 三个专题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
人与动物不同,毋庸置疑。我们与黑猩猩不到2%的基因差异,终究导致了人兽殊途。然而,人是一种动物,也毋庸置疑。人类还有超过98%的基因和黑猩猩 一致,因此,若从基因科学的层面来看,人类就是“第三种黑猩猩”。在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人类成为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样子,才几万年的历史。若以自然史的时间轴来检视,这不过须臾一瞬。那么,这种演化是如何发生的?人之所以为人,究竟是哪些关键因素起了作用? 贾雷德·戴蒙德从多个方面讨论了上述问题。作为一个生理学家,他谙熟于人类的生理特征和演化史,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生理基础,人类才得以演化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这是我们成为人的前提。但戴蒙德的叙述没有止步于对生理层面的解释,而是将眼光延伸到人类多层面的文化表现和社会发展。我们拥有语言、艺术、文明,自诩“万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上海市为例,基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上海市范围内持续开展的30余项生育意愿调查数据以及1950年以来上海市人口、生育统计资料,阐述了我国典型大城市居民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的变迁趋势,并进行了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子人群的比较研究,探究了低生育率地区居民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关系,生育政策的陆续调整放宽对上海居民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影响,以及上海未来生育水平变动趋势。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的学生、研究人员以及决策者阅读和参考。
本书是作者二十年省级机关文字工作实践的总结,展现了文稿形成过程,解释文章内在规律,阐述并回答了机关文稿写作的理念、思路、方法等问题。
《法律人类学》是法国法律人类学家诺伯特·罗兰的代表作之一,作为学科经典和专著型教材,自1988年出版以来常销不衰,英文版于1994年由法学家 ·普兰奈尔翻译,在原作者授权的前提下做了大量修改,至今一直是欧美法律人类学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 法律人类学这一学科处在法学与人类学的交汇点上,作者在本书中将法学史、法理学的理论思考与人类学的方法论、民族志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呈现出了法律人类学的学科特点及其所秉持的法律多元、文化相对主义等理念,极富启发性。作为一部专业领域的入门作品,本书深入浅出,实例丰富,同时在每章结尾对本章相关主题的众多学术成果进行介绍和评点,便于相关领域的读者沿脉络进行补充阅读。
本书基于 面向全国,立足陕西 视角,从全国的宏观政策和国内外发展经验入手,通过对国内外的先进产业发展经验进行研究,勾勒出我国智慧健康养老发展的现状和困境;然后基于陕西省的实践经验和微观调查,运用政策分析法对产业发展的沿革和政策维度进行分析,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对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平台技术及代表性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进行梳理,并对示范试点单位的创建内容和创新性进行深入研究,由此提出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4 1 1 推进思路、 五侧十化 战略规划和 234 整体性实践路径以及提出陕西省的产业发展策略和实施路径。
从平均主义盛行到悬殊的贫富差距,中国仅用了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面对贫穷,中国的传统文化游刃有余,然而面对财富,却捉襟见肘.在公平与正义的旗帜下,人们有充分的理由追问:财富是如何集中在素质低下者和品质恶劣者的手中.又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当然不会一帆风顺.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跨越诸如腐败\\\\软政权化\\\\分利集团化\\\\地方恶势力以及黑色经济等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陷阱.
《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19)》综合运用前瞻研究、政策分析、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理论方法,力图科学研判科技创新人才形势需求,系统分析现状问题,建设性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内容包括主题报告、专题分析、区域人才、参考借鉴四个板块,由15篇专题报告组成。参考借鉴板块重点收集梳理了国内其他省市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经验以及国外科技人才发展政策情况。另外,附录部分收录了2018年上海市科技人才重点政策和2018年上海市科技人才工作大事记。 《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19)》可以为政府人才管理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为高校院所及服务机构相关人才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马尔萨斯是著名的人口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近代人口学的创建者。1798年,马尔萨斯出版了《人口论》一书。本书指出,因为人口呈几何级数增加而生产资料只会以线性速率增加,无限制的人口增长会超过有限的食物供应,从而导致饥饿与贫困。所以要限制人口增长,使两者保持平衡。马尔萨斯提出的 人口理论 被认为是 永恒的人口自然规律 。本书不仅对人口学与经济学等相关学科意义重大,对于达尔文的进化生物学理论也有着重要影响,是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著作。 本书可供所有对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及相关交叉学科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也可作为专业书籍供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参考。
到2050年前后,或者更早,人类将迎来全球人口拐点。未来人口下降趋势几乎是不可遏制的。在许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下降已经是进行时。本书作者的足迹遍布六大洲,从堪培拉到圣保罗,从首尔到内罗毕,从新德里到北京,作者访问了这些国家的专业人士以及具体家庭,从访谈中发现我们拥有共同的问题,我们都在面对一个正在人口急剧缩水的地球村。这样的人口变化趋势既有输家也有赢家。本书认为,尽管我们可能无法阻止未来人口减少的趋势,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政策选择而改变我们的未来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