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出版社编著的《光辉曲折的编辑生涯--戴文葆先生90诞辰纪念文集》收有纪念戴文葆先生诞辰90周年文章51篇,从生平事迹,著作编年等方面回顾他终生心系并奉献于新闻出版事业的坎坷的人生历程。戴文葆先生从事编辑工作60余年。他用功读书,学识渊博,在国际问题,政治、历史、编辑学诸方面均有较深的造诣。他敬业、认真、执著,编辑经验丰富,能在社会科学范围内系统地考虑和提出有重大价值的选题,擅长编辑难度甚大、涉及范围广的书稿。他思想解放,勇于冲破思想禁区。他热情地、不厌其烦地扶持青年编辑同志……他享有崇高的声誉,深受新闻出版界人士爱戴。是编辑的典范。
本书作者是一位老编辑、老出版,在厦门大学出版社担任主要领导长达20年,收入本书的文章,见证了一家出版社从初创时期的艰苦探索,在改革发展中成长壮大,直到成为国家一级出版社的历史进程。本书所呈现的作者在编辑工作中的感悟与心得、精品图书的策划与审读、编辑出版理论的研究,以及对一家出版社在特色品牌的创建与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队伍素质建设等进行的全方位展示,不仅有理论价值,也有实际的参考意义。全书分四辑:编辑絮语,审读文档,出版理念,制胜留痕。本书是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良师益友,也是高等院校传媒专业、编辑出版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总局质检中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为满足图书编校人员和质检人员工作中的迫切需要,组织全国各地的一些图书质检专家编写的。署名为“ 新闻出版 质检中心 组编”。
新闻编辑正呈现一种液态化趋势,我们必须熟知这一内容生产过程。本教材通过国内外*案例关注不同媒体形态的新闻编辑操作,力求启发读者:传统媒体、新媒体及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编辑如何突破?走向何处?前沿在哪?
这是一位总编辑从事出版业多年的经验之谈,是编辑入行实战的指导书,也是读者了解出版行业之门径。书分十讲,从“相稿”“书稿定位”“关注原创”“选优、再选优”“对话作者”“书稿的精读与解读(上、下)”“坚守学术规范”“品牌的核心是文化”“做好文案”等方面讲述从事出版工作的精髓之所在。穿插实战案例十个,涉及众多名家名作,以理论与现实经验相结合的方式,探讨“编辑力”的培养,体现了编辑工作的甘苦,也展现了一代学人的精神风貌。
本书收录了、第二、第三届的新华社十佳编辑记者胡创伟、于元江、巫加都、周则鑫、徐坤明、戴惠坤、侯凤菁、祝寿臣、赵柏林、吴复民、吴国清、土登、慎海雄、刘海民、端木来娣、包月阳、王建民、刘江、俱孟军、郭京花等人的优秀作品。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书体现出全媒体视角,开篇即是“身处全媒体时代”,并分别从必要性、现实性、功能性、政策性和操作性等不同的层面进行剖析阐述,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 全书共分九章,每章都有一个“实践案例”,既有城市广电集团、省级媒体的大量鲜活案例,也包括了央视的部分案例,还有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案例;既有若干有关新闻采访、写作和播出的案例,也有节目编排和栏目创新方面的具体案例;既有不少经典案例,也有 的播出案例。本书还嵌入了数十个二维码,扫码可看到若干音视频或文字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本书涉及了新闻采编、节目类型和媒体运作的诸多方面,实践性很强,很有借鉴意义。
编采实践的总结,深入思考的结晶,与时俱进的探求,名编名记的阶梯。本书收录的80篇稿件,正是中国煤炭报编F4的新闻业务文集,而这些思考结果和研究成果正是求新的体现,为中国煤炭新闻职业的发展抹上浓墨重彩的几笔。
本书是由华东地区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协会组织编辑,关于中国高校学报和期刊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介绍的汇编,也是系列丛书《学报编辑论丛》的第20集。《学报编辑论丛(2013)》刊载论文84篇,内容包括:学报创新与发展、编辑理论与实践、编辑素质与人才培养、数字化出版、期刊工作研究5个栏目。本书内容丰富,具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参考价值,可供各类期刊和图书编辑出版部门及主管部门的编辑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以新闻传播学理论为主,并结合社会心理学、美学等学科理论,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新闻编辑从宏观到微观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操作。