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人口统计学知识的全面和系统介绍,内容涵盖:有关人口统计数据搜集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对数据误差的甄别和数据质量的评估与调整技术;反映人口状态、事件和过程的人口统计指标、方法和模型,包括其界定、计算或构建、相互之间的逻辑和数量关系等;反映人口再生产过程及其模式的各种数量指标和反映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等。全书共分16章,每章可讲授3~4课时,适用于大专院校本科及研究生相关课程,也可供人口学、社会学、统计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师生和研究者参考使用。
本书主要考察近代早期16、17世纪英国社会人口流动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全书分为五章,分别叙述了近代早期英国人口流动大潮形成原因、人口流动的诸种模式与类型, 简要分析了人口流动带来了乡村社会的基层治理、经济结构及思想观念变化。
郭星华等的《漂泊与寻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讲述占流动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情况,下篇主要讨论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问题。《漂泊与寻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对于流动人口的关注实际上是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焦点问题的关注,将为社会各方面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建议。
《高等学校现代统计学系列教材:统计学中的矩阵代数》涵盖了学习统计学所需要的矩阵代数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在系统介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有关内容在统计学中的实际应用。为了便于学生的学习与应用,本书还在每一章末介绍了所需的MAT—LAB指令。 《高等学校现代统计学系列教材:统计学中的矩阵代数》可作为统计学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教材或参考书,亦可作为相关科技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通用管理系列教材:统计学基础(第2版)》介绍了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作为数据分析的一种有效工具,统计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是各学科领域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的知识。《通用管理系列教材:统计学基础(第2版)》结合了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国外统计学教材的成果,在内容上包括描述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方法以及工商管理中常用的一些统计方法;在写法上与计算机紧密结合,大部分统计方法都给出了Excel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本书通过对上海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的调查,试图展现不同职业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的现实场景,分析他们的社会行动选择,进而探讨如何有效实现农民工群体市民化与城市化。
《中国R&D统计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以中国R&D统计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主线,从R&D统计理论研究及R&D统计实践工作现状分析入手,剖析了我国R&D统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讨了我国R&D统计体制目标模式、R&D统计指标体系、R&D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及R&D统计调查组织实施的有关问题,并对我国R&D统计数据进行了挖掘分析。《中国R&D统计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主线清晰,层次分明,资料翔实,论证充分,语言流畅,体系完整,具有前沿性、系统性和学术性,对政府科技管理机构、高校师生和广大科技统计工作者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3版)》是由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编撰的中国环境年度报告,由刘鉴强任主编,一批的专家、学者、环保工作者、公益组织骨干和媒体人士等通力协作而成。 2012年,针对工业污染、环境健康问题的公众性事件接连不断,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一方面,民间抗争的方式激进化,利益冲突更加尖锐;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反应更加迅速。这些变化预示着知识分子、环保组织长期致力于公共教育的努力与城市居民、农村群众自发的以维权和求偿为主要目的群体性抗争汇合,向政策倡导等长效的改变发展。 2012年层出不穷的跨界水污染和水资源争夺,昭示着水危机不仅仅是环境危机,更是社会与政治危机。水危机已经引发了广泛反思,让我们重新认识规划、战略和发展模式,并且在新的切面上重新构造政治议题
《贵族的理想:他们支撑了中国》以作者张华侨十年的调查为基础,调查发现,明清两代,江西吉安、抚州;湖北黄冈;安徽徽州、宣城;浙江金华、湖州、绍兴;江苏苏州、扬州;山西晋城、长治等地,形成了共享生存资源的家族经济共同体。于是作者提出提出观点:历代帝王将相主导国家资源配置失败,导致亿万人贫穷落后,而贵族的重大贡献是:以家族经济共同体,配置经济与文化资源、帮助平民消除愚昧无知、推动中国向富民强国转变。全书分为十章,讲述了十个家族明清以来的发展历程,他们以道义推动传承中国,推动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