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到2030年,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0亿人。这是人类历史上头一遭,50岁以上人口的数量超过了17岁以下人口。同时,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也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的国家。 当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必须供养众多的老年人时,将会是怎样的景象?国家需要数百万名年轻工人,但在国内求之不得时,该如何处理?本书作者走访美国、日本、西班牙与中国的若干城市,采访了上百名企业员工、雇主、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医疗专业人员、普通家庭成员,通过一个个生动而翔实的故事,呈现出世界范围内老龄化社会的面貌与未来,涉及的话题包括工资收入、社会保障、医疗、住房、隔代养育、啃老等。作者揭示出全球老龄化令人震惊而彼此连锁的影响,也解释了国家前景、文化与人际关系、代际关系因老龄化而发生的变化,勾勒出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如何保持收支平衡,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本书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为主线,在对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口进行全面预测的基础上,测算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现收现付制、部分积累制、名义账户制等三种不同模式下的财务状况,并轨后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及改革后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状况,分析了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与养老金替代率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影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经济、财政、制度、认知因素,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平衡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年刊是社科院民族所的连续出版物,由知名蒙古族人类学专家色音主编,本年刊由人类学理论、田野调查、书评等栏目组成,作者主要是民族所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室的学者,也包括全国的部分人类学学者
本书是著名作家董志新继毛泽东读四大名著系列作品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关于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研究著作该书解读了毛泽东从最初接触韩非子到真正研究韩非子,一直到把韩非子的思想真正灵活运用到工作生活和战略思想中的过程,同时在附录卷部分又不乏有对毛泽东品读杂家墨家纵横家的主要思想和实践实例进行的分析和梳理,考证翔实,内容丰富,非常具有说服力 全书共分品韩卷法家卷附录卷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毛泽东从最早接触韩非子到解读韩非子,直到将其理论思想运用到治国方略用兵原则开会讲话和工作生活中的事例,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伟大领袖如何从古人的思想和经典著作中吸取养分并使之升华并活用的过程;第二部分,分析了法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同时列举了李斯商鞅申不害等几位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以及他们思想理论的异同之处
国家新闻出版署“九五”规划重点图书、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由著名历史地理研究专家葛剑雄教授主编的《中国人口史》近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试图为专业研究人员和愿意深入了解中国人口史的读者提供一种尽可能详细、全面而系统的专著。全书300余万字,分为六卷,分别为: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葛剑雄著),隋唐五代时期(冻国栋著),辽宋金元时期(吴松弟著),明时期(曹树基著),清时期(曹树基著),1910-1953年(侯杨方著)。各卷独立成书,全书的体例基本统一,内容力求详尽。人口调查制度、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分布、人口与社会和历史的关系等方面,是本书的重点所在;在可能条件下兼及人口结构、婚姻、家庭.生育.人口素质和影响人口变化、分布、迁移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因素;近代部分还运用
本书运用GIS理论、方法分析了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与相关自然和经济因子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人口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组模型,运用稳定性理论揭示了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建立了我国人口空间迁移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为人口空间迁移预测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通过建立模型探讨了劳动人口比例与经济发展关系。并基于灰色理论和空间自相关理论预测了我国人口一经济系统空间分布模式的发展特征。研究的结论对于我国在人口总量逐步得到控制,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加剧发展的约束条件下,通过更科学地、合理地在空间配置现有人力资源,维持甚至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和谐增长、供养迅速增加的老龄人口提供科学参考。 本书还介绍了许多相关的背景理论,不仅可供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口
人口发展影响到经济、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多的国家,人口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政策和社会科学的一个重大研究领域。改革开放更为人口研究带来许多新的课题。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作为改革开放后全国高校早成立的人口研究所之一,在其30年的建所历程中一直重视人口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在前辈师长的引导下,在国内外学界同仁的支持下,所内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对推动中国人口研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本论文集是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自1979年成立以来研究成果的一个汇集。由于篇幅的限制,论文集只能选取所内(包括现职和已离任)同仁部分公开发表过的代表作。这些论文发表在不同年份,涵盖了人口研究的多个领域,研究方法百花齐放,理论和实证并重,结论也反映了百家争鸣的特点。所收集的论文绝大多数发表在国内外的权威
鉴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较快,我国社会在迎接这一严峻挑战中在认识和行动上都对滞后,受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的委托,20余位有关专家学者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预测和战略选择,我国人口老龄化宏观政策和法规现状,社会保障体系及伦理问题,心理学及营养学领域的问题,我国老年流行病学特点及医疗保障问题,老年医学基础理论研究问题,我国老年学学科发展的现状,老有所为和老年人才资料开发问题以及我国老年人体力活动状况等作了论述,并提出侧重于学术性方面的咨询意见;书中并介绍了联合国关于老龄问题行动的战略抉择,以供参考。希望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我国老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