除重点突出新闻传播中的报道策划、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制作标题、编排版面(节目)等报纸、图片、期刊、广播、电视、网络的新闻编辑工作的共同性外,也强调了它们各自新闻编辑工作的特殊性。 本书的特色是理论与实务相结合,适合高校新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亦可供其他爱好新闻传播的人士阅读。作者的理想目标是将学习者培养成视野开阔、知识结构合理、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编辑人才。
为使读者对现代期刊的运作特点和规律有较全面、较科学的了解与掌握,龚维忠编著的这本《现代期刊编辑学(第2版)》从学科涵盖关系的新视角,分别对传播学、编辑学和期刊编辑学的产生、发展与基本概念进行了简明论述,突出强调期刊编辑学的构建理论基础及其表现的个性化特色,并在注重学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上,采用了比较研究的辩证方式,从不同角度全面地探讨了期刊传播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在突破传统的期刊编辑“六艺”流程观念上,重点阐述了期刊的栏目策划与设置、集稿的内涵与组稿方式、审稿与编辑加工内容、装帧与编排的概念与技巧、校对与印刷出版的基本程序、期刊的广告设计,还专门将期刊管理、经营、发行及广告放在同一层面进行了论述,突出强调现代期刊经营管理规律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独立成章地探讨了期刊的数
《电视编辑理念与技巧》讲解了对于“编辑”这个职务的内涵,对于编辑的职能范围,在国际、国内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有些国家里,编辑的工作仅限于文字范围,也就是只管写解说词或创作文学剧本的工作。编辑工作在英、美等国叫“EDlTING”,是指影片或录像带的剪辑,而不包括其他工作。我国的电视编辑,实际上就是集编、导于一身的,他们工作的对象小到一个完整电视节目的编辑,大到一个专栏、一个专业频道,甚至全台的节目的编、制,编排。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却被称为“制作人”(PRODUCER)。
校勘学是一门运用科学的方法订正书籍讹误同异的学问,是中国文献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勘学》是钱玄先生长期从事古籍整理和校勘学校学工作的结晶,系作者为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授课而编写的讲稿,后经充实改写。全书分字句校勘、篇章校勘、句读及标点校勘、补阙、校勘方法、校勘学简史及重要著作等六章,各章节均从分析实例入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校勘学的基本理论、方法、技能的探讨,是整理古籍和研究校勘学的一部实用的参考书,也适宜作为高等院校文科开设校勘学课程的教材。本书初版于1988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印行,是改革开放以来 为学界赞誉的校勘学专著之一,深受读者好评。此次重版,我们以江苏古籍版为底本,对其中的引文进行了全面核校。
本手册是《编辑作者常用手册系列》中的一个分册,以书刊编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亦可供新闻、网络编校人员、文秘及其他文字工作者参考。 本手册系统地介绍校对的功能、方法、操作技术以及文字技术整理工作,因为以介绍现代校对方法和技能为主,是一种实用的工具书,所以定名为《现代书刊校对技能手册》。 现在,市场上编校手册之类的工具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文件汇编,以收集与编校工作关系密切的法规、标准为主;另一类是知识汇编,以介绍编校知识和语言文字规范为主。本手册与上述两类手册都不同,它既不是文件汇编,也不是单纯介绍校对知识,而是从校对工作实际出发,系统地介绍校对的方法、技能以及其他相关知识。人们在校对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大都可以在本手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相关知识。这就是本手册